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 高聚物的结构
4、高分子的构型和构象有何区别?如果聚丙烯的规整度不高,是否可以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提高它的规整度?
答: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构象的改变速率很快,构象时刻在变,很不稳定,一般不能用化学方法来分离。
不能。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改变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且分子中的单键内旋转是随时发生的,构象瞬息万变,不会出现因构象改变而使间同PP(全同PP)变成全同PP(间同PP);而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
(一)键接异构:主要包括1,4-加成、1,2-加成、3,4-加成三种键接异构体。
(二)不同的键接异构体可能还存在下列6中有规立构体。
①顺式1,4-加成
②反式1,4-加成
③1,2-加成全同立构
④1,2-加成间同立构
⑤3,4-加成全同立构
⑥3,4-加成间同立构
6.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试比较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酰胺(尼龙-66)、聚丙烯酸各有那些分子间作用力?
答: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非键合力、次价力、物理力。
影响因素有: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分子量、温度、分子间距离。
PE、PP是非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为:色散力;
PVC是极性分子,其分子间作用力为: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
尼龙-66是极性分子,结构为
其分子间作用力为: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聚丙烯酸是极性分子,结构为
其分子间作用力为: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8.何谓大分子链的柔顺性?试比较下列高聚物大分子链的柔顺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
这些大分子链的柔顺性排序(按柔顺性依次减小排列):(2) (1) (3) (4) (5)
理由:聚异戊二烯分子中含有孤立双键,孤立双键相邻的单键的内旋转位垒较小,分子柔顺性最好,因为键角较大(120o)且双键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或一个H。
聚乙烯是结构规整的分子,氢原子体积小,分子柔顺性也较好
聚氯乙烯含有极性侧基—Cl,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分子柔顺性变差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主链中含有苯环,使分子链柔顺性更差
聚丙烯腈含有强极性侧基,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大,内旋转位垒高,分子链柔顺性最差。
13.假定聚丙烯中键长为0.154nm,键角109.5o,无扰尺寸A=,刚性因子(空间位阻参数),求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长度b。
答:已知聚丙烯的无扰尺寸A,且
所以,聚丙烯的分子量
.设聚丙烯的键数为n,则
所以,聚丙烯的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长度b
所以,聚丙烯的等效自由结合链长度b=1.164nm。
18.今有三种嵌段共聚物M-S-M,实验中测定,当聚苯乙烯嵌段(S)的质量百分数为50%时,在苯溶剂中S段的均方根长度为10.2nm。当C-C键角为109°28′、键长为0.15nm,假定内旋转不受位垒限制时,求出共聚物中S段和M段(PMMA)的聚合度。
答:题中条件提示:键角一定,内旋转不受位垒限制,那么可以按自由旋转链来处理。所以,有公式(N—键数,L—键长)
θ=180°-109°28′=70°32′ cosθ=1/3
(1+cosθ)/(1-cosθ)=2
有
所以
S段的聚合度
苯乙烯St 的化学式量为104;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的化学式量为100
若设M段的聚合度为
有
M段的聚合度
第二章 高分子溶液
8.在室温下,有无溶剂可以使下列各高聚物溶解?为什么?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酰胺(尼龙-6) D.聚苯乙烯
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F.硫化橡胶
答:A.聚乙烯,结晶聚合物,非极性,在室温下无溶剂可溶
B.聚丙烯,同上
C.聚酰胺(尼龙-6),结晶聚合物,极性,在室温下有溶剂可溶
D.聚苯乙烯,非晶聚合物,非极性,在室温下有溶剂可溶
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同C
F.硫化橡胶,分子间交联,无溶剂可溶,可溶胀
11.用磷酸三苯酯(=19.6)作PVC(=19.4)的增塑剂,为了增加相溶性,尚需加入一种稀释剂(=16.3,分子量M=350),试问这种稀释剂的最适量是多少?
答:
所以,可加入的这种稀释剂的体积分数为0.061。
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
4.今有分子量为1×104和5×104的两种高聚物,试计算:
A.在分子数相同的情况下共混时的和。
B.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共混时的和。
答案:A:在分子数相同的的情况下共混时
B: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共混时
注:式中N指分子数; 指i分子的摩尔数;w指重量;
5.在25℃的溶液中测得浓度为7.36kg/m3的聚氯乙烯溶液渗透压数据为270Pa,求此试样的分子量和第二维利系数A2(R=8.314J/K·mol),并指出所得分子量是何种统计平均值。
答案:对于高分子溶液,膜渗透压、分子量及溶液浓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因为是溶液,所以A2=0
(摄氏温度换算成开尔文温度为:25+273.15=298.15K)
因此,分子量
8.今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苯溶液,初始浓度C0=0.1190g/100ml,在25℃测出溶剂的平均流出的时间t0=271.7秒,溶液的流出时间测定如下:
1C′ 453.1
453.2
453.1 385.5
385.8
385.7 354.1
354.2
354.2 325.1
325.3
325.3 311.0
311.3
311.1 试求特性黏度[η],然后用下面公式计算平均分子量
答案:将已知条件列表:
1C′ 453.1
453.2
453.1 385.5
385.8
385.7 354.1
354.2
354.2 325.1
325.3
325.3 311.0
311.3
311.1 t(平均) 453.1 385.7 354.2 325.2 311.1 1.668 1.420 1.304 1.197 1.145 0.668 0.420 0.304 0.197 0.145 C(g/ml) 0.00119 0.000793 0.000595 0.000397 0.0002975 429.9 442.2 446.1 452.9 455.1 561.3 5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答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