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回交育种.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38.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1:53:39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回交育种.doc介绍

第七章 回交育种 一 回交育种的意义 1 回交育种(backcross breeding method) :                   在两个亲本杂交的基础上,将其杂交后    代再与亲本之一进行连续多次的杂交的育种    方法。    A:轮回亲本,即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或受体亲本 B:非轮回亲本,即只有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或       供体亲本 2 回交育种的意义 (1)改良个别性状时特别有效      当优良品种感染某种病害时,可将抗病品种作为非轮回亲本,以原品种做轮回亲本,将抗病基因导入原品种中,育成抗病且具有原品种全部优良性能的新品种。  例如:农大183与伊利亚杂交,再与农大183       回交,育出农大155、农大166等。 (2)杂种优势利用中,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转育 (3) 用于远缘杂交,解决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       过长等问题。 例: 草棉与陆地棉杂交,用陆地棉的花粉回        交可提高杂种的结实率。  (4) 打破基因连锁,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例:棉花的有利产量基因与不利的纤维强度基     因连锁。以岱字棉16号为轮回亲本,     FAT263-20为非轮回亲本,进行回交。 (5) 选育近等基因系和多系品种     为了研究不同性状基因对某种作物经济性状的影响,用回交法将不同基因分别转育给同一轮回亲本,培育出具有个别不同性状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以便在同一遗传背景下,较正确地鉴定不同基因对经济性状的影响。(如:小麦矮秆近等基因系Rht1、Rht2、Rht3)        如:抗病的多系品种,选择一个综合性状好的品种为轮回亲本同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非轮回亲本回交。育成以A品种为遗传背景但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近似品系,然后根据需要混合其中若干品系组成多系品种用于生产。  二  回交的遗传效应 一对基因自交和回交群体内aa型个体的比率(%)       在回交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是(1-1/2r)n (n为杂种的杂合基因对数,r为回交的次数)。这点和自交群体是一致的。          回交和自交后代群体中纯合基因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在自交后代,纯合体中 AA 和 aa 基因型各占一半,而回交后代的全部纯合体均属于与轮回亲本相同的AA基因型。就一种纯合基因型来说,回交比自交达到纯合的频率快,控制某种基因型比率的效果要好。       三 回交育种方法要点 1 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选择      轮回亲本是接受改良的对象,要求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有丰产潜力。应选用在当地栽培时间长,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或最有希望推广的优良品种。      非轮回亲本必须具有改进轮回亲本缺点所必需的基因,其他性状也不能有严重的缺陷。 2 回交后代的选择  (1)质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a 当被转移的目标性状为显性时      转移单显性基因回交育种示意图   b 当被转移的目标性状为隐性时          同时进行回交和自交                    轮回亲本               非轮回亲本   P       甲 aabbCC     ×     AABBcc 乙  (二)数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的数目:           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增加时,回交后代出现目标性状基因型的比例势必降低。所以数量性状转育的第一个问题是回交后代必须有相当大的群体。进行数量性状基因的转育,尤其要注意非轮回亲本的选择。尽可能选择目标性状比预期要求更好和更高的材料。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回交育种的结果。   环境条件对目标性状基因表现的影响         回交能否成功决定于每一世代对基因型的准确鉴定。当环境条件对性状的表现有重大影响时,鉴定便比较困难。在这样情况下,最好每回交一次,接着就进行自交一次,并在BC1F2群体进行选择。因为要转育的目标性状基因有的已处于纯合状态,比完全呈杂合状态的BC1F1个体更容易鉴别。   3  回交的次数  (1) 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      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在不存在基因连锁的情况下,如果双亲间有n对基因差异,则回交t次以后,从轮回亲本导入基因的纯合体比率可按公式(1-1/2t)n计算出来。           根据育种目标及亲本性状差异的大小,通常进行4—5次回交,即可恢复轮回亲本的大部分优良性状。   (2) 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和不利性状连锁       的程度:       除去不利基因的速度,由目标性状基因和不利基因之间的重组值来决定。       重组类型机率为 1-(1-C)t      (C:重组率;t:回交次数)  不同重组率下经不同次数的回交后出现重组类型的频率(%) (3) 严格选择有助于轮回亲本性状的迅速恢复,可以减少回交次数。      如果早期世代在回交群体中,除必须选择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外,针对轮回亲本的性状也严格进行选择,这样做对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有利,相应地可以减少回交的次数。  4  回交中所需要的植株数                                        log(1- a)                        m ≥       log(1-p)             m代表所需的植株数,p代表在杂种群体中合乎需要的基因型的期望比率,α代表机率平准。   四  回交法的运用 1 逐步回交法              即在同一回交方案中同时转移几个目标性状基因。 (1)选择几个分别具有不同目标性状基因的供体亲本,这几个亲本的基因应该都是独立遗传的。 (2)以一个供体亲本进行性状转移,获得一个性状得到改良的材料。 (3)再以此为轮回亲本,进行第二个性状的转移,如此反复进行。  2 双回交法  (1)若某性状的多基因分散在A和B两个品种内时,先将A和B杂交,并用其F1分别同轮回亲本A和B进行回交。  (2)从每次回交后代群体中,选取具有轮回亲本优良性状的个体再进行回交数次。  (3)最后一次回交后进行自交,育成两个品系,一个具有B品种优良性状的A品系,一个具有A品种优良性状的B品系。  (4)将A和B两个品系杂交,再自交,就会育成优于双亲的改良品种。  3 聚合回交法          在几个不同的回交方案中分别地转移不     同基因,最后通过杂交将它们组合于同一个体中。        优点:在保持轮回亲本丰产性、适应性的基             础上,同步改良抗病性、品质和丰产性。                       聚合回交育种方法示意图 五 回交育种法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1 应用价值: 既可保持轮回亲本的基本性状,又增加了非轮回亲本的特定目标性状。 育种群体比杂交育种群体小,在回交育种过程中,主要是针对被转移的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因此可以利用温室、异地或异季加代来缩短育种年限。 有利于打破目标基因与不利基因间的连锁,增加基因重组的频率,提高优良重组类型出现的机率。 用回交法育成的品种形态上与轮回亲本大体相似,品种在进行推广时容易为农民所接受。 2 局限性 如果轮回亲本选择不恰当,则回交改良的品种往往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即使可以采用逐步回交法,但延长了育种年限。 每一
回交育种.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回交育种.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