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件由【语文公社】max.book118.com情提供 郑成功(1624~1662) 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平户,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1645年,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1661年正月,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决计收复台湾,而后下令整修船只,调整部署,加紧复台准备。1662年2月1日,迫使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使台湾回归祖国。于是就在台湾加强建设,促进了政治、经济发展 。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病逝,仅39岁,子郑经继位。郑成功一生 ,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台湾简介 台湾在东汉、三国时称夷洲,隋朝时称流求,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吴国和隋朝都曾派官员到台湾。南宋时台湾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统管,明万历年间改称台湾。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民众对开发台湾都作出了贡献。 赤嵌之战 赤嵌之战发生在公元1661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战役。 从1624年起,中国领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公元1661年春,郑成功率领战舰350多艘,将士2.5万人,从厦门和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在台湾鹿耳门(今安平县西)一带胜利登陆,开始了收复台湾的战斗。郑成功首先率军围攻赤嵌城,切断它与台湾城的联系。揆一无计可施,便派使者向郑成功求和,答应给予物资和白银。郑成功严正地拒绝。在郑军的围攻下,赤嵌城中的荷军被迫投降。攻下赤嵌城后,郑成功移师围困台湾城,多次击败了荷军的反扑。 1662年2月1日,揆一被迫率荷军缴械投降,并代表荷方在投降书上签字。台湾在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之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它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成功范例,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课文简介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课文主要写了郑成功的两大功业: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课文结构 决心收台 民族英雄 胜利收台 纪念英雄 建设台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走近郑成功二、自主读书,感悟郑成功三、拓展延伸,赞美郑成功 精彩回放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资料链接 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版,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如何写好战斗场面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 * * * *
五年级《郑成功》ppt教学课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