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下列是几种物质的结构模型,其中硬度最大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干冰 氯化钠 课堂练习 问题1:金刚石与石墨硬度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A 问题2:这四种物质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 金刚石 石 墨 活性炭、木炭 铅笔芯、润滑剂 芯片材料 导热性良好 玻璃刀 吸附性强 作电极 硬度大 导电性良好 质软、滑腻 除臭剂 2、请将下列物质性质、用途按示例连线。 3、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C.观察颜色 D.分别通入少量稀硫酸,振荡 4、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 B C 例题1:下图是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为了提高温度,图中酒精灯要 。 实验时,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 是: ; (1)停止加热时,小明若先取出导管, 此时空气会进入试管,使 。 若先撤酒精灯则 。 要加金属网罩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铜又被氧化 液体倒吸进试管使其炸裂 思考:为了提高温度,除了在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还可以换成什么仪器? 问题2:该反应需几分钟时间。最能说明这个反应已经完成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问题1:要防止红色物质被氧化,又要防止试管破裂,必须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的改进措施是什么? 把玻璃导管中间接一段胶皮管,胶皮管处夹弹簧夹 导管口不再冒气泡 例题2:明明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有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说明: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够反应。) ①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②在装药品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③请写出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法): 。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液漏斗 锥形瓶 检查装置气密性 问题1:首先将装置B与A连接,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问题2: 他们又将装置C与A连接,观察到C装置内有气泡,但是没有看见明显的浑浊现象。C装置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 H2CO3 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也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制二氧化碳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导致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因此石灰水不变浑浊 CO2 +Ca(OH)2 = CaCO3↓+ H2O 例题3: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若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来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 (填序号)。 (2)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 (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B ④ ③ ③ ⑧ (4)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试问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请说明理由。(通常状况下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 不能,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5)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H2C2O4=CO2↑+CO↑+H2O,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制气装置应选 装置。 B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不选用浓盐酸? 。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1)点然CO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用CO还原氧化铜粉末,应选装置 (填字母),其反应方程式为 。该装置还缺少 装置。 例题4:碳、一氧化碳、氢气都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金属铜,但实验装置不同。 A B C (2)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原因是: 。 检验一氧化碳纯度 B 尾气处理 CO+ CuO= Cu+ CO2 加热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思考:在碳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碳元素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如何变化的? C+2CuO = 2Cu +CO2 ↑ 高温 CO+ CuO= Cu+ CO2 加热 11、CaCO3 =CaO+CO2↑ 高温 升高 升高 降低 降低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C CO2 H2CO3 CO CaCO3 O2 点燃 O2点燃 C 高温 O2点燃或 CuO加热 Ca(OH)2 HCl 或高温 H2O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10) CuO高温 (11) 8、 H2CO3 = CO2 ↑ + H2O 4、2CO+O2=2CO2 点燃 7、CO2 + H2O = H2CO3 9、CO2 +Ca(OH)2 = CaCO3↓+ H2O 10、CaCO3+2HCl=CaCl2+H2O+CO2↑ 1、2C + O2 = 2CO 点燃 2、C + O2 = CO2 点燃 6、C + CO2 = 2CO 高温 3、C+2CuO = 2 Cu +CO2 ↑ 高温 5、CO+ CuO= Cu+ CO2 加热 11、CaCO3 =CaO+CO2↑ 高温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
第六单元复习.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