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五册教案 ? ? 第一单元 第四、五周 10课时 第二单元 第六、七周 10课时 第三单元 第八、九周 10课时 第四单元 第九、十周 10课时 第五单元 第十、十一周 10课时 第六单元 第十一、十二周 10课时 第七单元 第十二周 5课时 第八单元 第十三、十四周 10课时 第九单元 第十四、十五周 10课时 第十单元 第十五、十六周 10课时 第十一单元 第十六、十七周 10课时 第十二单元 第十七、十八周 10课时 总复习 第十八、十九周 10课时 1爱什么颜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3、理解体会诗歌意境,4、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5、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6、 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交流资料,2、揭示课题。 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揭示并板书课题:《爱什么颜色》。 3、初读课文,4、整体感知。 1、 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2、 诗歌讲到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你喜欢吗? 5、 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 bì wèi liáo jiāng zhàn chéng wēi wǔ 碧绿 蔚蓝 辽阔 将来 战士 乘风破浪 威武 3、 认读以上词语。 4、 通过自学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用的是什么办法? 5、 还有哪些生字词你没有学会? 6、 集体讨论如何学习剩下的字。 6、 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1、 学习第一节诗歌。 1、 抽一学生范读第一节。 2、 思考:作者为什么爱碧绿的颜色? 3、 “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是什么意思?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 (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4、 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反复6、 朗读,7、 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 (对读、自读、互读、引读……) 8、 练习有感情地背诵本段。 2、 总结学习方法: 读--思--悟--想象--背 三、按照学习思路自学二、三节 7、 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节,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作者身为少先队员的自豪骄傲的情感。 第三节,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报复。) 8、 回读诗歌 1、 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2、 自由读、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小组赛读,4、 教师相机指5、 导。 6、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歌。 9、 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爱( )颜色, 因为-- ( ) 7、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8、 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板书设计: 爱什么颜色 碧绿--热爱大自然 火红--自豪、骄傲 蔚蓝--远大理想和报复 教学后记: 这首诗歌语句简练,结构相同,描绘的颜色绚丽多姿,学生比较喜欢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以不同形式的朗读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字。在读中学文,在读中悟情,效果较好。另外,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写诗歌,学生写出来的诗歌不仅形式合理,而且也能像作者一样借诗抒情,有一定内涵。如王丹丹同学写的: 我爱洁白的颜色, 因为-- 云朵是洁白的, 雪花是洁白的, 白衣战士们勇敢地和SARS病毒斗争, 他们的心灵也是洁白的。 2 金色草地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 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 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 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 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 绒毛 假装 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 合拢(lǒng) 手掌 有趣 三、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 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 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 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 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 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 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学生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 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 ,草地就 ;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4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三、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 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四、完成作业: 1、 熟记田字格中的字。 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 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 “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后记: 3 五彩池 教学要求: 1、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成因,感受五彩池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一、 板块教学构思: 模式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