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一般知识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联合应用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 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B和E等;第三类为快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氟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 也有人把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列为主要是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把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列为主要是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把四环素类、氟甲砜霉素列为广谱抗生素。磺胺药主要是抑制细菌的繁殖,虽较广谱,但药效较低。 (二)、联合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联合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大抗菌谱、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反应和延缓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联合应用抗菌药无是可出现相加、协同、无关和拮抗等4种现象或作用,相加作用代表两种药物作用的总和,协同作用是指用后取得抗菌效果较相加所得的效果更好;无关作用是指总作用不超过联合中较强的作用;拮抗作用则表示两药合用时其作用互相抵消或减弱。 (三)联合用药的指征 病因不明,病情危急的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如严重烧伤、创伤性心包炎等。 容易出现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或需要长期用药的疾病,为防止耐药菌的出现,应考虑联合用药。 对某些抗菌药不容易渗入的感染病灶,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多采用联合用药。 (四)、联合应用的效果 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和第二类(静止期杀菌剂)合用常可获得协同作用,第二类(静止期杀菌剂)和 第三类(快效抑菌剂) 合用也可获得协同作用,第三类(快效抑菌剂)与第四类(慢效抑菌剂)合用常可获得相加作用,第四类(慢效抑菌剂)加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的作用一般无重大影响,但第三类(快效抑菌剂)与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合用时药物作用可能会拮抗或减弱。此外,同一类的抗菌药物(特别是氨基糖苷类之间)不宜合用,以免增加毒性。临床上,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氟甲砜霉素、磺胺类药最好单独使用,无根据的盲目联合用药是不可取的。有配伍禁忌的配伍应当严格禁止,各种抗菌药可能有效的组合见配伍结果简表。 兽药使用的一般原则 (一)、确切诊断,正确掌握适应症 诊断正确,了解药理;适时治疗,对症下药。 (二)、剂量准确,疗程要足 剂量过小无效,过大有毒且增加费用。 同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其用量亦不同。 如链霉素用于治疗传染性鼻炎是剂量特别大,而用于其他疾病的剂量就特别小。 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其剂量也不一样。 如口服用药比注射用药剂量大,因口服吸收率比注射低。 疗程一般3-5天,但一些慢性病如鸡传染性鼻炎,疗程不少于7天,以防复发。 (三)、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饮水量及药物稳定性和水质 饮水给药浓度要低于拌料给药的一半。 给药前适当断水(不超过1小时),有利于提高效果;强力霉素、氨苄在水中易破坏,应控水2-3小时,然后在1-2小时内饮完。 (四)拌料给药要采用逐级稀释法,以免拌药不均匀,发生中毒 (五)、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 (六)、慎用毒性较大的药物 如马杜霉素正常用量为5PPM,超过6PPM影响食欲,超过7PPM时发生中毒。 (七)、注意交替或间隔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八)、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决定上市前休药期,以免产生药物残留。 (九)、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每天给药次数 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如恩诺沙星,全天的药物可一次投给;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应按推荐的间隔给药,如每天一次或二次。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阿莫西林、每日必须2-3次给药或全天给药。 (十)、了解商品料中药物的添加情况,防止重复用药,增加毒性。 (十一)、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理、生长发育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 产蛋鸡慎用磺胺类、抗球虫药、甲砜霉素等影响产蛋和免疫的药。 妊娠期、哺乳期慎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因可通过胎盘、乳腺吸收而影响新生物发育,甚至致畸。 泌乳动物使用青霉素后,人用乳制品可引起敏感反应。 (十二)、根据不同季节合理用药 秋冬防感冒;夏季防肠道病,热应激。 夏季饮水量大,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浓度;而采食量小,拌料给药时要适当增加浓度。 (十三)、免疫期慎用一些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 如地塞米松、磺胺类、四环素类、甲砜霉素等。 (十四)、注意种属、年龄、性别的特殊性 大牲畜可个体用药,注射、口服都可以;而鸡等只能群体用药。 反刍动物对水合氯醛敏感,牛对汞制剂敏感;牛、羊、禽对敌百虫敏感;猫科动物对含酚成分的药物(苯酚、复合酚、扑热息痛)敏感。 反刍动物不宜过多使用抗生素,以免干扰胃内正常消化。 幼年和老年动物的药酶活性低,应适当降低用量。 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药物敏感性高,在发情期、妊娠期、哺乳期慎用泻药,利尿药、子宫兴奋药等。 (十五)注意配伍禁忌 如杀菌与抑菌药联用可产生拮抗,先用杀菌药,再用抑菌药才不会拮抗。 (十六)注意并发症,有混合感染时应联合用药 如治疗呼吸道时,抗生素常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十七)了解临床上的常用药与敏感药,以免盲目用药和无效用药,增加成本和产生抗药性。 (十八)不可忽视辅助药的作用 如鸡发生呼吸道病时,要辅以平喘药、化痰药,止咳药;发生肾传支、法氏囊炎时,要辅以肾肿解毒药、抗脱水药、退烧药,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这也是复方制剂通常比单方好的原因。 (十九)把握时机,适时用药 早用药比晚用药好,如鸡群发生禽流感,早用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迟用则效果不好。 (二十)不同给药途径,效果不一样 硫酸镁内服致泻,而静注则产生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新霉素内服可治疗细菌性肠炎,而肌注则毒性很大,严重者引起死亡。 一般来说,对于全身感染,注射给药好于口服给药;饮水给药好于拌料给药。 (二十一)慎用某些药 地塞米松可消炎、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但也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代谢紊乱,肌无力,骨质疏松,关节障碍,生长不良。 几乎所有的抗病毒药只有在病毒早期感染还没有临床症状时用药,才能抑制一些病毒复制,已有临床症状时,用抗病毒药几乎无效。 磺胺药只有抑菌效果,其药效顺序:SMM SMZ SIZ ST SD SMP SDM SMD SM1 SM2 SN 感染部位不同,用药途径不一样。 全身感染注射用药好,肠道感染口服用药好。 药物配伍禁忌 (一)疗效配伍禁忌 又称药理性配伍禁忌,是指处方中某些成分的药理作用是存在着显著的拮抗,从而降低了疗效或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毒性。1.相互抵消作用:有将两种相反的药物配合到一起。例如在一般情况下的泻药,中枢兴奋和中柢抑制药,酸和碱配伍等。2.增加药物毒性:在利用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衰时使用钙制剂或合用促钾离子排出的利尿药,均能增强洋地黄的毒性。 (二)物理性配伍禁忌 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时,产生分层、沉淀、潮解与液化等物理性状的改变,为物理性配伍禁忌。把两种药物配在同一药液中,有时其中一种药物会出现沉淀析出,如12.5%H红霉素注射液以0。9%生理盐水稀释,会出现浑浊、沉淀。活性炭等有强大表面活性的物质与小剂量抗生素配合,后者被前者吸附,在消化道内就不能再充分释放出来,影响疗效。 (三)化学性配伍禁忌 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很多药物
药物使用的一般知识.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