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数学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273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3 09:41:30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数学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介绍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
第  五  册
课题一: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数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图;学生准备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教师每题读一遍,学生写得数,集体订正。)
6×4 9×3 5×3 9×7 7×3 
8×5 7×5 4×8 6×8 2×9 
2.指名回答问题。
(1)6个十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2个十是多少? 
(2)8个百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3.先读数,再回答问题。
(1)4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十?
(2)8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
(3)12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
二、新课
1.教学例1。
先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捆(每捆10根),摆3堆。在学生摆的同时,教师也在黑板上摆出来。然后提问:
“每堆有多少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和乘法)
“用加法怎样计算?”(20+20+20=60)
“用乘法怎样计算?”(20×3)“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个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想:每捆是10根,3个2捆是6捆,也就是3个20是60,所以20×3=60。
教师可以结合叙述,在算式下面对照写出想的过程,如:
接着请两个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然后教学乘法的另一种读法。
教师告诉学生乘法的读法除了已经学过的一种外,还有一种,即20×3还可以读作“3乘20”。
齐读两遍。
2.做第1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教师先出示题目让叙述用两种读法读出3个乘法算式。可以先让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做示范,然后把每个算式齐读两遍。接着再让学生口算这3道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20×4,订正时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再分别做200×4和2000×3。做200×4时,可提醒学生:你能不能按照刚才学的方法想出怎样算?如果学生有困难,还可以启发他们想:200是几个百?2个百乘以4是几个百?必要时在200下面注明“2个百”。使学生明确:2个百乘以4是8个百,也就是800,所以200×4=800。 最后让学生做2000×3。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让学生一栏一栏地做。在学生独立做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订正时,指名说一说左边两栏的计算过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让学生在读乘法算式时用新学的读法读。
3.教学例2。
教师分步出示例2的图。先出第一组图。问:“这幅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带着学生数出是300个。再出第二组图。问:“这组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00个)“现在有几个300了?”(2个300)类似地,出示第三、第四组图。最后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出乘法算式?”(300×4)“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读?”(4乘300)“你能根据前面的计算方法,想出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吗?”可以让学生讨论。
可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的思考过程再整理一下。
3.做第2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请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第2题,让学生一栏一栏地做,然后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简要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一位数乘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的口算方法。在计算时,我们一般把几十、几十、几千分别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用一位数去乘。
三、巩固练习
1.第2页“做一做”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第2页“做一做”第4题。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计算,你发现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在计算上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被乘数、乘数、积在数的组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利用这些特点怎样使计算简便?”使学生直观看到:这样都是可以看作将被乘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结果后面补上相同个数的0。对学生的语言叙述不必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基本正确地表达其思想即可。
四、小结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如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的另一种读法。)
“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想?”“有什么简便算法?”
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五、作业
练习一的第1、2题。
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乘几百几十(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乘几百几十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例3的正方体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回答下列问题。 
(1)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1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 
(4)240里面有几个十? 
(5)120里面有几个十? 
在指名时,可有意识地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 
2.口算下面各题。 
10×5+6= 20×3+9= 300×2+60=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先出示12个正方体(或图),把其中的10个连在一起,剩下的2个正方体与10个正方体中间稍空开些,让学生看清是多少个。(教师边出示正方体,边提醒学生注意有多少个正方体。)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摆出(或贴出)第2行。同时问:“又摆了几个正方体?”“摆了几行?”最后摆出第3行,并问:“每行有多少个正方体?”“一共摆了几行?”“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12×3”后,教师在图下面板书:12×3。然后,问学生是怎样想的,并让学生用两种读法读一读算式。 
接着问:“你们会计算12×3吗?”并说明: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新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想一想12×3应该得多少。如果有学生用加法算出得数,应肯定结果的正确,并让学生继续想用乘法解决办法。 
启发学生看出左边是3个10,就是30;右边是3个2,就是6;30加6得36。对照图,使学生看到: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3个10就是10×3=30,3个2就是3×2=6,它们的和是30+6=36。教师边讲解边在图上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如: 
2.做例3后面的“做一做”。 
“要求4个12是多少,该怎样想?” 
“1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个12可以看作几个十和几个2的和?” 
“那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4得多少?” 
再让学生独立解答23×2和32×3。做题前提醒学生按照新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如果一时想不清楚,可以分步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巡视的掌握情况。订正时,针对班里巡视的具体情况,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教学例4。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明确:120是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所以3个120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先要用3个别乘100和20,再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 
如果有的学生想出把120看作12个十,先用12×3,再在乘得的积后面补0,应给予鼓励。 
4.做例4后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个别辅导。订正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想:“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把120还可以看作什么?”(12个十)“12个十和4相乘得多少?”(48个十)“48个十是多少?”(480)对于能想出别的算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140×2和230×3用别的算法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个别辅导。订正时,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要特别注意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让错误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错了,以提醒其他同学。 
2.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为什么要用乘法算。 
四、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样的乘法?” 
“在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今天学的乘法与上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表达的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五 、作业 
练习一第5题。 
2.笔算乘法
课题一: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的例1和例2,第6页上的“做一做”,第7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和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写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笔算算理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看卡片口算。
3×2 2×4 20×4 13×3
300×2 20×4 6+30 23×2
2.板演(与口算同步)。
4 3 7
× 2 × 5 × 6
二、导入新课,出示例1
问:12×3,积是多少?口算时怎样想?
板书:(根据学生的口答进行。)
10×
小学数学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数学第05册教案(人教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