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西师版数学第05册教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46.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9 10:00:4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西师版数学第05册教案.doc介绍

五、  年 、月 、日
第一课时  年、月、日
教学内容:书79页例1、练习15第一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年、月、日知识的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年、月、日的 长短不同。
3、会用各种方法记大月、小月;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年月日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图引入
师:那年的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
        国际儿童节是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过年?
这些都要用道年月日的知识,今天老师就合小朋友一起来研究关于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 年月日
1、出示2003年的年历表
观察年历表,讨论、交流知道了什么?
一年有(  )个月。
完成各月的天数表
观察统计:31天的有(                   ),
30天的有(            ),2月有(  )天。
2、介绍大月与小月
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二月份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3、记大约与小月的方法
拳头记忆法
口诀法
三、小结 
一年共有(  )个月,(  )个大月(  )个小月
四、课堂练习
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
课后记:
第二课时   平年与闰年
教学内容:
书82页例284页课堂活动、练习十五2--6题
教学目的:
1、巩固前一节课学习的年月日的基本知识。
2、知道平年、闰年各有多少秒天,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能解决与2月有关的时间问题,会判断闰年与平年。
教学重点:理解平年、闰年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有31天?
哪几个月有30天?
二、学习新课
分发年历表,分小组观察、记录历年来2月的天数。
完成表格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给出含义:2月有28天的年叫平年,2月有29天的年叫闰年。
观察闰年与平年间的间隔?
了解闰年与平年的来历?
由学生自学。理解“四年一闰”的含义,并能用他判断一年是否闰年?
三、课堂活动
1、算一算,一年共有多少天?
分小组,自己想办法计算,提倡不同的方法。
2、交流与年月日相关的知识。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五2题        猜生日    
2、练习十五3题        说出重大的节日
3、练习十五4题        难忘的日子
4、练习十五5题        自制年历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书88页--89页,练习十六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的来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能计算不超过24时的中间经过时间。
3、能够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进行换算。
教学重点: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对话: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7时播“东方时空”。
不!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7时播“新闻联播”。
他们谁说得对?( 生争议)
实际上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早上7时播“东方时空”,
晚上7时播“新闻联播”。
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邮电、交通和广播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出示3副挂图
观察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时。第一圈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撕到晚上12时,也是12时。
二、用24时计时法计时
用钟面演示上午12时,在演示到下午1时。
问:刚才是几时?现在时针又走了几时?
议一议:
下午 1时是13时,下午2时是(  )时,下午6时是(  )时,晚上12时(  )时,也是第二天的(  )时。
三、应用24时计时法 
例1     用24时计时法说一说
下午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什么时候放学?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在钟面上拨一拨
15时    21时     20时40分    23时17分
例2  计算中间经过时间
出示邮局挂图
指导画图分析,介绍中间经过时间的概念。
方法指导:减法
四、课堂活动
对口令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间的兑换
五、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练习十六2题
找朋友     把表示时刻相同的用线连接起来。
3、练习十六3题
芳芳的一天      连线
生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
第四课时  计算中间经过时间
教学内容:书90页例3练习十六4--8题
教学目标:掌握由已知时刻求中间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一天共(  )时          
下午3时是(  )时
晚上8时是(  )时
二、教学新知
出示小名睡觉、起床的时间挂图
问:小名什么时候开始睡觉?
问:小名什么时候起床?
问:小名一共睡了多少小时?
用前一节课学习的方法能解决吗 ?
那应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
先计算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
再计算第二天谁了多少时间,加起来。
24-21+7=10(时)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计算自己一天的睡觉时间,同方交流。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4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5题
观察,分析题仪,先计算在比较
时间短的车速较快
3、练习十六6题
读题,分析独立解决
四、课外作业
7、8题
实践活动
做一个家庭年历
目标:
1、通过自制家庭年历,巩固与年月日有关的所有知识。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过程:
一、交代目标任务
二、调查
1、家中重要的纪念日
2、自制活动经费预算计划
3、选者年历纸
4、调查制作年历的每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5、设计年历的外观
6、完成年历
三、展览交流
六、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书96页--98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挂图,有生活的实例引入周长
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
树桩面一周的长度是树桩面的周长
二、感悟周长
教学例2     摸一摸、说一说
用手沿课本的封面的四周摸一摸
举一举生活中的周长
三、量一量
逐一摸索量事物周长的方法
用软尺量
先用线量、再量出线的长度
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还可以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定义周长: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四、课堂活动
1、议一议:那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框的周长。
学生观察,并所出为什么?
2、独立测量作业本的周长
五、课堂作业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七1、2、3题
2、4题设下悬念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书99页和10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含义。
2、能够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会用公式求周长,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出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用长9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各两根摆一个长方形。
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你是怎样计算的?
9+9+6+6=30
9X2=18    6X2=12    18+12=30
9+6=15    15X2=30
那种方法简单?
我们怎样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呢?
(9+6)X2=30对应写出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怎样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
由学生独立推导,集体公示。
二、课堂活动
1、1题  先由学生围,再同方合作,计算周长。
2、2题    同方合作
3、3题    注意事物的演示
第三课时  周长公式的应用
教学内容:书100页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提高对周长公式的理解度。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正方形的周长(				)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
集体读题,分析题意
出示挂图,画出示意图解答
10+10+5+5=30
够了。
三、练习十八
1、1题
计算图形的周长
完成在作业本上
2、2题
引导理解跑一圈的意义
3、3题
读题、分析题意,引导理解题意。
四、实践活动    4题
先测量、再填表
实践活动  
看看家乡新面貌
内容:书103--104
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提高数学素养。
2、增强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过程:
一、交代目的、要求
设计参观方案,做准备
二、实际参观
1、参观旧城镇,了解乡土人情
2、参观新城,分类了解信息
3、整理信息,做比较,交流感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书105--10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理解知识,发展智力。
3、培养创新和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二分之
西师版数学第05册教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西师版数学第05册教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