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原料进厂,一直到成品出厂以前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和质量控制工作。生产质量控制是生产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的规定,控制生产过程各工序可能出现的异常和波动,使生产处于可控状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产品性能质量控制,使产品达到所需性能的满足程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要求的产品,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和强度等级等。 生产工艺是连续性很强的过程,无论哪一道工序保证不了质量都将影响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原燃材料的成分及生产情况经常变动。因此必须经常地、系统地、科学地对各生产工序按照工艺要求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合理地选择质量控制点,采用正确的质量控制方法,把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7-1 样品的采取与平均试样的制备 样本的代表性 (一)、总体和样本 总体:又叫“文本”。它是所要研究分析的具体对象的全体。 样本:也叫“子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大小或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含的样品数目。一般用符号n表示。 样品:被抽出的样本中的每一个产品。 在硅酸盐生产中,原、燃、材料或粉状物料在每个采样点采取的物料,可视为一个“样品”。 样本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样品组成的。 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过程。 随机抽样:就是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产品)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组成样本的过程。 数据、样本和总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目的 总体 样本 数据 对工序进行 分析控制 对一批产品 质量进行判断 确定是否合格 (二)、样本的代表性及其评价方法 样本的代表性:指样本与整批产品或某工序产品质量一致性程度的高低。 评价样本代表性的度量值:抽样误差,它是指样本指标与相应总体参数之差,如样本的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样本比率与总体比率之差等。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就愈高,反之亦然。 评价样本质量状况与所代表的整批产品或某道工序产品的平均质量状况一致性程度的度量值是:均数抽样误差。 (三)、样本代表性的保证措施 保证抽取的样品的数量; 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取样方法,保证样品抽取的随机性,不能带有主观倾向。 取样前应设计好取样方案,确定取样点的分布和取样点的数量,按照制订的方案进行取样。 抽取样品和制备平均试样的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制备平均试样时应严格按照制样程序进行。 样品的采取 (一)、随机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法 系统抽样法 分层抽样法 整群抽样法 (二)、矿山采样 拣块取样 方格取样 刻槽取样 炮眼取样 (三)、在生产过程中取样 生产原料、燃料的取样 (1)、在料堆上进行采样:如图7-2 取样时先在原、燃料堆的周围从地面起每隔0.5m用铁铲划一根横线,再每隔1~2m从上到下化一根竖线,以横、竖线的交点作为取样点。深入0.3~0.5m,挖取50g左右的样品。将各点取的样品混合而成样本。 (2)、在输送设备上取样 采用横向截取法,即每隔一定时间,在垂直于物料流动的方向上截取一定量的物料作为样品。 若在输送设备上取样,要把输送设备上整个横截面的所有物料都取下来,作为样品; 若在喂料设备上取样,要把喂料设备在取样时间内所给出的物料全部接取作为样品。 出磨生料、出磨水泥样品的采取 出磨生料及出磨水泥均为粉状物料,又是连续生产连续运送的,一般采取一定时间间隔的样品(如每天、每班、每时等)。可采用人工定时取样和自动连续取样两种方法。 (1)、人工取样 可根据生产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规定在一定的时间间隔随机采取。 (2)、自动连续取样 1)、螺旋输送机:在螺旋输送机(绞刀)的外壳上,钻一个1~1.5㎝的小圆孔,放入一用钢丝做的弹簧,利用螺旋输送机的转动使弹簧将物料弹出,流入取样桶内。 2)、水泥磨机:在磨机的上料口下料溜子上,安装一个螺旋取样器,利用磨机传动轴的转动带动螺旋转动,使物料连续流出,收集在取样桶内。 螺旋取样器可以用一直径10~15㎜的小铁棍缠上一圈一圈的8号铁丝制成,也可制作一螺旋杆。后者较坚固耐用,但遇潮湿的物料易将凹槽堵塞。 水泥熟料样品的采取 水泥成品样品的采取 (1)、自动取样器取样:采用自动取样装置取样,一般将取样器安装在尽量接近于水泥包装机的管路中,从流动的水泥中取出样品,然后将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2)、取样管取样:采用取样管取样。随机选择20个以上不同的部位,将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的深度,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3)、槽形管状取样器取样: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采用槽形管状取样器取样。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采取水泥混合样时,取样数量应符合各相应水泥标准的规定。采取水泥分割样时的取样数量,对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6㎏。对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 平均试样的制备与保管 (一)平均试样的制备: 平均试样的制备,即对样本物料的加工过程。一般要经过烘干、破碎、过筛、混匀、缩分五道工序。当然,具体制备时样本物料的加工工序需要根据试样的种类和用途而定。如过试样是要进行筛分分析测定粒度,则必须保持原来的粒度组成,而不能进行破碎、过筛,而只需将样本物料混匀与缩分即可。 1、样本物料的烘干:少量的样本物料可在烘箱中烘干,温度保持在105~110℃。对易分解的样本物料,如煤粉、含结晶水的石膏等,温度应低一些,一般可在60~65℃下进行。没有烘箱时,也可以在红外线灯下烘干。 2、样本物料的破碎:有粗碎、中碎、细碎和粉碎。 粗碎:若样本物料的粒度过大,可先用大锤敲碎至最大颗粒直径d<50㎜,然后用颚式破碎机破碎至d<4㎜。 中碎:用磨盘式破碎机或辊式破碎机将粗碎后的样本物料破碎至d<0.82㎜。 细碎:用磨盘式破碎机将中碎样本物料破碎至d<0.18㎜。 粉碎:用球磨机或密封式实验用碎样机将细碎后的样本物料粉碎至d<0.08㎜。 3、样本物料的过筛: 有预先过筛和检查过筛两种。 样本物料在加工过程中,样本物料的颗粒级配变化很大,为了减少重复劳动,减少浪费,在破碎之前先进行过筛,称为预先过筛。筛下物料不必破碎,只破碎筛上颗粒的物料。 为了保证样本物料的加工细度,在破碎后要进行过筛检查,称为检查过筛。检查过筛中若有少量筛上物,不能强制过筛或抛弃,必须继续破碎直至能自然通过为止。 4、样本物料的混匀 是一道重要工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移堆法:用铁铲将样本物料堆成锥形,堆锥时样本物料必须从锥中心给下,以便使物料从锥顶大致等量地流向各个方向。然后用铁铲将这一堆一铲一铲地堆成另一堆,如此繁复~5次操作,把样本物料混匀。 适用于大批量的样本物料混匀。 (2)、环锥法:先将样本物料用铲子堆成一个规则的圆锥体,然后用木板或金属板从锥顶的中心插入,以锥体轴为中心将板转动
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第七章).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