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建筑房地产 > 建筑房地产word
2008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建筑语言:简体中文
建筑类型:国产软件 - 建筑房地产word
授权方式:共享版
建筑大小:3.67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4:12:5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建筑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建筑真差劲!就请您
      0%(0)

2008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介绍

摘  要
一、在国民经济地位逐渐增强
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产品,服装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的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服装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受到下游需求提高的作用,服装行业的整体生产状况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不断提高,服装行业工业生产总值所占GDP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4年2.36%提高到2007年的2.84%,连续四年比重都呈现上升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服装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占GDP比重变化
二、服装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一)行业供给稳定 子产品协调发展
从服装产品产量的变化和增速上看,服装产品的供给增长速度也保持在10%以上。服装产量在2004年为984291万件,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1796759万件。四年间,服装产量增长接近一倍。
从两种子产品的具体产量来看,梭织服装产量从2003年的493886万件提高到2007年11个月生产了839906万件,而针织服装产量在2004年仅有478077万件,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超过了956852万件。总体看,两种子产品协调发展,针织服装产量略高于梭织服装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服装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服装行业子行业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
(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促进行业需求扩大
我国GDP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而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8472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68元,农村居民收入也从2003年的2622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3-2007年居民收入变化分析
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成带动了我国服装产品近四年来需求的不断增长。全行业销售收入从2004年的3609亿元提高到2006年前11个月的5525亿元。而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6116亿元。从增长速度上看,销售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2007年前11个月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为23.7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
(三)服装进口增速提高 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服装一直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里的行业,因此进口金额并高,基本维持在10-20亿元。不过在2007年服装行业进口总额增速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从前几年的5%左右提高到12.75%,达到19.36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1-2007年服装产品进口金额及增速变化
自2007年7 月1 日起,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下调到11%,对服装行业出口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我国服装行业盈利水平较低,很多企业的利润直接来源是出口退税。因此出口退税率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到服装企业的出口意愿。
另外一个对我国出口增速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外贸环境的日益苛刻。随着欧洲REACH法规的实施,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成本加大,出口难度提升。此外,近两年不断出现的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也在逐渐升高,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服装出口增速放缓。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 年我国共出口服装1095.9亿元,同比增速上涨了15.1,仅高于2001、2002两年,增速明显放缓。但是,出口增速仍然快于进口增速。因此贸易顺差变化并不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1-2007年服装产品进口金额及增速变化
(四)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结构矛盾长期存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年-2007年11月我国服装行业工业供需平衡变化
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国服装行业供需基本处于平衡趋势。行业的生产总值略高于销售收入,产销率水平基本稳定在94%-96%之间。说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整体看,我国服装行业的供需平衡趋势短期内不会打破,产销率水平将保持在95%左右。不过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服装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的供需矛盾以及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会比较突出,行业整体仍然表现出低端仿制服装产品供大于求,高端品牌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因此,信贷部门对于产品附加值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较高的企业可以适当增加授信规模,这部分企业应该是未来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服装PPI、CPI反向变化
受到原材料、人力成本等成本上涨的影响,服装产品的出厂价格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是,服装产品的消费价格在2007年却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这种CPI和PPI价格的反向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外贸增速减缓、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二是目前行业集中度较小,企业缺乏足够的定价权。三是目前行业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缺乏自主设计品牌服装。
不过,随着行业整合和产业优化的逐步深入,国内服装产品的附加值水平将会逐渐提高,一些大的品牌企业也会控制更多的市场资源,这些都有利于行业掌控自身的定价权。同时,在通涨的大环境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不可能不传导到下游服装产品价格上。因此,预计2008年服装产品价格将有所上涨,不过涨幅不会太大。同时,随着产业质量的不断提升,服装产品价格在市场的调节下会更加合理。
2007-2008年纺织服装行业PPI和CPI价格差异
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
(一)三费比重降低
从三费变化趋势上看,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变化趋势和销售收入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而财务费用的变化波动则要大于其它两类费用。2004年,服装行业的三费整体增速均明显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水平。不过2005年以来,随着服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服装行业三费增速变化
另外,从三费占到销售收入比重来看,自2004年以来总的趋势呈现下降态势。不过三费比重接近销售收入的9%,而产品利润率水平也不过只有4.36%,说明行业内企业未来在控制费用支出,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方面还要有所提高。信贷部门对于服装行业企业放贷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三费支出所表征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进行重点考察,有意识将贷款比例向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倾斜。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服装行业三费所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
(二)行业整机经济运行良好
2004~2007年服装行业财务指标
	2007年11月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	14.23	14.11	14.01	14.07		销售利润率(%)	4.36	4.55	4.30	4.02		资产报酬率(%)	8.36	8.36	7.73	6.71		偿债能力		负债率(%)	56.09	55.93	56.13	56.24		亏损面(%)	19.80	16.44	18.76	18.62		利息保障倍数(倍)	6.22	6.64	6.01	5.99		发展能力		应收账款增长率(%)	19.11	19.00	15.85	7.89		利润总额增长率(%)	26.36	29.25	33.51	17.94		资产增长率(%)	17.88	17.24	17.01	17.08		销售收入增长率(%)	23.73	22.83	26.59	21.53		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11.40	11.11	10.72	9.6

2008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2008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