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 50046-95)条文说明 日期:2006-2-6 16:46:42?作者:sally?出处:?点击:1239?点数:0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及建设部(91)建标计字第10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寰环化学工程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共9个单位对原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J46-82)共同修订而成,经建设部1995年7月3日以建标[1995]390号文批准,并会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腐蚀性分级;以提高耐久性的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增加了地基、桩基、污水处理池、排气筒和室外管架的防护内容,并增删了某些防腐蚀材料。在本规范的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各工业部门建筑防腐蚀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和平街北口9824信箱,邮编:100029),并抄送化学工业部建设协调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1 总则??? 1.1 工业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腐蚀性介质作用下检修频繁,往往达不到其应用的耐久年限。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从设计角度对建筑、结构从布置、选型直至表面防护等采取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措施,着重保证主体结构的耐久性,从而确保建筑结构应有的使用寿命。??? 1.2 腐蚀的范围很广,介质种类也多而复杂。本规范针对工业生产所形成的常见介质对建筑结构的腐蚀,但不包括杂散电流的腐蚀、农业生产或自然环境介质的腐蚀。限于条件,有些常见介质(如带腐蚀性的油)尚未列入。??? 1.3 预防措施是防止建筑结构腐蚀首要而最有效的手段。预防主要指工艺、设备的密闭和无泄漏,生产设备的合理布置和有组织的回收或排放等减轻对建筑、结构腐蚀的一切有利措施。??? 建筑防腐蚀设计考虑因素比较多,除了介质的种类、作用量、温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外,还要预估生产以后的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而且应和工艺、设备、通风、排水等专业一起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由于构配件的表在防腐比一般装修昂贵得多,因此,对重要构件和次要构件需区别对待,重要构件和维修困难的部位应采用耐久性较高的保护措施。??? 1.4 本规范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国家防腐蚀施工及验收规范》配套使用。与其他建筑结构规范配合使用时,凡处于腐蚀条件下,应遵守本规范的设计规定。??? 3 基本规定??? 3.1 腐蚀性分级??? max.book118.com 腐蚀性介质按其形态和作用部位分为五大类:气态介质、腐蚀性大、酸碱盐溶液、固态介质和污染土。各种介质再按其性质、含量划分类别。凡规范中列入的介质,由设计人员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含量等情况按相近的介质确定类别。??? 设计时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腐蚀性质的类别,如因经验或条件不足时,也可按附录A确定。附录A列举了各行业有腐蚀性生产厂房中主要的建、构筑物部位以及室外大气的腐蚀性介质类别。但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管理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腐蚀的介质浓度以及泄漏程度等会有所变化,因此腐蚀类别还应根据实际条件确定。??? max.book118.com 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根据介质的类别,结合环境湿度、作用量大小等因素确定,分为:强、中、弱、无四级。一般从概念上可理解为:在强腐蚀条件下,材料腐蚀速度较快,构配件必须采取表面隔离性防护,防止介质与构配件直接接触;在此条件下,如有可能,宜改用其他腐蚀性小的材料。在中等腐蚀条件下,材料有一定的腐蚀,有时可采用提高构件自身质量(如混凝土提高密实性,钢筋加厚混凝土保护层,砖砌体提高砖和砂浆标号等),或采用简单的表面防护。在弱腐蚀条件下,材料腐蚀较慢,但还需采取一些措施;一般采用提高自身质量即可。无腐蚀条件进,材料腐蚀很缓慢或无明显腐蚀痕迹,构配件可以不采取本规范所规定的防护措施。??? 腐蚀性等级主要偏重于工程实际,除化学腐蚀外,还结合作用部位可能出现的干湿交替、结晶腐蚀等不利因素综合确定。??? 建筑材料是取建筑上部结构配件的常用材料: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砖砌体、木、钢、铝。其中砖砌体是综合烧结粘土砖和水泥砂浆二者的耐腐蚀性能。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与钢筋混凝土基本相同,但还有一些差异,因缺乏数据,所以暂时按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等级确定。??? max.book118.com 湿度的取值主要依据钢铁的临界湿度。钢材和混凝土中钢筋最容易锈蚀的湿度范围是在相对湿度为70%~80%之间,而在相对湿度小于60%时,锈蚀进程缓慢。其他建筑材料如砖、混凝土和木材等非金属材料的腐蚀,也与湿度发生类似的关系。因此将湿度分为小于60%、60%~75%和大于75%三等。??? 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予以调整:室外构配件环境的相对湿度因有雨水的作用,当处于多雨地区时,应比年平均相对湿度适当提高;当生产环境对相对湿度有影响时,应取实际环境的数值;对不可避免结露的构配件,相对湿度应取大于75%。??? max.book118.com 气态介质包括各种腐蚀性气体、酸雾和碱雾(含碱水蒸气),主要作用于室内外的上部建筑结构构配件;其腐蚀性主要与介质的性质、含量以及环境相对湿度有关。??? 酸雾和碱雾本属于以液体为分散相的气溶胶,但其腐蚀特征和作用部位更接近气态介质,因此列入气态介质范围。??? 介质含量的取值来自:??? 1、在化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纺织等工厂近十年来从生产和检修过程中实测取得的上千个气体浓度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后与标准数据进行校核。??? 2、国外有关建筑标准规范:《建筑结构防腐蚀》(前苏联)CH11、II2-03-11-85;前东德国家标准TGL33408/01/81;保加利亚国家标准BAC9075-71。其中前苏联的标准是在做了大量试验工作基础上制定的,有较大参考价值,本规范借鉴了上述标准中的大部分数据。??? 3、本规范管理组为核实部分气体含量数据而委托有关单位做的气体腐蚀试验。??? 4、参考电气等其他专业规范中腐蚀气体分类的数据。??? 5、取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卫生标准》中有关车间内气体浓度允许值进行对照、核定。??? 其中醋酸酸雾、硫酸酸雾和碱雾的含量没有试验数据,前苏联标准中也没有列入这些介质,国内实测数据离散性很大,但是这些介质很重要,不能割舍,因此,本规范中斩时没有采取定量而采用定性描述。??? 大多数的气体含量分成两个等级,与国外标准相比,比它们的3~4个等级简化。这是因为等级划分愈多,设计愈难判定;而实际上不集结多少等级,最终与湿度组合后体现到对材料的腐蚀性都是四个等级。前苏联规范中最高一级从卫生角度上不允许出现,实际上也很少出现,而最低一级基本上都无腐蚀。本规范所取的二等含量大体上相当于前苏联规范中的中间二等。其中气体中的氨、二氧化碳的氟化氢,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不大,又由于对人的危害,不允许出现太高的含量,因此只列一个等级。?? max.book118.com、m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