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主要内容分以下十个方面 根结线虫的发生和防治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 黄瓜白粉病的症状 瓜类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灰霉病发生和防治 茄果类叶霉病病症和防治 茄果类病毒病症状和病原 茄果类蔬菜绵疫病症状 菜豆炭疽病症状 菜豆锈病防治方法 根结线虫的发生和防治 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被害后,不仅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导致肥肿、矮缩或畸形、枯死,还能降低品质,线虫发生后,还能加重瓜类蔬菜的枯萎病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程度。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较广,除辣椒(不包括甜椒)、葱、蒜目前尚未发现被侵染外,其余几乎所有蔬菜都已受到危害,以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受到危害最重。 植物寄生线虫的为害症状和防治 线虫危害南瓜后期形成的瘤状根结 线虫危害厚皮甜瓜的早期形成的瘤状根结 线虫危害丝瓜后形成的瘤状根结 线虫的种类及分布特点 据调查,我国蔬菜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 、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和 爪哇根结线虫( M.javanica)。危害蔬菜的4种根结线虫,其中分布最为普遍的是南方根结线虫,其次是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主要分别在北部地区。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寄主上,其主要种类可能有所差异。北方日光温室中以南方根结线虫发生最广,危害最为严重,危害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的根结线虫优势种群均为南方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主要在5厘米深的土层中横向扩展,最远伸至50厘米以外。 线虫生活史和发生条件 南方根结线虫的生活史比较简单,从卵发育成幼虫,经4次蜕皮,最后变成成虫,大多数线虫生活周期大约为3~4周。在温暖的环境条件下,每年可完成5~10个世代。在北方日光温室中,根结线虫以卵和幼虫越冬。 根结线虫的发病条件:土质和地势 根结线虫是好气性的凡地势 高而干燥 、结构疏松、含盐量低且呈中性的沙质土都适合于根结线虫的活动,故其发病重。潮湿、黏质、结构 线虫的防治方法 线虫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病害,其自身的活动能力弱,需要借助一些农事活动进行传播。因此,在防治线虫时要做到预防为主,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的防治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要坚持做到起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线虫在保护地内随水传播。通过作物轮作进行防治,可在保护地蔬菜种植间隙与对线虫有杀灭作用的绿如杀虫菊、葱蒜类间作,可有效地抑制线虫。 线虫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国外防治土传性病害的方法是用100℃的水蒸汽通过管道输入用薄膜覆盖的松土中,维持4小时,可杜绝土传病害的危害。在水源富集区,可在大棚内放满水,水以没过地面为好,维持7到14天对土壤进行水淹,也可以灭绝线虫。 化学防治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用石灰氮进行防治,石灰氮有效成分是氰氨化钙,在高温和水的作用下,可放出氰化氢和氨气,起到杀线虫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石灰氮防治线虫的方法 石灰氮处理土壤防治线虫的消毒方法在日照强烈时期最适合,通常是在夏末秋初作物收获结束后较适合。如果日照量多,其他时间也可进行。处理需要20~30天,如果地温升高不够,可延长处理时间。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撒施麦糠或稻草:选择含氮量低、产生腐熟性的有机物,如选择麦草或稻草,按照每667平方米300~400千克撒施,在草上稍微洒些水。 2、撒施石灰氮:在麦草或稻草上撒施石灰氮,每667平方米撒施50~100千克。 3、翻耕稻草:用拖拉机、耕耘机将麦草、稻草尽量耕入深土层(一般20~30厘米)。 石灰氮防治线虫的方法 4、做畦:做高30厘米、宽60~70厘米。 5、用透明塑料密封:利用旧塑料薄膜将土壤表面密封,四周要盖紧、盖严,让薄膜与土壤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间,以利于提高地温,增强杀菌灭虫效果。 6、畦间灌水:在畦间灌水。在渗水较多的地方在灌1次,注意不能一直积水。 7、密封温室:修理温室破损处,注意出入口、灌水沟处不要漏风,将温室完全密封,放置20~30天。 8、通风:闷棚结束后,可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开棚通风,调节土壤湿度,然后疏松土壤即可栽培蔬菜。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径0.2-0.5厘米,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多从温室前沿开始,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正面不显,后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斑变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黄瓜霜霉病病叶 黄瓜霜霉病病原物及发病条件 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侵害引起,该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必须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全面搞好节能温室蔬菜栽培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着重抓好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 首先要调控好温室内的温湿度,要利用温室封闭的特点,创造一个高温、低湿的生态环境条件,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与发展。温室内,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多高于90%,清晨拉苫后,要随即开启通风口,通风排湿,降低室内湿度,并以较低温度控制病害发展。9点后室内温度上升加速时,关闭通风口,使室内温度快速提升至34℃,并要尽力维持在33--34℃,以高温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和控制该病发生。下午3点后逐渐加大通风口,加速排湿。覆盖草苫前,只要室温不低于16℃要尽量加大风口,若温度低于16℃,须及时关闭风口进行保温。放苫后,可于22点前后,再次从草苫的下面开启风口(通风口开启的大小,以清晨室内温度不低于10℃为限),通风排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使环境条件不利于黄瓜霜霉病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浸染。 如果黄瓜霜霉病已经发生并蔓延开了,可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在晴天的清晨先通风浇水、落秧,使黄瓜瓜秧生长点处于同一高度,10点时,关闭风口,封闭温室,进行提温。注意观察温度(从顶风口均匀分散吊放2--3个温度计,吊放高度于生长点同)当温度达到42℃时,开始记录时间,维持42℃--44℃达2个小时,后逐渐通风,缓慢降温至30℃。可比较彻底的杀灭黄瓜霜霉病菌与孢子囊 第二要注意实行轮作,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肥水,调控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瓜秧健壮;要坚持连续、多次喷洒“天达--2116 ”等药液,提高黄瓜植株的抗病能力。只要能坚持始终,不但黄瓜霜霉病很少发生或不发生,其它病害也会很少发生。 第三要注意及时喷药保护和防治,注意!每次灌水之前,必须事先细致喷洒防病药液保护植株不受病菌侵染。平时,在发病以前,每10—15天喷洒1次1:0.7:240--200倍波尔多液。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可采用下列药液交替使用、细致喷洒植株:72%杜邦克露800倍+80%乙磷铝500倍液,72.2
蔬菜病害的发生和.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