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机械化工 > 机械化工word
全自动打包机培训内容.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机械化工 - 机械化工word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65.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8:18:59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全自动打包机培训内容.doc介绍

工作原理:
通过各种电气原件信号的输入PLC或PC人,使电机传动凸轮转动,在适当的时候,压住带子前端、收带、拉紧带、压紧带子后端的适当处,切断带子,把两层带子热粘合,弹出带子,滑板复位,最后送出带子的整个过程。
工作流程:
捆扎信号―――制动器放开主,电机启动―――右顶刀上升,顶住带子于滑板―――“T”导带板后退―――退带探头接近开关接通―――主电机停转,制动器吸合―――退带电机启动,退带0.5秒―――主电机二次启动,制动器放开―――大摆杆二次拉紧―――左顶刀上升顶住带子于滑板处―――加热片向两带头中部插入―――中顶刀上升顶住两带头人,使带子表面熔解―――中顶刀下移―――加热片后退―――中顶刀再次上升顶住两带头,给带子加压,使其充分熔接―――中顶刀下降,左右顶刀同时下降―――滑板后退―――打包带向上弹出―――“T”板复位―――送带接近开关接通―――送带电机启动,带动带子送带―――大摆杆复位―――带子到位―――停机接近开关接通―――电机停机刹车吸合
全自动打包机各机械部分介绍:
机芯机构组合部分:
刀顶体机构组合部分
大杆拉紧机构组合
送退带机构组合
凸轮机构组合
加热片机构组合
滑板机构组合
预送带机构组合
捆紧力调整机构组合
总装部分:
1、送退带电机的安装位置、方法;
2、大摆杆机构总成的安装方法、及拉紧原理;
3、刹车事盘机构的安装方法、组合结构及原理;
4、预送带机构总成与预送带电机的安装位置,注意事项;
5、带仓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6、主电机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7、框架组合的安装和调整方法;
全自动打包机各机械部分安装注意事项:
机芯机构组合部分:
刀顶体机构组合部分;
腔体与顶体的相互运动表面无毛刺表面要求光滑;
安装过程中,腔体与顶体之间应留有0.05-0.10MM的间隙;
顶体放入腔体内,可抚靠自重自由降落;同时中顶体与右隔板的要保持紧密接触,以保证带子能顺利切断;
顶体腔与簧座在相对运动中无拉伤、擦伤现象,无负载时配合灵活;
簧座小轴与滚轮之间间隙小于0.1MM,同时转动灵活;
右隔板顶面到滑板之间的间隙为1.5-1.7MM。
左右顶体顶尖与滑板的两V形槽应对正;
各平面凸轮与相应滚轮要对正; 
大杆拉紧机构组合;
卡块与卡块轴间的配合要求灵活,无卡死现象;
大摆杆插口中心与送带槽中心及带仓中心必须保持一直线;
大摆杆在轴向无间隙,但摆杆上下摆动灵活;
压带板与大摆杆槽底距离约1.8MM,以保证1MM厚度的带子顺利通过,同时压带板不能与化析有磨擦、碰撞现象;
轴承4544900与小轴配合灵活,无卡死、不灵活现象;
轴承4544900与端面凸轮配合时,轴承处于凸轮的中位位置;
送退带机构组合;
送退带滚轮与前后盖板、带道底板之间间隙越小越好,任何磨擦现象,不灵活现象,送退带滚轮无轴向窜动现象;
送退带磨光轴与偏心轴的轴承无卡死、不灵活现象,轴承与轴向跳动;同时送退带磨光轴与偏心轴的表面要求光滑、无不平整现象;
带道底板的出带口稍高于“T”形块插带口的下表面以保证带子能顺利通过。
带道底板的进带口应与大摆杆插口中心及带仓中心必须保持一直线,以保证带子的顺利通过;
送退带组合杠杆组合活动必须灵活;
凸轮机构组合;
凸轮表面要求光滑、无毛刺斑点;
每个凸轮必须于反对应的摆杆轴承、顶体滚轮或轴承最大面积的接触;
主轴的轴向窜动不大于0.1MM;
端面凸轮的在缺口与中顶体凸轮缺口相对应;
每个凸轮无轴向窜动及径向跳动现象;
加热片组合;
