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提单和汇款是重点 第一章 导论 名词解释: 非现金结算---用代替现金起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来结算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转帐结算: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帐户划转入收款单位帐户。托收承付、委托收款、汇兑、信用证、限额结算、转帐支票、付款委托书、托收无承付和同城委托收款等 联行:一家商业银行内部的总行、分行及支行之间的关系。包括横向关系(分行之间,主体);纵向关系(总行与分行之间)分行:不是独立法人,下设支行。子银行:完全独立法人 代理行:两家不同国籍的银行,互相委托,互为办理国际银行业务所发生的往来关系。一般由双方银行的总行之间建立。 帐户行:建立专门帐户,以解决双方结算中的货币收付。通常二者之间的业务往来较多。 SWIFT:Stands for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性质: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同业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该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由北美和西欧 15个国家的 239家银行发起。目的:是利用其高度尖端的通讯系统在会员间转递信息、帐单和同业间的头寸划拨。当一金融机构收SWIFT的信息后,将按其内容去执行。由于 SWIFT的通讯是电脑化,会员间的资金转移便大大地加速。 它的传递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了。SWIFT每星期7天运转,每夭24小时运转。)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简称。它是一个带有EDI(电子数据交换)功能的实时的、大额电子支付系统。 FOB: FOB 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划分货物风险的界限是船舷,船货衔接,变形条件 (卖方∣装运港 目的港 买方) CFR: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 (目的港)装运港交货的术语,划分货物风险的界限是船舷,与CIF区别差“I”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IF(目的港)装运港交货的术语,划分货物风险的界限是船舷,风险与保险,典型的象征性交货 1.传统国际结算的特点 现金结算、直接结算、凭货付款 2.现代国际结算的特点 1)、现在国际结算是票据结算。早期的国际结算主要是亿金银铸币作为结算手段,金银结算风险大、费用高,难以清点和辨别真伪。票据逐步取代现金成为主要的结算工具。 2)、现代国际结算是“凭单”收付款。单据既是收据,又是物权凭证,可以转让他人,成为买卖和抵押的对象。 3)、现代国际结算是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结算。银行拥有高效的资金转移网络;有安全的保证系统;银行资金雄厚、信用卓著 4)、现代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相结合。贸易融资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国际贸易结算的吸引力;有利于吸收存款;有利于改善银行资产质量;贸易融资风险小、收益率高。贸易融资的特点:方式多样化;方法灵活、简便;银行信贷融资机构设置发生变化。 5)、国际结算惯例规则众多。 总的来说,其特点是以票据为基础、单据为条件、银行为中枢、结算与融资相结合且日益规范。 3.国际结算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目标: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以及跨国资金转移是国际结算的基本目的, 发展趋势:朝着电子化、无纸化、标准化和一体化趋势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更高效、更快捷、更便利、更安全的服务。(1).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2).国际结算的电子化程度加深;(3).国际结算的规则日趋完善;(4).国际结算的复杂化使结算的难度加大。 4.国际结算中往来银行的种类 银行开国际结算业务,必须有海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的合作。否则,业务就无法顺利进行。根据与本行的关系,可将往来银行分为两种类型:联行,代理行 1).联行定义:一家商业银行内部的总行、分行及支行之间的关系,包括横向关系(分行之间,主体);纵向关系(总行与分行之间)有类型:分行:不是独立法人,下设支行,子银行:完全独立法人 2).代理行由两家不同国籍的银行,互相委托,互为办理国际银行业务所发生的往来关系。一般由双方银行的总行之间建立。分(1)帐户行:建立专门帐户,以解决双方结算中的货币收付,通常二者之间的业务往来较多。(2)非帐户行:不建立专门帐户,而通过第三家银行进行结算。其中帐户行帐户的类型有 :按是否互开分类1)单方开立帐户:一方在另一方开立帐户2)双方互开帐户:双方都在对方开立帐户。 按开立性质分类1)往户帐:存放国外同业2)来户帐:外国同业存放3)清算帐户:政府间结算使用,不使用现汇的记帐帐户 第二章: 票据:是出票人委托他人或承诺自己在特定时期向指定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证据,它是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特定证券。 票据抗辩:是指票据义务人提出相应的事实或理由,拒绝履行票据义务的行为。是票据义务人的自我保护方式,是票据义务人所拥有的权利。 付对价:所谓“对价”就票据而言,是指广义地接受任何“足以支持一项简单合约”之物(货物、劳务、货币等),也就是说,足以构成一宗“买卖”或“交易”的对价,并承认先前的债务或负债(原因债务)为对价。 善意持票:答案一:如果汇票遗失被第二人拿到,但是在手续和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转移给第三人,那这个人就是善意持票人,汇票可以正常使用,受法律保护 答案二:票据的受让人(持票人)是按照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出于善意,并且无重大过失而从无权利人手中取得符合票据法规定的形式完整的票据,该受让人就取得了票据权利。 正当持票人:答案一:即票据的合法持有人,拥有完整的票据权利。答案二:正当持票人是指善意并付对价的票据受让人受让人获得票据时必须向让与人支付了一定的代价。可以是一定价值的货物、服务及货币。 1 票据的基本特性: (1)设权性:票据发行的目的主要不是证明已经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是设定票据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无因性:指票据一旦形成,票据上权利即与其原因关系相分离,成为独立的票据债权债务关系,不再受先前的原因关系存在与否的影响。 (3)要式性:是指票据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票据上的必要记载项目必须齐全且符合规定。 (4)流通转让性:通过直接交付或背书后交付来完成转让。 (5)可追索性:指票据的付款人或承兑人如果对合格票据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正当持票人为维护其票据权利,有权通过法定程序向所有票据债务人起诉、追索,要求得到票据权利。 2 票据的基本功能: (1)汇兑功能,是票据的原始功能 (2)支付功能,是票据的基本功能 (3)信用功能,是票据的核心功能 3 票据流通转让的特点: (1)票据转让不必通知债务人 (2)正当持票人的权利不受前手票据权利缺陷的影响:a 受让人得到票据时必须对付价 b 受让人必须是善意取得票据 (3)票据受让人获得全部票据权利,能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起诉。 4 票据权利与一般债权的区别: (1)票据权利是证券性权利:票据权利是债权和证券所有权的统一,是债权的物权化,它将无形的债权转化为有形的票据所有权,并通过票据所有权来实现票据上的债权。 (2)票据权利是单一性权利:票据权利不能共享,其所有者只能有一个。 (3)票据权利是二次性权利:一般债权只有一个
国际结算复习笔记.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