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任务要求 1、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 2、画出向量图描述故障错误; 3、列出各元件功率表达式及总的功率表达式; 4、求出更正系数 (二)正确功率表达式: (三)电压互感器一次断线、二次断线、二次极性反接情况的电路分析。 1、电压互感器V型接线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线电压数值表: 下表列出了当一次断和二次断电压时,二次侧各相与相间电压的数值。 序号 故障断线情况 故障断线接线图 (实线为有功电能表, 虚线为无功电能表) 电压互感器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电压(V) 二次侧不接 电能表(空载) 二次侧接一只 有功电能表 二次侧接一只有功电能表和一只无功电能表 Uuv Uwv Uwu Uuv Uwv Uwu Uuv Uwv Uwu 1 一次侧U相断相 0 100 100 0 100 100 50 100 50 2 一次侧V相断相 50 50 100 50 50 100 50 50 100 3 一次侧W相断相 100 0 100 100 0 100 100 33 67 4 二次侧u相断相 0 100 0 0 100 100 50 100 50 5 二次侧 v相断相 0 0 100 50 50 100 67 33 100 6 二次侧w相断相 100 0 0 100 0 100 100 33 67 注 有功和无功电能表的线圈阻抗按相同计算,电压互感器励磁阻抗也认为相等。 2、V.v接法电压互感器极性接反时的相量图及线电压 序号 极性接反相别 接线图 向量图 二次线电压(V) 1 U相极性接反 Uuv=100 Uvw=100 Uwu=173 2 W相极性接反 Uuv=100 Uvw=100 Uwu=173 3 U、W相极性都接反 Uuv=100 Uvw=100 Uwu=100 (四)电流互感器短路、断路、反极性的分析。 电流互感器短路、断路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比对测量判断出是短路还是断路,并确定是哪一相然后恢复。判断方法是用钳形表分别测量电能表表尾电流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端钮出线的电流(此处相序我们认为一定是正确的),若两者均为0,则说明该相电流互感器断路;若电流互感器二次端钮出线的电流正常,而电能表表尾电流几乎为0,则说明该相电流互感器短路。由于电流互感器采用的是V/v0分开四线制连接方式,所以不应有V相Iv电流出现。根据电工知识有,即。极性正确时有,若有一相极性接反则有。如下图: (五)电流相别的判断可根据所画两元件中电流I1、I2进行分析,依据负载的性质和功率因素(感性、cosφ>0.5)按照电流就近于相应相电压的原则(若有电流反极性,则靠近相电压的反向延长线)确定电流的相别。 五、测试步骤和方法: (一)、按下表测试各数据 电流(A) 电压(V) 角度(0) I1 U12 U10 I2 U32 U20 I合 U31 U30 (对初学者而言,建议测量表中所有的量,以便分析并熟悉各种向量角度关系;对熟练者而言,则可根据边测量边判断有选择的所需的量以便提高效率) 其中: I1为第一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或出线)有效值; I2为第二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或出线)有效值; I合为第一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和第二元件电流回路的电流进线合并测量的(或它们的出线)有效值; 电能表电压端钮从左到右依次记为1、2、3号端钮,则: U12表示第1号端钮与第2号端钮间的电压有效值(即第一元件电压回路的电压有效值); U32表示第3号端钮与第2号端钮间的电压有效值(即第二元件电压回路的电压有效值); U31表示第3号端钮与第1号端钮间的电压有效值; U10表示第1号端钮对地电压的有效值; U20表示第2号端钮对地电压的有效值; U30表示第3号端钮对地电压的有效值; 表示第一元件电压向量U12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1的角度; 表示第一元件电压向量U12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2的角度; 表示第二元件电压向量U32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1的角度; 表示第二元件电压向量U32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2的角度; 表示电压向量U31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1的角度; 表示电压向量U31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2的角度; 在通过分析U10、U20、U30判断出v相电压后,再重新从左到右依次定义剩余的电压端钮为x、y,测量下列数据: 表示电压向量Uxv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1的角度; 表示电压向量Uyv超前第一元件电流向量I1的角度; 表示电压向量Uxv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2的角度; 表示电压向量Uyv超前第二元件电流向量I2的角度; (二)、分析、判断: 第一步:分析电流 若I1=I2= I合≠0,则说明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或两个互感器极性均反、无短路、断路现象,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分析; 若I1=I2≠0、I合为I1或I2的倍,则说明电流互感器有一相极性接反,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分析; 若I1、I2中有为0值的则说明该相断路; 若I1、I2中有为很小值(几乎为0但≠0)的则说明该相短路; 第二步:分析电压(这里只考虑电压故障中仅有一相断线,且仅有v相接地的可能) 1)、分析U10、U20、U30确定v相 1、若U10、U20、U30中有且仅有一相为0V则可确定该为0V相对应的端钮为v相且v相未断线并接地良好,接下来进行第二步的2)条分析; 2、若U10、U20、U30全不为0V且其中三个值与线电压相近似,一个值与其它两个值相差较大则可确定电压最小的所对应的端钮为v相,且v相断线可能性大,接下来进行第二步的2)条分析; 3、若U10、U20、U30全不为0且三个电压值与相电压相近似则可确定其中有一相电压值最小的相所对应的端钮为v相且v相未接地,接下来进行第二步的2)条分析; 2)、分析U12、U32、U31判断有无断相和反极性 1、若U12、U32、U31均为线电压100V,则电压互感器无断线、无极性反(或两个极性均反); 2、若U12、U32、U31有一个为线电压100V,另两个之和为100V,则必有一相断线,其中电压为100V的电压向量所缺的端钮号为断线相(例如测得其中U31=100V,则U31中缺少的2号端钮即为断线相)或两个电压之和为100V的电压向量所共有的端钮号为断线相(例如:U12=33.3V,U32=66.7V,U12+U32=100V, U12、U32共有2号端钮,则2号端钮为断线相); 3、若U12、U32、U31有一个为173V,另两个为100V,则无断线,但有一相TV反极性; 4、若U12、U32、U31有一个为173V,另两个之和为173V,则有一相TV反极性,且有一相断线,,其中电压为173V的电压向量所缺的端钮号为断线相(假设U31=173V,则U31中缺少的2号端钮既为断线相)或两个电压之和为173V的电压向量所共有的端钮号为断线相(
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