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按摩让你永葆青春通过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经络穴位按摩,可使各经经脉相通,增强机体免疫力,强健身体,益寿延年。 一、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汇聚处。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二、搓掌揉脸法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各60次,激发面部气血,使面部充盈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精神焕发之功能。 三、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每日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四、扣齿弹舌法 齿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老年者常扣齿则健齿,齿健则福。每日早晚扣齿各60次,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每日早晚弹舌各60次,弹舌是对脑的良性按摩,有健脑护脑之功。 五、颈项部按摩法 颈项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六、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能。 七、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之脉”的要道,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重要部位。每日早晚按揉各60次,即从上内侧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内关穴);从外侧腕部(外关穴)至肩部(肩井穴)。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调和气血之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八、胁肋部按摩法 胁肋部位为肝胆经脉(期门、章门)所交会,每日早晚按揉60次,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之效。对治疗肝胆疾病和岔气、肋间神经痛有效。 九、腹部穴位按摩法 腹为任脉经过之处,每日早晚双手重叠放在脐部(神厥穴),上下左右顺时针方向按揉60次,然后再以同样手法逆时针方向按揉60次,可改善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 十、腰部按摩法 “腰者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每日早晚按摩腰部(肾俞穴、命门穴等),使腰部发热,则能强肾壮腰,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患有良效。 十一、骶尾部按摩法 骶尾部为人体“大树之根”,按摩骶尾部八骨?穴和长强穴,每日早晚各60次,有治疗腰骶痛、改善性功能之疗效。 十二、下肢部按摩法 下肢部位为“足三阴足三阳”之脉的要道。每日早晚拍打由下(三阴交穴—悬中穴)向上(足三里—阴陵泉)和股下段(梁丘穴—血海穴)至股上段(风市、环跳穴),如此反复拍打60次,对活血理气、舒筋通络、调理脾胃效果尤佳。 晚睡前温水泡脚30分钟(冬季水温42~45),两足稍晾干后反复搓推足心(涌泉穴)60次,涌泉穴为肾经之源,对温肾补肾健脑、改善血液循环有效。 通过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经络穴位按摩,可使各经经脉相通,增强机体免疫力,强健身体,益寿延年。 保健按摩二十九法按摩在我国已流传了2000多年,有调节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舒筋活络、消炎散瘀止痛的作用。常用的保健按摩方法如下: 1、浴头 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擦到下额部,再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复到前额,这算1次。 共擦10次,接着用指肚均匀轻揉整个头部的发根十次。能调和百脉,使气血不衰,面色红润,减少皱纹。 2、扣攒竹 用拇指弯屈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位于眉头陷中),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适为度。有消除额痛、眼胀、恢复视力疲劳等作用。 3、旋眼睛 端坐,两眼向左旋转5次,然后向前注视片刻,再向右旋转5次,前视片刻。对保护视力极有好处。 4、点睛明 以两食指分别点按双侧睛明穴(眼内角内上方0.1寸)15~30秒,以微感不适为度,有止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5、揉眼皮 以两手拇指轻按开双侧眼皮上,然后旋转揉动,顺逆时针各揉20次。有消除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6、按太阳 用两手食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旋转,顺逆时针各揉按10~15次。有止痛醒脑的作用。 7、叩牙齿 口轻闭,上下牙齿相互轻叩20~30次。有防止牙齿松动脱落,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8、磨鼻背 用拇指背用力磨擦双侧鼻背至局部发热。有助于通气,预防感冒。 9、干洗面 两手互相指并拢,由额向下洗脸20~30次。有醒脑、降压的作用。 10、假梳头 两手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到枕后,从头顶到颞侧进行梳头,以头部有热感为度。有醒目、止痛、降血压的作用。 11、鸣天鼓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三指轻击后枕部10次,然后掌心掩按耳孔,手指轻按后枕部不动,再突然抬离,接连开闭放响10次,最后两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突然放开。这样算做1次,共做3~5次。有醒脑、增强记忆、强化听力、预防耳病的作用。 12、揉胸脯 以两手掌按在两乳外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各揉10次。有加速血流,减少胸肌疲劳的作用。 13、抓肩肌 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配合捏起左肩肌,左手则捏起右肩肌,交叉进行,各10次,有松肩去疲劳作用。 14、点膻中 以拇指肚稍用力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即膻中穴),约30秘后突然放开,如此重复5次。有豁胸、顺气、镇痛、止喘作用。 15、苏华盖 端坐,心神宁静,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重复10次。有吐故纳新,健肺顺气,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 16、豁胸廊 两手微张五指,分别放于胸前两旁的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间隙从内向外滑动,重复10~15次。有开胸顺气、止痕止喘作用。 17、舒大肠 一手叉腰,另一手五指张开,指端向下,从心口窝,沿脐两旁向下腹部,再向右向上至右肋下再向左。即沿大肠走行方向擦揉10次。有疏通大肠、增进消化、预防便秘的作用。 18、分阴阳 以肚脐为中心,两手虎口相对,平置于脐眼左右,两手向内向外揉抚,共10次。有顺气、消胀、增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19、揉环跳 坐位或站位,左拇指端揉左侧环跳穴(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再用右手拇指端揉右侧环跳穴,交叉进行,各10次。有通经活络,壮筋强足作用。 20、搓腰眼 两手紧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骶尾部,左右手一上一下同时进行,共30次。有壮腰强肾、防治腰痛的作用。 21、甩双手 两臂自然下垂,向前向后甩动30~50次。有放松肩、臂、腕、指关节,通畅气血,增强手臂功能的作用。 22、捶两肩 左右手握空拳,在对侧上肢从肩到手腕扑打共20~30次。有通经活络、灵活关节、防止关节炎及手臂酸痛的作用。 23、顶十指 两手掌心相对,左右手指用力相顶共10次。有活动指关节,促进手部功能的作用。 24、捏虎口 以右手拇、食指捏左手虎口,再以左手拇、食指捏右手虎口,各10次。有增进
经穴按摩让你永葆青春.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