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成熟醪的粗馏与精馏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工艺一、发酵成熟醪的化学组成与杂质分类 二、酒精蒸馏的基本原理三、酒精精馏的基本原理四、酒精蒸馏的工艺流程五、新型蒸馏塔的介绍 一、发酵成熟醪的化学组成与杂质分类 发酵成熟醪的化学组成是随原料的种类,加工方法,菌种性能而变化的。例如:在甘薯和马铃薯中含果胶质较多,因而成熟醪中甲醇含量就较多,为乙醇含量的2%左右;而在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的发酵成熟醪中,甲醇含量往往高达酒精含量的8%左右。在谷物原料的发酵成熟醪中,由于原料含蛋白质较多,所以杂醇油的含量就高一些。用糖蜜制酒精由于通风的影响,乙醛含量较高。 发酵成熟醪中的不挥发性杂质容易和酒精分离,在醪塔的底部排出,称之为废糟或酒糟,其中干物质的含量,随原料与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一殷为5-7%。 从醪塔出来的酒精,由于含有许多挥发性杂质,故称为粗酒精。挥发性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与原料、加工方法有密切关系。在各种来源的粗酒精中,发现的挥发性杂质已超过50多种。按其化学性质可将它们大致归纳为四大类:醇类、醛类、酯类和酸类。此外还有一些微量的含硫物质和不饱和化合物等。由于这些杂质具有挥发性,因此容易进入成品酒精中,影响酒精的质量。酒精蒸馏的任务之一“”,就是指分离挥发性杂质而言的。 二、酒精蒸馏的基本原理 蒸馏过程之所以能将成熟醪中所含的酒精完全分离出,并得到高浓度的酒精,基本原因为:成熟醪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挥发性不同的物质组成混合溶液,将它加热至沸腾,这时液相组分与气相组分往往不同,气相比液相含有较多的易挥发组分,剩下的液相就含有较多难挥发组分。如加热酒精-水溶液至沸腾时,蒸汽中酒精含量就较溶液中的高。在常压下测得的结果见表l--46。 (沸点低)的组分,在汽相中的含量,总是比液相中高。反之蒸汽压低(沸点高)的组分,在液相中含量,总是比汽相中高。按表1-46所示,经过多次反复汽化与冷凝,即可将混合溶液分成两组纯组分。 1--46数据可知,酒精与水的混会液加热沸腾时, A%表示蒸汽中的酒精含量,而它在溶液中的含量以Q表示,则A/Q=K,这称为挥发系数。表示乙醇在该溶液中的挥发性能强弱。当溶液中乙醇浓度越低,则其比值即挥发系数K越大。反之,则K越小。直至K为1时,即溶液中酒精浓度与蒸汽中酒精浓度相等。 K=1时,其混合液与蒸汽中所含酒精浓度均为95.57%(重量)或97.60%(容量),此时的沸点为78.15℃,这沸点较纯酒精沸点78.3℃,水的沸点100℃都低,故蒸馏到这浓度时,蒸汽中的酒精含量就不会再增加了。这沸点称之为最低恒沸点,该组分的混合物称恒沸混合物。酒精蒸馏设备虽然设计得很科学,然而在常压下,还是得不到无水酒精的。 l--47为在不同气压下,酒精和水恒沸混合物的组成。1-47中指出,在常压下酒持与水的恒沸点为78.15℃,恒沸混合物中酒精含量为95.57%(重量),而当压力为70毫米汞柱时,沸点为27.96℃,恒沸点已不再存在。这也就是真空蒸馏,运用减压下越过共沸点而能得到无水乙醇的原理。 根据表1-46所列的数据,可制出如图l-34,图1-35的曲线。 1-35曲线中可以看出,在常压下,酒精-20%(重量)酒精-87℃,它所产生的蒸汽中酒精含量则为65%(重量)。另外还可看出,当酒精-95.57%(重量)时,它所产生的蒸汽中的酒精含量与液相中的酒精含量相同。