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 第一节 主要蔬菜病害 一、猝倒病 该病为蔬菜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莴苣、芹菜、甘蓝和洋葱等蔬菜幼苗。各地都有发生,严重时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延误农时,影响蔬菜生产。 (一)危害症状 该病为苗期病害,常见症状有烂种、死苗、猝倒。烂种是播后苗前即遭受病菌侵染,导致种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胚轴及子叶已抽生,但在出土前后即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后,被病菌侵染,在幼苗茎基部呈现黄褐色水浸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渐缢缩成线状,幼苗地上部倒地死亡。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 (二)发病规律 由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的真菌病害。该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里、特别是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里可长期存活。此病菌在15-16℃时繁殖较快,30℃以上受抑制。当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易发生猝倒病。若苗期遇连阴雨天,光照不良,幼苗瘦弱,发病重。苗床因漫水灌溉、放风不当等原因造成苗床闷湿也可诱发病害。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粘重土壤等田块,也容易发病。 (三)综合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荐的抗病性强的蔬菜品种。(2)苗床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无病源菌的田块做苗床。播种前苗床应充分翻晒,并施足腐熟有机肥。大力推广应用营养钵或穴盘基质育苗。(3)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兑细营养土4-5千克拌匀后堆闷24小时备用,播种前将1/3药土均匀的撒于苗床土表,播种后将余下的2/3药土均匀的撒盖在种子上再覆盖营养土。(4)加强苗床管理:苗床要加强通风透光,保持适宜温湿度,及时通风排湿,促进幼苗健壮生长。苗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利于提高幼苗抗病能力。(5)药剂防治:出苗后及时喷药:可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75%百菌清克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 二、立枯病 该病是蔬菜苗床上常见的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多危害中后期幼苗,严重时可成片死苗,延误农时,影响蔬菜生产。该病除危害茄科蔬菜外,还可侵染危害黄瓜、菜豆、莴苣、甘蓝、小白菜等蔬菜。 (一)危害症状 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尤以幼苗中后期发病为多。病苗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焉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展后绕茎一周,后溢缩,茎叶萎垂枯死,不呈猝倒状。病部有淡褐色蛛丝网状霉,但不明显。 (二)发病规律 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其腐生性较强,一般在土壤中可成活2-3年,条件适宜时,菌丝可直接侵入寄主体内为害,通过水流及田间农事活动等传播。病菌在12-30℃都可生长繁殖,但以17-28℃为最适宜。因此,高温高湿或气温忽高忽低,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三)综合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2)苗床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无病源菌的田块做苗床。播种前苗床应充分翻晒,并施足腐熟有机肥。大力推广应用营养钵或穴盘基质育苗。(3)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兑细营养土4-5千克拌匀后堆闷24小时备用,播种前将1/3药土均匀的撒于苗床土表,播种后将余下的2/3药土均匀的撒盖在种子上再覆盖营养土。(4)加强苗床管理: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排湿,防止高温高湿条件出现,注意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苗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抗病性。(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5%井风霉素1 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若猝倒病、立枯病并发,可喷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喷淋2—3千克药液,视病情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三、瓜类蔬菜霜霉病 俗称跑马干,是瓜类蔬菜栽培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病特点是来势猛,发病快,常给菜农带来严重损失。此病仅危害黄瓜、甜瓜、南瓜、冬瓜、丝瓜、苦瓜等瓜类蔬菜。 (一)危害症状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子叶发病,叶面出现褪绿黄化,形成不规则的枯黄病斑,严重时子叶枯死。真叶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沿叶片边缘出现许多水渍壮小斑点,并很快发展成黄绿色至黄色的大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上形成紫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缘向上卷曲,呈黄褐色干枯。温湿度适宜时,发病速度很快,很容易造成整个棚室的瓜类蔬菜叶片枯黄。 (二)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所致的一种气传真菌病害。在南方四季种植瓜类地区,霜霉病可终年发生危害,随着淮北地区保护地蔬菜的迅速发展,该病菌可以在温室、大棚和露地瓜类蔬菜上交替寄生危害,病源常年不断。而且每年春季南方病区产生的大量孢子囊,随季风北移,也增加了北方地区的病源。病菌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气温16-20℃,叶面结露或有水膜是霜霉病侵染的必要条件。气温20-26℃,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是霜霉病菌生长的最适条件。因此,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加上多雾、有露、阴雨及田间湿度大时易引发病害流行。 (三)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定植时选用无病壮苗,高垄地膜栽培。灌溉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生育前期切忌大水漫灌,要小水勤灌,灌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灌后及时排湿,要避免阴雨天灌水。结合灌水要适时追施肥料,促进生长。(3)高温闷棚杀菌:一般在中午密闭温室、大棚两小时左右,使植株上部温度达到44-46℃,可杀死棚内的霜霉菌,每隔7天进行1次。(4)生态防治:晴天上午尽快使棚室内温度升到25-30℃,最高不超过33℃,湿度降到75%以下,开始通风,放风口逐渐加大,下午温度降到22-25℃,湿度降到70%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12-16℃,湿度控制在83%以下,叶面不结露。可有效地控制霜霉病的发生。(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视病情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大棚或温室在发病初期,也可每667平方米棚室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在4-5个点,点燃闷棚,傍晚施烟密闭棚室熏烟一夜,翌晨通风,隔7天熏烟一次,连续3次。也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或10%防霉灵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药1千克,每10 天一次。 四、瓜类蔬菜枯萎病 近年来由于露地和保护地瓜类蔬菜连茬栽培,此病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危害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以温室和大棚瓜类蔬菜受害最严重,常引起全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此病主要危害黄瓜、西瓜、甜瓜、冬瓜等瓜类蔬菜。南瓜比较抗病。 (一)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子叶萎蔫,其茎基部和根部变褐,根毛消失,生长停滞,严重的猝倒枯死。成株开花结果
淮北地区主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