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30.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1:53:5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doc介绍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 
一、辣椒苗期病害防治方法 
辣椒幼苗出土前有烂种;子叶期有猝到病、立枯病;真叶发出后有灰霉病;移栽前7~10片真叶时有灰叶斑病。 1.辣椒猝倒病   辣椒播种以后,由于病菌的侵染,常造成胚茎和子叶变褐腐烂,致使种子不能萌发,幼苗不能出土。当幼苗出土以后,子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呈水渍状、淡黄褐色,无明显边缘,逐渐失水变细,成为线状,由于不能承受上部子叶的重量而猝然折倒,子叶在短期内仍保持绿色,此病一旦发生,蔓延非常迅速,幼苗成片死亡。苗床潮湿时,病部及附近土壤表面有白色棉状菌丝体(立枯病菌丝为褐色蛛丝网状)。???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以游动孢子的芽管直接侵入寄生,引起烂种倒苗,病菌腐生性强,能长期存活在土壤和有机肥料中,借雨水、堆肥、农具等媒体传播,苗床土壤带菌或未经消毒,是发病的根源。本病菌属低温病,最适生长温度为15~16℃,最低为8~9℃最高30℃,因此,早春苗床发病重。  本病一般在辣椒真叶出现以后,开花防治方法 82粉剂140g,拌入20Kg干细土内,用80%菌土作垫土,20%作盖土,或每㎡床土用50%多菌灵或50%的托布津8~10g拌入10~15Kg的干细土内,同样用80%作垫土,20%作盖土。发病时,苗床内撒施干细土或草木灰,以减轻床内湿度,清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防止低温高湿,注意通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5~20℃,注意防止冻害,最好在9点至16点通风,夜间盖好薄膜保温。 ,严重时也能使种子腐烂。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反复几天以后,枯萎死亡。茎基部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扩大到茎基部周围,病部收缩干枯,叶色变黄凋萎,根变褐腐烂,直至全部死亡,由于本病发生在木栓化以后,一般不倒伏,立枯病因此而得名,湿度高时,病部产生褐色稀疏的蛛网状霉(以此可与猝倒病区别)。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和有机质上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中存活2~3年,寄生范围很广,床土带菌,是幼苗受害的主要根源。病菌发育最低温度为13℃,最高为42℃,最适24℃,气温在15~21℃最易发病,在18~20℃发病严重。病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PH3.0~9.5均能适应,以在弱酸条件下发育良好。病菌通过水流、农具等媒体传播。凡温暖潮湿、播种过密、浇水过多、间苗不及时均易发病.????3.辣椒灰霉病  ????本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出真叶以后,特别是保护地,气温低、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最易发生,是常见的苗期病害之一。????症状识别   当辣椒出现第一片真叶以后,子叶、幼叶均可感病,开始病部水渍状,后变褐色,缢缩、折倒,及至全株死亡。????发病规律    本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残枝上越冬和越夏,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菌丝,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蔓延十分迅速,病菌发育适温20~25℃,最高30~32℃,最低 2℃,在低温高湿下最易发病,因此,早春辣椒苗床常成片发病。????防治方法    本病主要是床土带菌、低温高湿、气流传播引起的,因此床内要保持较高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发病期应尽量控制浇水,降低床内湿度。彻底清除中心病株并喷药消毒。发病前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次。?????1.辣椒病毒病????防治方法 ①.辣椒地要选择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用高畦窄垄栽培。②.3年以后轮作,周围尽量少种或不种黄瓜、烟草。③.种子用10%的磷酸三钠消毒。④.苗期作好诱蚜防蚜工作,当幼苗出土后,用纱网小拱棚笼罩,并喷乐果一类农药消灭有翅蚜,防止传毒。⑤.发病初期,喷植病灵、病毒A、硫酸锌等。????2.辣椒疮痂病????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性强的无病种株留种。②.温水浸种,方法是用冷水预浸4~5mm,再在52℃温水中浸30min,也可用1000μg/g链霉素或用种子重量0.1%的高锰酸钾(或20%细菌灵)浸种5min,可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③.3年以上轮作。④.烧毁病残株,清洁田园。⑤.增施磷、钾肥。⑥.及时喷药,在发病前1周开始喷细菌灵,每0.5Kg对水2.5Kg或7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10d1次,连喷2~3次。????3.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方法  参照辣椒细菌性疮痂病。????4.辣椒青枯病????防治方法  ①.提早播种,青枯病一般5月上中旬发生,为了避免发病高峰期与结果盛期相遇,可提早播种期。②.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整地时,每公顷撒施石灰粉1500Kg左右,给土壤消毒。③.3年以上轮作,青枯病可为害多种茄科作物,凡前作是番茄、茄子、辣椒的,均不宜种辣椒。④.注意排水,青枯病菌可随水流传播,应用高垄窄畦栽培,注意及时排水,畦内不能渍水。⑤.整枝、松土、追肥等工作,应在发病期前完成,发病以后,特别注意不能松土锄草,如有杂草,只能用手拔除,以免伤根。⑥.发病前,用农用链霉素100~200μL/L或“401”500倍液灌蔸。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穴内及邻近土壤用20%的石灰水消毒,防止蔓延。????7.辣椒菌核病????防治方法  ①.土块用福尔马林消毒,每㎡用其360ml加9~13.5Kg水,喷洒床土表面再用薄膜覆盖2~3d,揭棚后将土表扒松,使福尔马林全部挥发,15~20d后再播种。②.按种子重量的0.3%~0.5%的多菌灵拌种消毒。③.有机肥充分腐熟后使用。④.及时拔除中心发病株。⑤.注意大棚内通风换气,并控制浇水量。⑥.发病前后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的速克灵1500~2000倍液,连喷2~3次,防治有效。????8.辣椒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①.降低地面温度,可在辣椒行间铺草,防止植株基部灼伤。②.开花结果期采用浸灌或浇水,不能浸灌,更不能久灌不排。③.发病前用五氯硝基苯1Kg,拌干细土30Kg,撒在茎基部周围,有抑制效果。????9.辣椒白绢病????防治方法 ①.3年以上轮作。②.结合整地深耕,每公顷撒石灰粉750~1500Kg。③.凡用有机肥作底肥,一定要充分腐熟。④.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⑤.发病初期,在植株的周围撒70%五氯硝基笨(0.5Kg的五氯硝基苯,拌干细土15~25Kg)。⑥.用5%的石灰水或50%的代森铵800~1000倍液浇根。⑦.用0.7%的木霉82 撒在穴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0.辣椒的白粉病????防治方法   ①.深耕翻土,深埋病菌,减少越冬病源。②.水旱轮作或3年以上轮作。③.选用抗病品种。④.干旱地区,以喷或浇水为好,既防病又节约用水。⑤.发病前即喷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硫磺粉悬剂10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喷雾。 ????11.辣椒褐斑病????防治方法?   参见炭疽病、灰叶斑病防治方法。????12.辣椒灰叶斑病????防治方法   ①.苗床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床土要消毒排苗地不能用发过病的旧床。②.苗床要通风透气,及时拔除发病植株。③.苗床中后期要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次,成株期可结合炭疽病同时防治。????13.辣椒枯萎病????防治方法   ①.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技术:拉丁名读法.doc
·下一技术:辣椒病害识别与防治.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