九年级古诗文赏析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主观分析题(包括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这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二、解题指导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含义,探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⑥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巩固练习】?九年级诗词鉴赏(上) 1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注释]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1)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2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2)诗后两句写法独特,请作简要赏析。4.《惠崇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江水暖鸭先知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1—5题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可分为:、、三个部分。 (2)《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_______、_______。 (3)出于此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_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相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主人公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从这两句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婚礼上唱的赞歌。点: 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后来的鉴赏家都以为上阕中的“锁清秋”的“锁”字最是绝妙。请简析这一“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绝妙之处。? (2)下阕中,作者怎样抒写“离愁”?试简析。? ) 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词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情调,甚是感人。 B.“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秋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8.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小园香径独徘徊(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选出对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咏志的乐府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B开头四句连用“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表达对“人寿不长”的惋惜,但其用意是积极的。 C五至八句是全诗的核心,是从正面设喻。不必为寿命而担忧,也不应因年暮而消沉,即使殉国成了“烈士”,也雄心不减。 D九至十二句,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强调精神乐观可以延年益寿。把说理与刻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哲理性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养怡之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上一段赏析的话。(3)结尾两句较出色,说说你的看法。 九年级诗词鉴赏(下)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苏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古诗词鉴赏及答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