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 第二章 1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地方移动的现象。 2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小孔扩散律:蒸腾作用相当于水分通过一个多孔表面的蒸发过程。而气体通过多个小孔表面的扩散速度不是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是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这就是小孔扩散律。小孔扩散又称周长扩散(perimeter iffusion)。蒸发速度之所以与小孔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气体分子向外扩散时,处在气孔中央的气体分子彼此碰撞,故扩散速度较慢,而处在气孔边缘的分子向外扩散时,彼此碰撞的机会少,扩散速率就较快。当扩散表面的面积较大时,其边缘所占的比值较少,扩散的速度与其面积成正比。当扩散通过小孔进行时,小孔的边缘所占的比值加大,孔越小,边缘所占的比值越大,气体扩散时受到的阻力越小。所以通过小孔的扩散并不与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孔的边缘(周长)成正比。如果把一个大孔分散成许多小孔,且小孔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其总面积虽然一样,但小孔的总边缘却增加了许多,扩散的速度也随之而增加。 4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简答: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与植物代谢强弱·抗逆性关系 答:以束缚水与自由水状态存在。束缚水:靠近胶粒并被紧密吸附而不易流动的水分,叫做束缚水;自由水:距胶粒较远,能自由移动的水分叫自由水。 2.自由水、束缚水与代谢的关系: 自由水参与各种代谢活动,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代谢强度,自由水含量越高,植物的代谢越旺盛。束缚水不参与代谢活动,束缚水含量越高,植物代谢活动越弱, 越冬植物的休眠芽和干燥种子里所含的水基本上是束缚水,这时植物以微弱的代谢活动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因此束缚水的含量与植物的抗逆性大小密切相关。 通常以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作为为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植物抗逆性大小的指标之一。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 植物代谢强度大;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低, 植物抗逆性 第三章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盐的吸收、运转和同化(以及矿质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平衡溶液:即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并且比例得当、浓度合适的营养液。 2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矿质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 3离子对抗:离子间能相互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作用的现象叫做离子对抗(ion antagonism)。即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再加入少量其他矿质盐,即能减弱或消除这种毒害。 4平衡溶夜:把必需矿质元素按一定比例和浓度混合,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这种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的溶液,称为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 NR硝酸还原酶 NiR亚硝酸还原酶 GS 谷氨酰胺合成酶 GDH谷氨酸脱氢酶 GOGAT谷氨酸合酶 简答:1如何确定植物必需元素? 答: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 (1)不可缺少性: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 (2)不可替代性:缺乏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素症,不能被其它元素替代,只有加入该元素才可预防或恢复;(3)直接功能性:该元素的功能必需是直接的,绝对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2植物细胞主要几种方法吸收矿物质离子? 答:植物细胞跨膜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被动吸收:不需要代谢提供能量,顺电化学势梯度吸收/运输物质的过程称为被动吸收/运输,又称非代谢性吸收。 2主动吸收:需要利用代谢提供的能量才能吸收/运输物质的过程称为主动吸收/运输。 3胞饮作用:通过细胞膜的内折将吸附在膜上的物质转移到细胞内的过程。该过程是非选择性吸收 3根系吸收矿物质离子的特点: 答:(一)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相对吸收植物吸盐和吸分是相对独立的,既有关,又无关 有关,表现在盐分要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根部吸收,并随水流一起进入根部自由空间; 无关,表现在两者吸收机理不同,根部吸水主要是因蒸腾拉力而引起的被动过程,吸盐则是消耗代谢能量的主动吸收为主,有饱和效应。 施肥既可以改善植物的光合性能(生理效应),又可以通过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效应),达到增产的效果。 (一)施肥可增强光合性能 具体表现在:施肥增大光合面积(如氮肥使叶面积加大);可提高光合能力(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磷是光合进程中许多环节必需的);可延长光合时间(氮肥延长叶片寿命);有利光合产物分配利用(如磷、钾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等等。 所以施肥增产的实质在于改善光合性能,通过光合过程形成更多有机物,获得增产。 (二)施肥可以改善栽培环境(生态效应 第四章 1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体内的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 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一般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分子内部的氧,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 又称呼吸系数,是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数量(体积或物质的量)比值。RQ=释放的CO2量 / 吸收的O2量 4呼吸作用氧饱和点:氧气浓度增至一定值时,呼吸作用不再提高。 5无氧呼吸消失点:把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含量(10%左右)称为~。 6温度系数(Q10)温度每升高10度,呼吸作用所提高的倍数。 7安全含水量:是指能使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也称安全水.。 8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 EMP糖酵解 TCAC 三羧酸循环 PPP 磷酸戍糖途径 RQ 呼吸商 Q10 温度系数 简答:为什么植物长时间无氧呼吸会导致死亡? 答:1无氧呼吸能量利用率低,有机物质损耗大。2而且发酵产物酒精和乳酸的累积对细胞原生质有毒害作用。3没有丙酮酸的悠扬分解过程,植物体内缺少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所以长期进行无氧呼吸的植物会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2呼吸作用与谷类作物种子,果实贮藏,作物栽培的关系? 答:1粮食贮藏:1)控制进仓种子的含水量,不得超过安全含水量2)注意库房的通风 ,增高CO2含量 ,降低O2含量 ?) N 贮藏 2 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跃变型(苹果、梨、香蕉、番茄等) 非跃变型(柑橘、柠檬、菠萝等) 1)降低温度,香蕉的最适温度是11~14℃,苹果是4℃。2)增加CO2和N2的浓度,降低O2浓度(3-6%) 甘薯块根:主要是控制温度和气体成分。适当提高湿度。适当提高[CO2],有利于安全贮藏。 3① 播前浸种,通过控制温度与通气提高种子的呼吸,以便促进种子萌发。 ② 田间中耕松土和低洼地块开沟排水等均能增加土壤透气性,有效地抑制无氧呼吸。 ③在人工气候室栽培作物,降低夜温以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第五章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
植物生理学讲义.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