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营养与饲养技术要点 王 宏 博士 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养猪业状况分析 生猪价格攀升/迂回,农户补栏观望? 母猪饲养数量降幅三成以上,生猪存栏量下降过半; 存栏下降的原因: 一是疫病,市场风险,农户信心受搓; 二是外出打工,劳动力成本升高。 猪肉价格一路连跳的原因 饲料价格上涨; 养殖成本增加; 存栏量下降; 货源紧张。 “三高”导致补栏积极性不高 玉米价格高; 仔猪价格高; 疫情风险高。 补栏升温后市面对的问题 前期成本投入过大造成的资金压力; 生猪后市价格走向不明,高投入伴随高风险。 补栏考虑: 同期育肥猪与仔猪价格差价4元/kg为正常。 养殖业的局面 疫病威胁,生猪行情难稳; 部分农民弃猪选工; 养殖管理的灵活性越来越小; 散养户的优势逐渐削弱,规模养殖显现优势。 饲料企业的局面 维生素单体及部分原料单价攀高,对饲料企业产生巨大的成本压力; 由于生猪存栏量低,猪料产销量受限; 生产与用工成本增加; 饲料涨价谈何容易! 约5000家中小饲料企业停产。 喜忧参半 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等“惠民政策”出台; 母猪和仔猪存栏开始生温; 预计9-10月可能出现一次生猪出栏高峰。 估测下半年养猪业将恢复元气,饲料行业也将重振旗鼓。 警钟长鸣:专业化、规模化、联合化,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母猪生产水平的变化 母猪遗传基因在变化 瘦肉/脂肪比例提高 窝产仔数更高 仔猪成活率更高 泌乳量更多 采食潜力下降 营养需求个体差异大 管理灵活性降低 胎次连带效应增强 种母猪生产水平 种母猪生产能力 对母猪的日粮品质不能打折扣 减少窝产仔数; 仔猪初生重减少,活力降低; 泌乳量下降; 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 受胎率下降; 繁殖寿命缩短 各阶段饲料成本(%) 规模猪场关键技术 选择优良品种,采用最优的杂交组合; 选用高品质原料,配方科学; 母猪高床产仔,仔猪高床网上培育; 乳猪早期隔离断奶,母猪及时配种; 全进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 精细化管理,严格彻底的卫生防疫。 后备母猪 关 键 点 选种(三关,翻倍),遗传力对繁殖性能影响很大; 群饲,按体重和强弱分群饲养; 后备期日粮不能和育肥猪同等对待; 40kg 前(2-4月龄)对后备母猪很关键。 初 情 期 初情期的日龄、体重以及初配日龄对母猪一生至关重要; 母猪达到基本的日龄水平、体重水平、体脂水平,进入初情期最好。一般是150天,体重100kg,P2 15mm左右。 影响初情期的因素 遗传力 氨气水平 温度 混圈 运动 日照时数 与公猪接触 青年母猪初配的要求 年龄和体型合适,完全成熟,体重达标,足够的身体储备(脂肪和瘦肉); 日龄180-240d 体重100kg以上 P2 18-20 mm 第二或第三个情期配种 催情补饲 配种前 “催情补饲” 排卵数增加; 补饲反应对能量情有独钟,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的反应不敏感,而且针对的是初产母猪。 后备母猪的主要营养素 DE 35-39MJ(8.3-9.3Mcal)/d,赖氨酸18-20g/d; 如果采食2.7kg/d,那么日粮DE 3.0-3.4Mcal/kg,赖氨酸0.6%-0.7%; 钙0.75%,磷0.65%(NRC); VE30-35mg/kg,有机硒0.2-0.3mg/kg。 管理和饲喂要求 后备期6-8周,体重从60kg 增至100-120kg;适应新环境、管理和日粮; 与公猪和大龄母猪接触; 小群饲养,足够的活动空间; 环境清洁、干燥,照明充足; 提供充足、新鲜、卫生、持续的饮水; 保证通风顺畅,减少异味气体; 根据气候/房舍条件调整日粮; 配种前2周催情补饲; 减少配种后青年母猪的饲喂量; 青年母猪妊娠早期采食量对胚胎存活的影响 妊娠母猪 妊娠期的目标:产仔数多,出生重大,有一定的体增重和体储备。 总体饲喂原则 质量 数量 肥瘦适宜,看膘投料 为 什 么 限 制 采 食 ? 采食量控制在1.8-2.7kg 节省饲料成本 提高胚胎存活率和窝仔数 减少母猪难产 保证泌乳期采食量,减少体储备的消耗,延长母猪的生产寿命 决定怀孕母猪饲喂量的因素 饲料能量含量; 体脂含量(体能评分); 年龄; 饲养方式(单养/群养); 猪舍形式(半开放/户外)。 妊娠母猪的能量分配 妊娠母猪能量需要变化(DE MJ/d) 窝仔数与出生重 能量摄入的多少对窝仔数和断奶与配种的间隔几乎没有影响; 妊娠早期能量水平高,胚胎成活率下降; 出生重与母猪体重和窝仔数有关,出生重1.3-1.5kg说明饲喂适宜; 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受出生重的影响; 妊娠期高水平饲养会引起泌乳期食欲降低。 妊娠母猪最低临界温度12℃,每降低1 ℃要摄入DE 0.7MJ/d; 冬季和舍外能量需要增加15-25%。 母猪妊娠期采食量对窝仔数的影响 妊娠期采食量对泌乳期采食量的影响 限制母猪采食量的方法 使用妊娠分隔栏,单独饲喂。 母猪生产力和体脂差别大,很难确定统一饲喂量。 隔天饲喂 每周饲喂3天,不断水; 需要足够的采食空间 妊娠期饲喂水平的评定 体况评分 劳动强度小,易操作,但有主观性。 体 况 评 分 依据母猪外貌和体脂储备,用手掌感觉臀部和脊背 1分很瘦------臀部和脊背突起 (<10mm) 2分瘦------不用手掌压很容易感觉到(10-15mm) 3分良好------用手掌压才能感觉到(15-22mm) 4分肥----感觉不到(23-29mm) 5分很胖------臀部和脊背很厚( 30mm) 根据母猪体况调整饲料供给量 怀孕母猪期望的性能 能量及氨基酸需要 分娩母猪之管理 细节与要点 彻底清洗消毒分娩舍(栏),空5-7天; 怀孕110天用温水洗身、驱虫(外)后移入产房; 建立卡片记录; 产房温度13-24 ℃,有通风、降温/保温设施。保温箱32-35℃; 预产前饲喂轻泻饲料(泻盐、KCl),或用膨松饲料(苜蓿草粉、甜菜渣等)。 分娩时一定有人照顾,助产;必要时注射催产素;分娩后观察; 难产母猪产后一定注射抗生素,预防MMA; 产后饮麸皮盐水汤;24小时后饲喂1.5kg,以后每天加量1.5kg ,直至旺食; 剪牙、断尾、去势一次完成; 1-3天内补铁100-200mg; 固定乳头,吃初乳; 寄养(3日内,强壮者); 潮湿、冷风、采食过量会导致下痢。 哺乳母猪 泌乳期的目标: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保证母猪断奶时体重和体况,促进再次
母猪营养及饲养要点.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