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饲料检验化验员培训 主讲: 何绮霞 检测室主任 主任药师 联系电话: 61368863 一周日程安排 第九章 饲料物理和加工指标检验 第一节 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本测定方法适合于含有铁源的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二、原理 本法通过预混合饲料中铁含量的差异来反映各组分的均匀性。 本法通过盐酸羟胺将样品液中的铁还原成二价铁,再与显色剂邻菲罗啉反应,生成橙红色的络合物,以比色法测定铁的含量 三、仪器设备 1)分析天平;2)可见分光光度计;3)烧杯、移液管、容量瓶 四、测定步骤 称取样品1-10g 第二节 颗粒饲料硬度的检测方法 一、适用范围 定义: 颗粒饲料硬度是指颗粒对外压力所引起变形的抵抗能力。 二、原理 用对单颗粒径向压力的方法,使其破碎,以此时的压力表示该颗粒的硬度。用多个颗粒(20个)的硬度平均值表示该样品的硬度。 三、仪器设备(略) 四、测定步骤(略) 五、 结果计算及偏差 取20个颗粒进行测定, 求其平均值, 两份样品的绝对误差≤ 1.0kg 第三节 颗粒饲料中淀粉糊化度的测定方法 一、适用范围 糊化度是指淀粉中糊化淀粉与全部淀粉量之比的百分数。 二、原理 β-淀粉酶在适当的pH和温度下,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定量地将糊化淀粉转化成还原糖,转化的糖量与淀粉的糊化程度成比例关系,用铁氰化钾法测其还原糖量,即可计算出淀粉的糊化度。 β-淀粉酶 过量铁氰化钾 糊化淀粉 还原糖 0.05M硫代硫酸钠滴定 pH和温度 ?三、试剂和溶液(略) 四、设备(略) 五、测定步骤 六、计算结果 更正: a1= X1 ; a2= X2 最后结果以(X1+ X2)/2表示 第四节 颗粒饲料粉化率及含粉率的测定方法 一、适用范围 定义: 粉化率是指颗粒饲料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粉末重量 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 含粉率是指颗粒饲料中所含粉料重量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 本方法适用于一般硬度颗粒饲料的粉化率、含粉率的测定 二、方法原理 本法通过粉化仪对颗粒产品的翻转摩擦后成粉料的测定,反映颗粒料的坚实程度 三、仪器设备(略) 四、样品制备(测定含粉率)及测定步骤(测粉化率) 第五节 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 一、适用范围 单一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 二、原理 利用显微镜扩展视觉的功能。 饲料的立体显微镜检验是利用立体显微镜,以动植物形态学为基础,将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与实际使用的原料应有特征对比分析的一种鉴定方法。 三、仪器 立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放大镜;筛子 第五节 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 四、基本步骤 直接感官检查→试验制备→立体显微镜检查→生物显微镜检查 分取未知物↓ 理化分析(鉴别试验) 五、鉴别试验 间苯三酚:木质素→深红色; 尿素甲酚红:尿素及铵盐→显红色; 二苯基卡巴腙:鱼粉中掺入鞣革粉→红色 第五节 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 ☆ 2、饲料原料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1)玉米粉的立体显微镜特征(部分图谱在首页和背面) ①皮层光滑,半透明,薄,并带有平行排列的不规则形状的碎片物。 ②胚乳具有软、硬两种胚乳淀粉。硬淀粉或者角质淀粉有黄色、半透明的转点;软淀粉系粉质、白色、不透明,并有光泽。 ③胚芽呈奶油色,质软,含油。 玉米品质是随着贮存期、贮存条件会逐渐变劣。 2)麸皮 ①小麦麸皮粒片大小有差异,呈黄褐色、薄,外表面有细皱纹,内表面粘附有不透明白色淀粉粒。 麸皮水分应控制在14%以下,否则容易变质。 2、饲料原料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3)稻谷副产品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① 谷壳呈不规则片状,具有光泽的横纹,黄到褐色。 ② 米糠为很小的片状物,含油,呈奶油色或浅黄色,并结成 团块。脱脂米糠不结成团块。全脂米糠含油脂比较高,容 易氧化酸败。 ③ 米粞表面光滑,不规则状,半透明,质硬、色白。 ④ 胚芽呈椭圆形,平凸状,含油。有时已破碎成屑。 4)豆粕 外壳碎片卷曲,种脐有坚硬的种斑,长椭圆形,带有一条清晰的裂缝。 若壳太多,品质差,颜色呈浅黄色或暗褐色。 2、饲料原料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6)鱼粉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①小颗粒物,表面无光泽,黄到褐色,相当硬。 ②肌肉纤维呈短断片状,蜷曲,无光泽,半透明。 ③骨刺坚硬,不透明白色至黄白色,光滑。 ④眼球呈圆形或破球形颗粒,半透明,非常硬。 ⑤鱼鳞薄而蜷曲,具同心线纹。 掺假鱼粉是指凡在鱼粉中掺入非鱼原料含氮物质包括非蛋白含氮物质、非鱼动物质、植物质、非鱼原料物质。 非鱼动物质包括水解羽毛粉、鞣革粉、血粉。 2、饲料原料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7)水解羽毛粉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①羽干像塑料管,黄色乃至褐色,具光滑表面,透明。 ②羽支长短不一,蓬松,不透明,光泽暗淡,呈白色乃至黄色。 ③羽根呈扁管状,黄色乃至暗褐色,粗糙,坚硬。 8)血粉的立体显微镜特征 ①颗粒粒度和形状各异; ②颜色呈红褐色至紫黑色; ③质硬,无光泽或者有光泽,且表面光滑。 第十章 饲料常规成分检验 第一节 饲料粗脂肪的测定 GB/T 6433-1994 第二节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GB/T 6439-1992 第三节 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 GB/T 6436-2002 第四节 饲料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GB/T 6437-2002 第一节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饲料粗脂肪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单一、混合饲料和预混合饲料。 二、方法原理 在索氏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AR)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重量,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 二、分析步骤(仲裁法) 1、抽提瓶恒重:105℃烘箱中烘6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8g为恒重。 2、提取:称样1-5g(应粉碎至40目)于滤纸筒中,105 ℃烘120min,将滤纸筒放入抽提管,在抽提瓶中加入60-100ml乙醚,在60-75 ℃的水浴中加热,使乙醚回流,控制乙醚的回流数约为每小时10次,共回流约50次(高油试样70次)。 3、回收乙醚,蒸干抽提瓶中剩余乙醚,在105 ℃烘干120min,冷却30min,同样冷却恒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三、重复性 三
中级饲料检验化验员培训.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