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厉,把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pdf作者-杨共乐 主编3页
内容简介:
封面,前折页,书名页,《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委会,卷首语,目录,CONTENTS,笔谈: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史学史研究,我这四十年,创造性阐释古典史学名著的若干思索(论纲),再接再厉,把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恢复与发展,漫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刘知幾史学批评中的理性主义精神,《绎史》三论,略论乾嘉时期考据派与浙东学派的文风,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从“图不入史”到“图史合一”,张星烺与辅仁大学史学系,缪凤林通史研究再探,董作宾与历史语言研究所殷墟发掘(1928~1937),张孟伦先生的史学成就与治学特点,唯物史观与《历史教学》创刊,外国史学研究,继承与发扬:狄奥多鲁斯对史学功能的认识,《犹太战记》的双重历史叙事,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创伤”问题,中外史学交流,吉谢列夫与苏联考古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文献学,再论“虎簋盖”和“师虎簋”的年代问题,当代史学评论,近年来桐城派史学研究述论,一个史学家的心声,探究史学思想之会通,展现民族史学之风貌,留美生研究的新成果,会议综述,中西史学传统与当代史学理论之建设,附录一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央大事记(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附录二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著要目(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版权页,后折页,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再接再厉,把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胡逢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41)纵览新世纪整个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近现代史学史可以说是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支。四十年来,该领域由最初的几近荒漠到如今的繁花满园,基本完成了自“点”及“面”和从“滞”到“通”的学科知识整体布局,无论在史家史著的个案,还是通论,以及思潮与流派、中外史学交流、敦煌学、简帛学、考证学等专题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由于中国近现代已成为史学史领域的相对

再接再厉,把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封面,前折页,书名页,《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委会,卷首语,目录,CONTENTS,笔谈: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史学史研究,我这四十年,创造性阐释古典史学名著的若干思索(论纲),再接再厉,把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恢复与发展,漫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刘知幾史学批评中的理性主义精神,《绎史》三论,略论乾嘉时期考据派与浙东学派的文风,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从“图不入史”到“图史合一”,张星烺与辅仁大学史学系,缪凤林通史研究再探,董作宾与历史语言研究所殷墟发掘(1928~1937),张孟伦先生的史学成就与治学特点,唯物史观与《历史教学》创刊,外国史学研究,继承与发扬:狄奥多鲁斯对史学功能的认识,《犹太战记》的双重历史叙事,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创伤”问题,中外史学交流,吉谢列夫与苏联考古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文献学,再论“虎簋盖”和“师虎簋”的年代问题,当代史学评论,近年来桐城派史学研究述论,一个史学家的心声,探究史学思想之会通,展现民族史学之风貌,留美生研究的新成果,会议综述,中西史学传统与当代史学理论之建设,附录一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央大事记(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附录二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著要目(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版权页,后折页,封底
目录菜单:
文本摘要: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再接再厉,把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胡逢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41)纵览新世纪整个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近现代史学史可以说是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支。四十年来,该领域由最初的几近荒漠到如今的繁花满园,基本完成了自“点”及“面”和从“滞”到“通”的学科知识整体布局,无论在史家史著的个案,还是通论,以及思潮与流派、中外史学交流、敦煌学、简帛学、考证学等专题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由于中国近现代已成为史学史领域的相对

再接再厉,把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pdf查看链接:点此立刻查看
Tags: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