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541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2 09:24:09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介绍

第一单元    乘法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
教学要求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求“一共住了多少户”算式怎么列?板书:144×15=二、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讲述:144×15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请学生板演。 
同桌交流:请同桌同学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哪位同学来说说计算的过程。 
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类似,先要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1—4 
第1题。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第2题。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把有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全班交流:(1)对还是错? 
(2)错在哪啦,你能分析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吗? 
第3题。 
重点组织学生讨论:25×112怎样列竖式简便。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下面。 
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明确:总价=数量×单价 
四、课堂作业 
计算:245×23???? 136×46??????78×312 
216×67???? 54×324??????618×23
第二课时一、口算练习 
“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口答。 
统计准确率,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订正。 
二、笔算练习 
“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2题让学生说说笔算的过程。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帮助订正。 
三、解决问题 
“想想做做”7—10 
第7题 
学生读题后试着独立解决。 
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速度×时间=路程 
第8题 
读题后教师对“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义略作解释。 
引导学生选择必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 
第10题 
学生读题看图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已卖出的”要按“每个16元”计算,而“剩下的”要按“每个13元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四、思考题 
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讲解 
不对所有的学生作要求。 
五、课堂作业?? 
计算:34×321????78×312???? 562×12??????345×34 
264×56????132×58???? 567×12??????89×143 
“想想做做”9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的笔算经验,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的笔算乘法。 
2、?通过计算、比较,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难点:简便竖式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算式怎么列?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二、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指名学生板演(两种不同写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那么哪一种简便?我们通常都用这种简便方法表示。 
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小组交流:像这样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怎样写比较简便。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第3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 
使学生认识到: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 
第题。 
学生填完后引导比较: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作业: 第2、题。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交流每组题的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几十几乘几百,几百几十乘几十都可转化成几十几乘几十来计算。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答案不唯一,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数末尾0的个数和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教学要求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重、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准备习题教 学 过 程第课时完成练习一的1—题 
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提问:谁来说一说,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小结:乘数末尾的0先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有几个0就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第2题 
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做,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作业 
笔算下面各题 
35×253???????? 67×465??????????54×176 
46×342???????? 87×465??????????28×434 
解决问题(补充2题)第课时一、口算练习 
20×500?????? 25×100?????? 210×4????????32×30 
3×120????????10×460?????? 40×800?????? 40×200 
13×300?????? 200×70?????? 60×900?????? 100×50?? 
学生直接说得数 
指名学生说,选3题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 
提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口算较简便? 
二、完成练习的题 
第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分组做。 
指名学生说得数 
比较第1、2组题,说说每组两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乘这两个数的积。 
比较第3组题。 
引导学生说出:501个20相加,可以先算500个20是多少,再加上1个20。 
第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对运用第题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如:36×250=250×4×9 
????????????125×64=125×8×8 
第题 
读题后,帮助学生理解:一套单人课桌椅是指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第题 
指导学生看懂表格。 
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20       250×16       48×125 
2、完成练习的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例题时前
第三单元    三角形
1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2、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三角形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画三角形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名学生说)
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做,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方法)
小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
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组活动
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
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
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10、5、6       行     
       6、5、4       行
      10、6、4      不行
      10、5、4      不行
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以图上的点为三角形的顶点。
学生画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