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教材分析2006.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43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23 09:20:24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100%(2)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教材分析2006.ppt介绍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教材分析 南通市教学研究室     王爱华 2005.8  主要内容 习惯篇的编排特点、实施建议和策略 汉语拼音的编排特点、教学建议和策略 “识字”的编排特点、教学建议和案例 阅读教学的目标、实施策略及注意点 单元练习编写体例及教学策略   良好学习习惯的界定及特征 学习习惯:是指在长时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是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定型。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形成一种稳定的记忆之后产生的“自动化”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特征:行为的目的鲜明;行为的程序周密;行为的动因主动;行为的过程稳定;行为的效果大增。  良好学习习惯的价值和意义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运。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现代公民的应有素养。培养良好习惯应该立足长远,要抓住最佳的时期来将根基夯实。低年级的小学生可塑性很大,抓住这个时机,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小抓起”就是“固本培元,打好基础”,就是在练“童子功”,就是培养未来公民的素养。   “习惯篇”的编排及特点   ?本册“习惯篇”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二是爱惜学习用品。   “习惯篇”的编排有两种方式:一是用彩色照片呈现;二是在课文中渗透。“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这两项习惯要求,我们还通过相关的课文进行渗透。如本册《怀素写字》就有这样的内容:“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它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他写呀写,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要不断强化写字的良好习惯培养。   习惯篇教学建议1 凭借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微小处抓起,?重示范、抓“一寸”。 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并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 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  习惯篇教学建议2 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用讲故事、编儿歌、放录像、做读书操、写字操、表演展示等方式,让习惯培养从说教变为富有趣味的活动。 运用榜样示范,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由外显认知转化为内隐认知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发挥课本上照片的作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图上那些示范意义的读写姿势变成一定的“相似块”,储存于学生的记忆之中,以备激活和调用。 明确具体要求,反复进行实践。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示范、比赛、表演等方式帮学生实现“内化”。  “习惯篇”教学的实施策略  谈话激趣?? 就是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发现??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看懂照片上的内容,发现习惯要求的细节。 对照模仿?? 就是让学生对照照片上的样子,进行一招一式的模仿。 示范操练?? 抓住两个“主题”的要领。采用师生结合的方式进行示范,并即时操练。 表扬激励?? 对达到要求的学生要充分肯定,对尚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要多激励。  “汉语拼音”教材的的编排及特点 “汉语拼音”共安排15课,分5个单元。?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 (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音节拼读练习;(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定位: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教材根据“标准”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调整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不再提帮助阅读,也不再提直呼音节。本册的阶段目标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借助“情境”和“语境”来学习声母、韵母  呈现方式富有童趣  在学习程序上,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    “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 1 正确使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教学时用“情境图”引出声母、韵母;“语境歌”是用来巩固声母、韵母认读成果的,注意把握好它们的使用时机。值得提醒的是,在使用“情境图” 、“语境歌”时,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是只强调“情境图” 、 “语境歌”的一般功能(如观察、思维、表达等),却忽略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根本目标。不要在指导学生观察、说“情境图”上花过多时间,这样,很容易变成“看图说话”课;二是只看到“情境图” 、“语境歌”与声母、韵母的表层联系,而忽略了它们上述的深层意义和根本价值。    “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2 要在教学生准确拼读音节上下功夫??学生拼读音节时也要借助他们的口语经验,从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言语实践中去。要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的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拼读十几个之后,自然就会成为学生熟练的顺口溜,成为歌诀式的拼读。当然,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教师可以领读,后面的就可以让儿童顺口“溜”下去了。拼读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读轻、读短的良好习惯。另外,“音节数调法”、“音节定调法”、“韵母定调法”这三种拼读方法,仍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讲,初学时适宜采用“音节数调法”,然后再逐步使用“音节定调法”与“韵母定调法”。  “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3 要努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学生好动,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教学要力求生动活泼,应该多采用歌谣、游戏、活动(找朋友、开火车、照相机)等方式。如教学声母b、p、m、f,可先教学生念声母歌诀:水上冲浪b b b,小猴推车p p p,兔采蘑菇m m m,手拄拐棍f f f 。读几遍后,可让学生“击节而歌”。练习拼读音节,则可采用“摘苹果”等方式。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及道具(手形、剪刀、纸板等)。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也就会好。  “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课一般分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重点是认读声母;第二课时重点是学会拼读。  第一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 ??? ②认读字母。??? ③利用“表音表形图”加强对字母的记忆。??? ④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 ⑤通过描红仿影学写字母。  第二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复习字母的认读。??? ②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把握拼读方法。??? ③运用拼读方法进行拼读练习。??? ④描、抄音节练习。  汉语拼音教学的注意点  ⑴不要把“情境图”当作“看图说话”来教 ⑵要正确使用“语境歌”  ⑶要把握好拼音抄写的量  ⑷关于“汉语拼音”教材编写方面的一些说明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国标本”在编写“识字与写字”时,采用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做法,确定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识字与写字的编写体例??? 本册识字与写字部分的编排采用了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与汉语拼音穿插安排的“认一认”;???  第二种是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词串识字”;??? 第三种是随课文安排的识字、写字。     要求能识会写的字,安排在田字格里;要求只识不写的字,安排在两条绿线内。教材在每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字的偏旁部首”、“字的基本笔顺”、“田字格字帖”。这些安排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方面的最新规定和标准等。    “认一认”的编写体例、意图与教学建议   ⑴“认一认”的编写体例与特点 ?每一个字分三部分呈现:最上面是一幅这个字的实物图画(图像),中间是标示该字读音的音节(声音),下面是与图、音节相对应的汉字(符号)。这样编排的三大优势:??? 第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孩子们揭示了符号(即文字)与对应实物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前期经验”,为学习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铺平了道路。   第三、将声音、图像、语义、符号巧妙地整合为一体。???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拥有对韵文、韵语善于记忆的特性。课本将这部分生字依照押韵合辙的格局,编成了四字韵语。而韵语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因此,本枯燥无味的“识字”就会变得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认一认”的编写意图 满足低年级儿童识字的心理需求, 一年级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初次接触到语文课本,会使他们产生新鲜感,产生热切的学习渴望。大量的观察和调查表明:在儿童的学前生活中,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认识了一些汉字。因此,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识字的“前期经验”。就学习汉字与学习汉语拼音两者相比而言,他们对学习汉字兴趣更浓。   为儿童以后更好地识字奠定良好的基础。循序渐进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让小学生尽早掌握那些最基本的常用字,无论是对今后的识字、写字,还是理解字义和查字、词典都是不可或缺的铺垫和前提条件。教材采取提前与相对集中的方式让学生识字,正是为了给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认一认“的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四言韵语”押韵合辙的特点,通过多次反复而有趣的诵读去整体把握。诵读可以采用击节而诵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演练中,完成把握整体认读这些韵语。  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教材分析2006.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教材分析2006.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