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例 尺 的 意 义 一、教学内容: 《比例尺的意义》选自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二、教材分析: “比例尺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它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难点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分析: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外地学生占了一定比例,因此班级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而且地处农村,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都不是特别高,所以部分学生对于操作性、理解性比较强的课会感到困难,所以,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需要突破的地方是应用比例尺的意义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设想: 《比例尺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面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设计本课教案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利用学生熟悉的素材组织教学过程,并注意到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教师指出: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你知道这是把实际物体扩大还是缩小了呢? 引出课题:比例尺。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而且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在课堂上有的放矢。】 三、通过制图,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1、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你们愿意吗?谁来读一读这次活动的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小 小 设 计 师 活动要求: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这张白纸上,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长 ? ? ? 宽 ? ? ?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出平面图。)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汇报。、揭示比例尺的意义。、3米,画在图纸上的长是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认识比例尺特征。1︰6000000时,你想到了什么?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毫米。求这张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 3、选择。 (1)如果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小于1,那么这幅图所表示的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2)一张图纸的比例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哪个大?( ) A一样大 B实际距离大 C图上距离大 (3)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8米,宽64米,在练习本上画图,选( ) A B C 【评析:设计了基础练习,既巩固新知,又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乐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解答有关应用题。 画某校的平面图,图上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50米的距离,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5、现在帮助老师算一算买哪一套住房的面积比较大?为什么? 【】 ? 试画自己家庭的住宅平面图。 七、板书设计。 比 例 尺 的 意 义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比例尺 例1 100米=1000厘米 10︰10000=1︰1000 答: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0 九、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并能灵活地运用教用,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比例尺10.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