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 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 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4、浏览中国皮影网。 教时数 :2教时 时间:2003-2-17——2、21 授课人:湖塘中心小学 莫美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小朋友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至今未能扭转。 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马蒂斯他用剪刀造的植物世界,色彩鮮艷,造型、有趣,充感,使人感受到他生命充滿的精神。 本來馬蒂斯只用油彩,他了色紙。他先用色做出局,再。剪刀能剪出的案,、色彩明亮。 蒂斯真正剪是在年。有一次,身,只能做一些不吃力的工作,像素描或剪紙,才現剪紙比趣味性。蒂斯的剪紙看起,很多。色、橘色、色的、美人、,像是一首大自曲;同,也可以感的海洋。 他,在剪的,不知道要剪出什,只是完全信他的手,他剪出一,他得自己就成那。剪紙使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第二课 走近大自然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 教时数 :2教时 时间:2003-2-24—2-28 授课人:湖塘中心小学 莫美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 沙雕作品 二、讲授新课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 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 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这一 奇葩。 授课人:湖塘中心小学 莫美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怎样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你还可以把它变化吗? 集体交流,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二、讲授 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 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地毯的图片 图案的书籍 民间剪纸作品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准备用那一种设计方法来制作。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成组,互相交流设计构思。 三、布置作业 学生运用剪或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用旧画报、挂历、彩纸等材料来设计。 分组把设计好的“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收拾和整理教室环境卫生 五、讲评 六、小结 七、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教后小结: 这课学生设计的地毯五花八门,真是太好了,运用色块,线条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地毯图案,作业效果很好! 第四课 分蛋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点:1、是否能大胆想象,并描绘出新颖的蛋糕。 2、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蛋糕的范画、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时数 :2教时 时间:2003-3-7 授课人:湖塘中心小学 莫美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会来帮你过生日,那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和吃过什么样造型的蛋糕呢? 三、讲授新课 心型的、圆形的,三角形的…… 那么你觉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形状的蛋糕呢?它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你吃蛋糕时,带着怎样的心情?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范画,介绍蛋糕的种类和作用。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请你来为他们设计一块蛋糕,你想怎样来设计?蛋糕上可以画些什么? (小动物、花、还可以写上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 四、布置作业 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可以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形状可以你自己来设计。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切蛋糕比赛 将自己设计的蛋糕分给小组的成员,要求每人分到一块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利用切开的蛋糕重新排列画面,形成新的构图形式。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生日的小主人,可别性急,要吃蛋糕时,先得考考你,大胆切开它,还能变个啥? 六、讲评 七、小结 八、课后拓展 启发学生利用废旧纸盒设计制作立体的蛋糕。 教学随感 分蛋糕这个情节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感而发,大都设计的很好,只是在构图和表现上还应继续指导,画出蛋糕的高度。 第十二课 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点:1、是否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小学美术第02册教案(人美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