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抗逆性育种
教学内容:抗逆育种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抗旱育种;抗寒性育种;耐湿性育种;耐盐性育种;耐铝性育种。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悉逆性育种的意义与基本方法。作物抗逆机理。
1 抗逆性育种的意义
抗逆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作物逆境的种类
环境胁迫可以分为三大类:温度胁迫(temperature stress)、水分胁迫(water stress)和矿物质胁迫(mineral substance stress)。温度胁迫中有低温和高温的危害,低温危害中又有冻害(freezing damage)和冷害(cold damage)之别。水分胁迫(water stress)中有干旱和湿害、渍害(logging damage),干旱又有大气干旱(atmospheric drought)与土壤干旱(soil drought)之别。两大类之间有的胁迫因素共同危害,如高温加干(salt and alkaline damage)和酸性土、铝害。
(1)对胁迫环境因素抗耐性的间接育种
(2)直接育种
a 选择试验点
b 人工模拟危害环境或在仪器设备中鉴定
(3)针对抗逆性的基础特性的育种
二 抗寒性育种
1 抗寒性的含义
寒害:泛指低温对作物所引起的损害。分为冻害(freezing damage)和冷害(cold damage)两种。
抗冻性:指其在0℃以下低温条件下具有延迟或避免细胞间隙或原生质结冰的一种特性。
抗冷性:指其在 O ℃以上的低温度下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到成熟的特性。
2 抗寒性的鉴定和鉴定指标
三 抗旱性育种
1 抗旱性的含义
2 抗旱性的鉴定与选育
有关的性状指标:
(1)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数量及其分布,植株冠层结构特征等。
(2)生理指标:对蒸腾气孔调节、对缺水的渗透调节、切叶的持水力等。
(3)生化指标:植物的脱落酸水平、脯氨酸和无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远缘杂交、遗传工程等。
四 耐湿性育种
湿害:由于土壤中水分过剩, 造成土壤中空气不足而引起作物生育障碍的现象。
1 耐湿性的含义
气象原因造成的:生育期间雨量过多或过于集中
非气象原因造成的:作物布局不当
湿害根据其发生的时期来分:一类是秋冬湿害,使越冬作物幼苗损伤;一类是春季或夏季湿害,此时麦类作物正处于拔节到成熟的阶段,对产量影响很大,其中孕穗期受湿危害最大。
耐湿性:是指在土壤渍水条件下,作物根部受到缺氧和其他因素的胁迫而具有减免受害的能力。
2 耐湿性的鉴定与选育
鉴定方法:场圃鉴定法和盆钵鉴定法。
育种方法:杂交育种法
五 耐盐性育种
1 耐盐性的含义
盐害: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量对作物造成损害。
耐盐性:作物对盐害的耐性。
盐胁迫的两个组成部分:渗透胁迫和离子效应
耐盐性包括:
避盐性:如玉米、高粱等作物通过泌盐以避盐害;又如大麦通过吸水稀释吸进的盐分。
耐盐性:通过细胞渗透调节以适应因盐渍而产生的水分胁迫。
2 耐盐性的鉴定技术与指标(1)营养液栽培法(2)萌发试验法(3)田间产量试验法
六 耐铝性育种
1 耐铝性的含义
铝害:由于土壤中可溶性铝含量过多而起的对作物生长的抑制。
2 耐铝性的鉴定和育种
多采用营养液培养法。
抗逆性育种.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