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口蹄疫的防治.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989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25:0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口蹄疫的防治.ppt介绍

概况 一、病原 二、流行特点 三、症状 四、治疗 * * 口蹄疫的防治  2004年4月    俗称“口疮”或“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 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 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往往造成广泛流行。 其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 水疱或烂斑。      口蹄疫的病原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共7个主型,每一主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总计已有65个亚型之多。该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的特点,各型引起的症状相同,但免疫原性不同,不能产生交叉免疫。病毒对酸敏感,过氧乙酸、次氯酸、乙酸的消毒效果很好。1~2%的NaOH溶液也是良好的消毒药。病毒不耐热。     以牛和猪最敏感,其次是羊,人也偶尔 被感染。痊愈后还可带毒2-3个月。口蹄 疫的爆发流行具有周期性特点。      猪本病的潜伏期只有1~2天。发病后最 初的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 体温上升至40~41摄氏度,病猪很快在蹄部 和口腔粘膜上以及其它部位出现一些大小 不等的水疱。       症状分不同类型。 1、蹄型:多见于断奶仔猪和中青年猪。发病前数天,体   温稍升高至40℃以上,精神、食欲正常或减退,1~2天   后突然四肢麻木,起卧疼痛,走路跛行并尖叫。一窝   猪有一个患病,没几天会很快出现多头猪发病。患猪蹄   部皮肤发红、肿胀,触之发热。不久蹄冠、趾间出现豆   状水泡,不久破溃出血、糜烂,7~10天结痂自愈。若继   发细菌感染,则局部脓肿,蹄壳脱落,拒食,患肢不能   着地,经常卧地不起,最后消瘦衰竭或死亡。  2、 口腔型:多见于青壮年猪。患猪精神正常,体温40~41℃,口腔粘膜潮红,食欲减退或拒食。之后,口腔粘膜、鼻盘出现水泡和烂斑。随病情的日渐加重,患猪严重拒食,且口疮破溃,并不时流口水。水疱经一昼夜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3.乳房型:多见于经产母猪。患病后精神沉郁,喜卧,体温升高至41℃以上,拒食,拒哺,乳房红肿,稍后出现大小不一的豆粒状泡疹。仔猪争抢吃乳时,若母猪乳头上的水疱发生糜烂、咬破泡疹吸入毒液,出现急性肠炎与心肌炎,腹泻,严重者很快死亡,死亡率一般达60%~80%。  4、混合型:多见于中成年猪,具以上三种病型的共同症状。患猪体温高达42℃左右,精神沉郁,拒食喜卧,治愈率低,一旦发病,应立即淘汰。    本病成年家畜一般呈良性经过,病死率不超过 3%。患畜有时在病势趋向好转时,病情突然恶 化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很高, 犊牛可达25%~50%,仔猪达100%,羔羊可达 20%以上。恶性口蹄疫的特征病变为心肌损害。 心肌松软,断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 即所谓“虎斑心”,心包膜有弥漫性点状出血。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治疗猪口蹄疫要依不同病型分别对症施治。 1.加强护理:给予柔软的饲料(如青草、麸皮稀粥、米汤等)和清洁饮水,畜舍应清洁、通风、干燥,经常消毒。 2.口腔治疗: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口腔,然后给溃烂面涂抹碘甘油,也可用冰硼散(冰片15克、硼沙150克、芒硝18克共研细末)。 
口蹄疫的防治.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技术:控制口蹄疫如何消毒.doc
·下一技术:口香糖技术.doc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口蹄疫的防治.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