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在流动的液体中,各流体层的流速不同,则在相互接触的两个流体层之间的接触面上,形成一对阻碍两流体层相对运动的等值而反向的摩擦力,流速较慢的流体层给相邻流速较快的流体层一个使之减速的力,而该力的反作用力又给流速较慢的流体层一个使之加速的离,这一对摩擦力称内摩擦力或粘滞阻力,流体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滞性。不同流体具有不同的粘度,同种流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其粘度的变化也很大。 测定粘度在化学、医学、水利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 从实验中得到的粘滞定律:粘滞力f的大小与所取流体层的面积和流体层之间的速度空间变化率的乘积成正比,即。其中为粘滞系数(也称内摩擦系数),它决定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对液体而言,它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少。的国际单位: 但是根据粘滞定律直接测量难度很大,一般都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常用的落球法、落针法、转叶法。 本实验是用变温落针计测量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系数。中空长圆落针在待测液体中垂直下落,通过测量针的收尾速度确定粘度。采用霍尔传感器和多功能秒表计测量落针的速度,并将粘度显示出来。对待测液体进行水浴加热,通过温控装置,达到预定的温度。巧妙的取针和提针装置,使测量过程极为简单。本实验既适用于牛顿液体,又适于非牛顿液体,还可测定液体密度。 【实验目的】 1. 用落针法测液体的粘度系数。 2. 研究液体粘度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实验仪器】 PH--IV型变温粘度器、落针 图1 实验仪器实图 【实验原理】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运动时,将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的作用,这种力即为粘滞阻力。它是由粘附在物体表面的液层与邻近的液层相对运动速度不同而引起的,其微观机理都是分子之间以及在分子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分子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的液体这种不同液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是不相同的。所以粘滞阻力除与液体的分子性质有关外,还与液体的温度、压强等有关。 如果液体是无限广延的,且液体的粘性又较大,落针的半径很小,合适调节落针的密度,那么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涡流可忽略不计。则此时附着在落针表面的液体与周围液体之间的粘滞力满足斯托克斯定律: (1) 式中的η是液体的粘滞系数,r是落针的半径,υ是落针的运动速度。 实验中,落针落入粘性液体(如蓖麻油)中后,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P(竖直向下)、浮力N(竖直向上)、粘滞力f(竖直向上)。其中只有粘滞力随落针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开始时做加速运动,当下落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这三个力的矢量和为零,从而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落针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此速度称为收尾速度。设向下方向为坐标轴正向,则运动方程为: P - N- f = 0 即: (gV-σgV-6πηrυ=0 (2) 由此解得: (3) 式中为落针的密度,σ是液体密度,g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 (2)式忽略油的上表面和筒底的影响,又假定落针沿圆筒中心轴竖直下落时近似成立。实验中落针在管中下落,管的深度和直径有限,不符合斯托克斯定律的“无限广延”的假设,另外有时须考虑湍流的影响,其判据雷诺系数与落针的线半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湍流效应越大。故对上式要进行修订。 实验应用公式为: (4) 其中:g — 本地的重力加速度;— 容器内筒半径;— 落针外半径;L — 两磁铁同名磁极的间距;t — 落针两磁铁经过传感器的时间;。 【实验仪器介绍】 变温式落针粘度计由本体、落针、霍尔传感器、单片机计时器和控温系统五部分组成。 1、粘度计本体 本体部分是由有机玻璃管制成的内外两个圆筒,仪器竖直固定在水平机座上,如图2所示。管长550mm,内筒内直径40mm,外筒直径60 mm。内筒盛待测液体,内外筒之间注水,进行水浴加热。机座上固定一块高600mm的铝合金板,距底240mm处安装霍尔传感器。容器旁竖立一根直杆,杆上套有一永久磁铁制成的取针装置。容器顶部有一永久性磁铁制成的投针装置。 1-投针装置, 2-温度探头,3-出水口,4-霍尔传感器,5-入水口,6-提针装置 图2 粘度计本体图 图3 落针图 2、落针。 如图3所示,落针是有机玻璃制成的中空细长圆住体,总长L为185mm,外半径=3.5 mm,直径d为5.7mm,有效密度为。下端为圆球状,上端圆台状。内部装有永久磁铁,异名磁极相对,同名磁极间的距离为170mm。落针体积7080 ,其质量为16.6g(备用针为 11.6g)。它的内部可放不同数量的铅条来改变落针的有效密度。 3、霍尔传感器 它是灵敏度极高的开关型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通过屏蔽电缆、航空插头接到单片机过霍尔传感器前短时,每当磁铁经过霍尔传感器时,传感器即输出一脉冲,同时有LED(发光二极管)指示。这种传感器的优越性在于可以用于非透明液体的测量。 4、单片机计时器 SD-A型多功能毫秒计用以计时和处理数据,硬件采取MCS-51微处理器。霍尔传感器产生的脉冲经整形后由单片机输入,由计时器完成两次脉冲时间的计时,接收参数的输入,并将结果显示出来。 5、控温系统 控温系统由水泵、加热装置及控温装置组成。当需要水浴加热时,微型水泵运转,水流自粘度计本体的底部流入,自顶部流出,开成水循环加热,并通过控温装置的调节, 达到预定温度。温度指示的精度为0.5度。 【实验内容及步骤】 将仪器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待测液体注满容器,用底脚螺母调节平台水平,即圆筒容器坚直。 将仪器本体的橡皮管连接到温控系统上。下面的橡皮管连接到温控系统后面板上的出水孔,再将上面的橡皮管连回水孔。水箱中注水,经检查确认没渗漏后,将仪器、机身和桌面擦干,将粘度计本体的霍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连线连到相应的插座上,再将仪器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 接通电源,仪器显示此时液压油的初温。 按计时器的复位键,显示“PH2”,(此时霍尔传感器的LED灯应亮)表示毫秒计进入复位状态。 将投针装置的磁铁拉起。按“2”显示“H”,“L”表示毫秒计进入计时待命状态。稍待片刻,让针落下,液晶显示时间(单位:毫秒),按A键将提示修改参数,第一次显示落针的有效密度(2260)、第二次显示蓖麻油的有效密度(950)(其他液体根据实验指导老师提示修改)、第三次按A键显示该设定参数下的液体粘度,记下相应数据。 用取针装置将针提起,重复测量。 控制器按钮调到需要的温度,按下温控开关,启动水泵。在水浴加热过程中红色指示灯亮,到达设定温度后红色指示灯变为绿灯,表示正在保温。由于热惯性,需待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热平衡,记下此时液体的温度。重复4、5步。 8. 依次设置不同的温度,多次测量。 9. 用列表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数据记录及处理】 / η/ 【注意事项】 1. 调节螺母使机座水平。应让针沿圆筒中心轴线保持竖直下落。 2. 用取针装置将针拉起悬挂后,应稍待片刻,再将针投下,进行测量。 3. 提起磁性拉杆,应让针下落一定距离后再轻轻放下。 4. 应让针沿圆筒中心轴线保持竖直下落。 5. 均需小心操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