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11.5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17:50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ppt介绍

瞄准目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种质资源匮乏、流失相当严重 产量、品质及抗性亟需提高 创新性材料及有利基因相对较少 实验室目标与定位 实验室构成  建立了世界上现存分布最北(28°N)的江西东乡野生稻原位保存基地 在海南陵水建立了我国唯一专门为南繁服务的开放实验站 一、科研项目和经费 二、科研成果 三、队伍建设 四、合作、交流、开放 五、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 一、科研项目和经费 长期进行稻种资源的发掘鉴定出许多有利基因用于生产 杂交水稻是中国对世界农业生产的最大贡献 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有四类不育系 袁隆平的野败型、朱英国的红莲型和周开达的冈· D型 实验室创制了新类型——印水型 固定人员	                                 32 人     	研究员	                                     23 人 	副研究员	                                   8 人 	助研	                                           1 人 流动人员 (外国专家7人)          41 人       研究员	                                     18 人        副研究员	                                 14 人 	高实	                                           4 人 	助研	                                           5 人 1. 程式华研究员,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 周雪平教授,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长江学者 3. 钱前研究员,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4. 沈志成教授,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5. 朱德峰研究员,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6. 沈希宏助理研究员,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突变体及遗传群体发放:3000份次以上 中科院 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国内主要水稻研究所 开 放 课 题 实验室从建立开始,就在中国水稻科学基金支持下,设立开放课题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研究方向:实验室统一规划,学术委员会指导,责任专家集体讨论 实验室内部广泛的合作研究: 程式华-庄杰云 -吴殿星-胡培松(分子育种); 杨长登-李西明 (生物技术育种); 孙宗修-朱旭东-钱前 (突变体库); 魏兴华-曹立勇-吴建利-郭龙彪 (资源创新);     周雪平-宋凤鸣 (寄主病毒互作) 学术活动:学术年会、同行评价,特邀学术报告、课题组内定期学术讨论会 建立健全了安全、仪器设备、药品保管使用以及经费使用、人员流动等管理制度 承担任务情况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 	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  张慧廉第一完成人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 中国水稻研究所作为水稻作物的牵头单位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 	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程式华为第一完成人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 	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  钱前为第二完成人 	 今后工作打算 重点建设稻种资源学研究平台:如大力开展有利基因发掘利用;改良超级稻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来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加强植物抗病虫机理研究:增产同时考虑环境友好 大力推进分子育种研究:将克隆或定位的新基因(位点)用于生物技术育种,育成的新品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总  结 5年来实验室在种质资源创新、超级稻分子育种、水稻突变体、重要基因的克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形成了多学科协作创制重要资源、多途径并举攻克关键技术和将遗传资源、生物技术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三大鲜明特色,为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显著贡献。 分子育种平台建设及其成果 代 表 性 成 果-4 	 进一步提高产量、品质和抗性,必须从传统的经验型改变成生物技术辅助型,随机选择必须过渡到定向选择,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中组14 水稻有利基因的快速转育及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组培相结合 RM136 K17 R2123 RM3330 RM564 B10 A7 RG456 C53639 Pk34_5 Pi25(t) Pi26(t) 分子标记辅助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 利用IRRI引进的xa5基因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密码子优化后的cry1Ab导入水稻,获得了稳定遗传达16代的转基因克螟稻1号和2号 实验室还培育出许多抗白叶枯病、高氨基酸、耐盐转基因水稻  转基因水稻品系培育  6个组合已获国家和(或)省级审定  协优218   2002年江西省审定 国稻1号   2004年国家和江西省审定、2005年安                   徽省认定 3. 国稻3号   2004年浙江省和江西省审定 4. Ⅱ优8006  2005年浙江省审定 5. 中优218   2003年江西省审定、2004年国家审定 6. Ⅱ优218   2005年浙江省审定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新品种 代 表 性 成 果-5 突变体平台建设和重要基因克隆 通过创造各类种质资源,阐明其遗传规律,为分子育种服务 水稻分蘖基因MOC1	Li et al., Nature, 	2003, 422: 618-621(合作完成)  水稻突变体库及各类遗传材料创制  水稻MOC1基因 突变体的大规模筛选 突变体库和重要遗传材料群体的构建 T-DNA插入突变体库 5万余个T-DNA插入的转基因株系。 非插入突变体库 水稻理化诱变突变体约5万株系 Wild type bc1 mutant BC1: 控制水稻纤维素含量的重要基因 水稻BC1基因编码一个COBRA-like蛋白, 在次生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合作研究)。 日中科学家克隆了高产基因为新的绿色革命铺平了道路 已经克隆和正在克隆的部分重要基因 重要基因应用 moc1用于改良超级稻株型 bc1用于饲料稻选育 2005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合作完成) 共发表论文405篇 SCI收录77篇 出版专著17部       1999年以来,连年被列入“论文被引用频次科研机构50强” 审定品种38个 ——成果年应用面积1.5亿亩以上   序号  品种名称  序号  品种名称  序号  品种名称  1  光亚2号  14  中选181  27  Ⅱ优218  2  春江糯2号  15  中浙优2838  28  Ⅱ优8006  3  中早16  16  中旱3号  29  先农31号  4  中98-19  17  中早22  30  中9优3190  5  协优218  18  菲优600  31  中佳3号  6  中98-38  19  中浙优1号  32  中9优1176  7  中98-15  20  国稻1号  33  中5优111  8  中9优207  21  中优6号  34  中早27  9  中早21  22  中9优288  3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技术:水稻病害.ppt
·下一技术:水稻栽培1-2.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