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贾伍有 赵如清 王利生 王自然 武建新 孟荣 欧立恒 孙志勇 戴志强??来源:??时间:2008-8-30 15:28:34??阅读:392次 ? 近来年,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的提高,引入品种的增多,各种疾病也日趋增多,许多传统的疫病在流行趋势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农户养殖过程中,鸡新城疫仍是威胁养殖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但目前的新城疫发病不表现急性暴发型造成毁灭性群体死亡,多数呈非典型缓发性经过,发病后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按照传统的经验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将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介绍,供养鸡户参考。 1?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 在商品化养鸡场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由于气温突变,发病相对增多。本病的发生无品种差异,种鸡、商品鸡都有发生,产蛋鸡多在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发病。该病初发时无群体性,呈散发性。病程表现进行性缓发过程,除陆续波及同伴鸡群外,并向相邻其它鸡舍蔓延。同群鸡流行可持续10~15天,死亡率可达5%~30%不等。如诊断不及时诱发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 2?临床症状 非典型新城疫在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气管啰音明显,伴有甩鼻、咳嗽、呼吸困难现象(许多养殖户认为是呼吸道疾病,如传支、传喉、传鼻、霉形体、气囊炎、粘膜型鸡痘等,应用一些抗菌药物,症状有所缓和,但药物停止使用,症状又表现出来)。随着呼吸道症状之后,表现为下痢,拉黄白色、黄绿色稀粪,粪中有时带有泡沫或少量血液。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神经症状,如扭头,翅、腿麻痹,转圈,倒退等。开产鸡产蛋率下降10%~40%不等,薄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突然增多,15~20天后开始缓慢回升,经2~3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3?特征性病理变化 剖检时可见气管粘液增多,粘膜增厚,气囊混浊(少数鸡气囊增厚,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泄殖腔点状或条纹状出血。 非典型新城疫不表现腺胃乳头出血和纤维素性坏死肠炎等典型病变,而是腺胃乳头发生水肿、溃疡,十二指肠或者空肠的一段或多段处肠粘膜局部脱落,肠壁明显变薄并被胆汁染成杏黄色,伸展时手感有韧性,严重时肠粘膜、粘膜下层甚至肌层全部脱落,局部只剩浆膜,外观透明,呈充气肠衣样(排出脱落的肠粘膜,颜色呈肉红色,血便,许多养殖户误认为是球虫病)。 4?非典型新城疫免疫程序 在进行新城疫免疫之前,应根据雏鸡母源抗体(成鸡抗体)水平的高低、免疫的时间、疫苗的种类、免疫的方法、免疫的次数和疫苗剂量等制订免疫程序。 4.1?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要求 理想的要求是雏鸡的母源抗体为零或者接近零(5倍以下)时免疫,这样会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一般三日龄开始升高,5~7日龄达到最高峰,9日龄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4.5天,7~9日龄正是雏鸡母源抗体高峰期,若此时首免母抗有抑制弱毒活苗的繁殖和中和抗体的作用,而影响免疫效果。 4.2?免疫时间 雏鸡母源抗体的下降速度有一定规律,每隔4~5天抗体效价下降一倍,可根据对雏鸡母源抗体的测定结果订出免疫时间。成鸡可每月进行一次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而决定免疫的时间。 4.3?疫苗的种类 新城疫疫苗可分为油佐剂死苗和活毒苗两大类。油佐剂死苗不含有活毒,对鸡安全,免疫效果好,能使种鸡保持较高的抗体效价,并且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便于确定免疫时间。活毒苗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中等毒力的疫苗,如系疫苗,毒力较强,对雏鸡不安全,用于2月龄以上的中鸡和成鸡,免疫效果好,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另一类为弱毒疫苗,毒力弱,对雏鸡安全,但免疫效果不如中等毒力的疫苗。 4.4?免疫方法 滴鼻免疫:疫苗稀释后滴入雏鸡的一侧或两侧鼻孔内,这是用于雏鸡的一种免疫方法,成鸡不用。 滴眼免疫:疫苗稀释后滴入雏鸡的眼内,这也是用于雏鸡的一种免疫方法,免疫效果较滴鼻免疫好些,成鸡不用。 注射免疫:疫苗稀释后对鸡皮下或肌肉注射都可以,不同日龄的鸡都可以用这方法免疫,免疫效果好而确实。 饮水免疫:疫苗稀释于水中,令鸡自由饮用,鸡通过饮水而使疫苗进入体内。饮水免疫所用水要清洁,不能含有杀菌物质,在水内加5%脱脂乳,可对疫苗起一种保护作用。饮水槽要洗刷干净,不含有铁锈、粪便、饲料和其他杂质,并且数量要保证全部的鸡可同时喝水,如水槽不足,则因抢水造成鸡只的挤压死亡,或者是喝不到水(或量不够)。饮水之前,鸡要停水4h以上,放进疫苗水之后,鸡才能去抢水喝,若不停水,有些鸡可能不去喝疫苗水。饮水的时间以0.5~1h 为宜,加入水中的疫苗量0.1~0.2%,在0.5~1h 内,要保证鸡有足够的疫苗水喝。不同日龄的鸡都可用此法免疫。 气雾免疫:疫苗需要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也可在蒸馏水中加入5%的甘油。气雾免疫时要关闭门窗,停止排换气,免疫后20min,再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气雾免疫适合大鸡群的免疫。 4.5?免疫次数 雏鸡的免疫次数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母源抗体是否均一或参差不齐有所不同,母源抗体均一时,则免疫次数少些,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时次数多些。有人认为免疫次数越多越好,不考虑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短期内盲目重复使用疫苗。一方面除抗原中和抗体外,另一方面由于抗原的频繁刺激,使机体应答反应疲劳,形成免疫抑制,达不到免疫效果。 4.6?疫苗剂量 科学的应用疫苗,不仅可避免疫苗的浪费,而且能达到预期效果。如超剂量应用疫苗,除造成疫苗的浪费外,极易造成免疫麻痹。有人认为疫苗剂量越大,免疫效果越好,因而盲目加大剂量,一方面会造成免疫麻痹,降低或丧失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功能,另一方面,超量使用疫苗甚至会造成鸡群发病。 5?防治措施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我们对商品代肉鸡采取1~3日龄新城疫(系)滴鼻、滴眼同时应用新城疫灭活苗,每只鸡0.25ml颈皮下注射,可保护到45~60天出栏。对商品代蛋鸡或种鸡采用三次免疫法,第一次:10~12日龄新城疫(系)滴鼻、滴眼,同时灭活苗半个剂量(动员抗体生成);第二次:60~65日龄新城疫(系)饮水,同时灭活苗半个剂量(使免疫力加强);第三次:110~120日龄新城疫(系)饮水,同时应用灭活苗(引起免疫回忆反应)。产蛋期定期对鸡群进行HI抗体监测,同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