烫头供热温度在200-400度内可调;
加热片上表面与滑板的下表面之间约有2.5MM的间隙;
加热片应紧靠加热片底座,有上下的活动现象,但靠压簧复位,同时加热片与罩之间左右的间隙越小越好,但能保证上下活动时能自动复位;
加热导线无短路现象;
加热片应紧靠右隔板,但与右隔板在相对运动中无磨擦、碰撞现象;
加热片在安装中应有向下的倾斜度,以便加热片顺利进入两带子中间;
滑板机构组合;
左右顶体顶尖与滑板的两V形槽应对正;
滑板的下表面应与中顶体的上表面平行,在相互接触是面与面的接触;
右隔板顶面到滑板之间的间隙为1.5-1.7MM。
热片上表面与滑板的下表面之间约有2.5MM的间隙;
滑板与“T”导板动动时无干扰现象,同时它们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
滑板与左右导板之间相对运动灵活,但间隙小于0.5MM;
预送带机构组合;
各轴转动灵活,轴承无导常现象;
带撑杆与带撑板之间无磨擦现象,上下摆动灵活,带撑杆与带撑板二边各留2MM;
插带时无偏动现象;
预送带皮带轮中心与预送带机构上轴皮带轮中心在同一铅直面内;
预送带上下轴滚轮要求表面光滑,无轴向窜动现象;
预送带的插带口应与上下轴滚轮粘合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摇轮的轴向窜动量小于0.1MM;
捆紧力调整组合;
齿轮转动灵活;
齿轮与齿条配合紧凑,手感灵活;
调紧装置弹簧复位灵活;
小拔杆轴承与调紧轴承最大面积的接触;
总装部分:
送退带电机的安装位置、方法;
送退带皮带适中,不宜过松过紧;
两皮带轮应处于同一铅锤面内;]
送退带电机应留有调整的位置;
大摆杆机构总成的安装方法、及拉紧原理;
大摆杆插口中心与送带槽中心及带仓中心必须保持一直线;
大摆杆在轴向无间隙,但摆杆上下摆动灵活;
压带板与大摆杆槽底距离约1.8MM,以保证1MM厚度的带子顺利通过,同时压带板不能与化析有磨擦、碰撞现象;
原理:1、大摆杆为二次退带,实现真正拉紧的机构;
          2、卡带块卡住带子向后摆动,当小拔杆轴承离开凸轮后方为真正拉紧;
刹车事盘机构的安装方法、组合结构及原理;
制动摆杆在摆动全过程中要求灵活,并与带盘无碰撞磨擦现象;
制动轮带槽与刹车皮带以34度配合,制动轮皮带槽与皮带支撑点连线中心重合;
制动轮带槽与刹车皮带放开时,带盘转动灵活,无异常阻力现象;同时刹车要及时稳定;
制动轮轴向无窜动现象,同时轴承转动灵活无异常现象;
带仓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带撑杆与带撑板之间与磨擦现象,上下摆动灵活,带撑杆与带撑板二边各留2MM;
带撑板要求平整,无弯曲变形现象;
带撑杆下端上表面应低于预送带插带口,但带撑杆与插带口中心处于同一铅直面内;
主电机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主电机与主轴安装固定后,主电机与主轴无扭曲现象,无异常阻力现象;
主电机与主轴必须锤直,主电机轴心线处于水平位置;
框架组合的安装和调整方法;
框架必须位于机芯中心;
左边翻板比其它两边的力量大一点,整个翻板两边边量必须相等,开合自如,同时翻板的内表面要求光滑,无任何的阻碍物;
翻板力量大小以一手指放进感觉不痛为准;
翻板固定螺丝与翻板内表面齐平或低于翻板内表面;
翻板连接转角大口为进带口,小口为出带口,进带口应低于翻板的内表面,出带口应高于翻板的内表面;
故障分析:
送带不到位
分析:1.与带子的质量有关,我们必须保证带子的直度、硬度,变形量小。
2.与带子经过的地方都有关,所以我们要分析那里给带子增加了阻力。
     (1)、杠杆弹簧的力量太大或太小;
     (2)、顶杆间隙位置没有调好;
     (3)、有带头劈裂现象;

全自动打包机培训内容.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技术:全球最贵十大车.docx
·下一技术:缺氧作业的危害.doc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全自动打包机培训内容.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