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起讫时间 月 日~ 月 日 使用课时 ? 累计使用课时 ?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复习内容主要是第三册学习的乘、除法的有关概念,乘、除法计算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两步式题,以及学过的一些应用题。
计算的复习,突出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式题的顺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为本学期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混合运算进一步打好基础。教材在安排口算和笔算时,突出了运算顺序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明确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式题的顺序。
重视乘、除法含义和应用题的复习,让学生掌握好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数量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以利于进一步学好应用题。通过学生口头编题,沟通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应用题。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寒假小朋友对上学期学的一些内容有些遗忘,教师要分析班级里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从实际出发组织复习。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要重点复习,成绩差的要重点辅导,对遗忘的知识要作适当补缺。 教 学 要 求 1、?
2、?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更加明确学过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为本学期学习有关知识打好基础。
3、? ?
课题一:乘、除法及两步计算式题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期初复习第1~8题。
1、?
2、?
3、?
4、?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乘、除法的有关知识
1、?
(1)小朋友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指名背乘法口诀)
2)请小朋友一起背一遍。
3)抽背。
4)对口令。
5)出示口诀表,让学生说出得数相同的几句口诀。
2、?
请小朋友看第2题,根据题目说出算式和得数。
9×5或5×9?为什么用除法算?
3、?
请大家算第1页的第3题。第一个表里是要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第二个表呢?学生做在书上,集体校对。
1、4题。(用小黑板出示)
1)??????
(2)??????
(3)??????
2、5题。
1)?????? 5题后两组题,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道题先算什么?下面一道题呢?
2)??????
(3)??????
四、复习长度单位极其进率
1、
(1)??????
(2)?????? 1米是多少厘米?师完成板书:
10 10
分米 厘米
100
3)?????? 6题。问:70分米为什么等于7米?
2、7题。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教材第1页第5题第一组题,第2页第8题。
课题二:应用题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期初复习第9~13题。
让学生进一步地方认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加深理解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第12、13题里编出的各道应用题。
一、???????????? 揭示课题
二、???????????? 整理归纳,巩固解题方法
1、出示乘、除法应用题组,让学生解答、比较。
1)?????? 3个金鱼缸,每个缸里有5条金鱼,一共有几条?
2)?????? 15条金鱼,每5条养在一个金鱼缸里,要几个金鱼缸?
3)?????? 15条金鱼,平均样养在3个缸里,每缸养几条?
师小结。
2、完成第9~11题。
1)?????? 3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9题为什么用乘法算?第10题是怎样想的?第11题为什么也用除法?得数6和余数2表示什么意思?
3、12题。
1)??????
(2)??????
三、???????????? 口头编题、沟通联系
1、请小朋友先看第13题里的图,然后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
2、谁来编乘法应用题?为什么这是乘法应用题?
1题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除法应用题?
2和第3题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五、作业:黑板上编出的三道应用题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教学随笔: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起讫时间 ?
月 日— 月 日 ?
使用课时 ?
累计使用课时 ?
教 材 分 析
? 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这种关系验算加法计算和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这种关系验算减法计算和求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教学实验表明,提早教学这部分知识,有利于议程思想的孕伏。所以,本套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册万以内加、减法的后面进行教学。全单元教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二是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通过单元复习,把加减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综合在一起,成为比较完整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通过复习,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加深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提高检验加、减法运算结果的能力,而且为以后学习解简易方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会利用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验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3、使学生初步认识未知数,知道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表示。
4、使学生会利用加法、减法算式中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加法、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课题一:复习万以内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二、???????????? 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
1、?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 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 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 2题,时间:3分钟。
三、???????????? 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1)口答。
根据238 + 482 = 720 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 – 230 = 300 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 3题。
四、???????????? 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教后随笔:
课题二:复习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和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页复习第5 – 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原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二、???????????? 笔算加减法复习
1、完成复习第5题。
(1)?????? 学生笔算。
(2)??????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之处,总结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法则。
2、分组完成复习第6题。
(1)?????? 学生分组练习。
(2)?????? 分别说说笔算加减法验算的根据。
三、???????????? 混合运算复习。
1、完成复习第8题,只口答运算顺序,不计算。
2、学生小结混合两步式题的计算顺序。
四、???????????? 课堂作业
复习第7、8题。
教后随笔:
课题三:千克、克、时、分、秒和直角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 – 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2、?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
(1)?????? 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 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
(1)?????? 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 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 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
2、? 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
(1)?????? 说说画角的步骤。
(2)?????? 画一个角。
(3)?????? 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 12题。
小学数学第04册教案(苏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