就是酒精- (一)简单蒸馏设备 -水溶液加热沸腾时,蒸汽中酒精含量较溶液中浓度增高这一原理,古代劳动人民设计了酒的蒸馏设备。如图l-36所示。用蒸汽加热含有酒精的醪液,当达到该酒精水溶液的沸点时,它们便沸腾汽化,蒸汽中的酒精含量便高于醪液,亦即醪液减少较多的酒精和较少的水分,若将酒汽冷凝而收集,则可得到较高浓度酒精的水溶液,当然醪液中其它挥发性物质亦混杂在其中。 (二)蒸馏塔的工作原理 1-46,酒精水溶液加热至沸腾时,蒸汽中的酒精含量较溶液中含量高,以及根据表1-48,酒精水溶液的酒精含量愈高,其汽化或升高温度所需的热量越少,沸点也越低,这两个规律,要得到高浓度酒精,就有人设想出一种多次汽化与冷凝的特别的蒸馏设备,以“”蒸馏得到高浓度的酒精。 图1-37是一设想的蒸馏设备,以若干个简单蒸馏器为单元,以回流管连接起来。 A、B、C、D等连接,每个锅底部都有相应加热用的多孔蛇管a、b、c、d等,除a蛇管与热源(如水蒸汽)连接外,其余如b、c、d等则与前一个蒸馏锅之蒸汽导出口相接,并于每锅之底装置O、P、Q、R、S等回流管。除A锅之O管可排液体至外部外,其余如P、Q、R、s等则导液体至前一个蒸馏锅。 A锅中装入已达沸点95℃的5%酒精溶液;B锅中装入已达沸点83.5℃的36%酒精溶液;C锅中装入已达沸点79.9℃的73%酒精溶液。然后以100℃的水蒸汽通入蛇管a,此时A锅中的温度只有的95℃,所以导入的100℃水蒸汽遂即凝结成水、并释出热量,适可汽化A锅中的酒精溶液为汽体,此汽体中的酒精浓度则为36%(汽液平衡状态下),此汽体又导入b蛇管,而B锅中温度低于A锅,故36%的酒精汽体又凝结为液体,所放出的热量则又汽化其液体,而成为73%的酒精蒸汽,如此逐级推进。锅中的酒精溶液由于所含酒精的汽化,酒精含量较原来减低,溶液沸点随之升高,最后必然与前一锅温度相同,此时前一锅导来的汽体己不能再凝结,亦无热量释出以汽化锅中液体。换而言之,汽体中的酒精量不能增多,该组设备便失去蒸馏效能。故各锅中酒精含量必须保持一定的差额,亦即各锅中的温度必须保持一定的差数,故于锅底设O、P、Q、R、S等回流管,导引后锅酒精溶液回流至前锅,以调节其酒精浓度。至于释出的热量,由表l-48可知水的汽化潜热为539.4卡/克,高于纯酒精的214.5卡/克,若设备没有热损失,则仅往A锅通入水蒸汽,此蒸汽热量能逐级推进至最后一锅,己足够蒸馏成高浓度酒精,无须另加热量,这是热能很经济的蒸馏方法,但所需设备过多,并不实用。 l-38的蒸馏塔,以供蒸馏酒精,这就是今日筛板塔的雏形。因为它要求操作的技术很高,以后逐渐为泡罩塔所代替。 (三)回流问题 由于有大量回流液入塔,才能使塔中各层塔板浓度、温度稳定,回流液数量对成品产量并无多大影响,成品数量主要决定于进料量。回流装置如图1-39所示。 回流比:R=QR(回流量)/P(产品量) (但是回流比大了,塔径也要相应增大),塔的设备费用就可能小些。但是回流比过大,消耗的加热蒸汽量与冷却水也随之增加,生产费用就增高。相反,如回流比小,回流入塔中的酒精量小,取得同样浓度的酒精需要的塔板数就要多些,消耗蒸汽量虽可减少,但设备投资要增加较多。 1-40 有人试验:要达到一定的洒精浓度[如96%(容量)],全部回流入塔(不取成品)时,所需要的塔板数最少(相同产量,塔径也要加大),而蒸汽消耗量最大。另外回流比最小时,塔板数最多(相同产量,塔径要小些),而消耗蒸汽量最少。因此就有选择最适回流比的必要。选择最适回流比以设备费用和生产费用最小为标准(见图l-40)。酒精精馏塔最适回流比一般为3-4,即回流量为单位时间产品量的3-4倍。 若酒精发酵成熟醪中所含的挥发物只有酒精,则运用上述具有相当塔板数的蒸馏塔即可获得高浓度的纯净酒精。但是成熟醪中还含有酒精以外的50多种挥发性杂质,它们亦随酒精进
家庭自制红葡萄酒.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