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中日苹果栽培管理水平的差距与我国苹果生产的潜力.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农业科学 - 农业知识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39.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09:53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中日苹果栽培管理水平的差距与我国苹果生产的潜力.doc介绍

中日苹果栽培管理水平的差距与我国苹果生产的潜力
?
摘要:我国具有优越的生产苹果的自然条件,但在单产和品质上都逊于苹果先进生产国日本,在苹果高端市场上我们只能望“日”兴叹。作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栽培管理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也说明我国的苹果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并以我国各主产区的成功实践说明将潜力化为能力的现实可能性,最后指出缩短差距、发挥我国苹果生产潜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果农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苹果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种水果,也是我国最适宜出口的优势农产品之一。我国生产苹果的自然条件非常得天独厚。苹果在我国分布极广,但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鲁、冀、辽、京、津)、西北黄土高原(陕、晋、甘、青、宁)、黄河故道(豫、苏、皖)和西南冷凉地区(云、贵、川)等四大产区,其中黄土高原和环渤海湾地区集中了我国苹果栽培面积的近80%1,是我国的两大苹果优势产区。据陕西省果业局介绍,黄土高原的部分产区符合适宜苹果生长的全部七项指标,而苹果先进生产国日本只符合六项。但是,日本的苹果无论是在单产方面,还是在优果率和高档果率方面都远远高于我国。日本苹果以其优异的外观品质、内在风味品质和质量安全信誉闻名于世。而专家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苹果的外观质量已明显提高,但苹果理化品质低下问题相当突出。许多果园生产的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口感差,淡而无味。而且,通过对主产区“富士”苹果的抽样检测,发现我国苹果理化品质呈下降趋势。按照国家标准《鲜苹果》(GB/T10651-1989)进行判定,2006年富士苹果理化品质合格率仅为24.9%,其中,总酸合格率最高,达98.9%,而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分别为35.6%和57.3%。2我国苹果所存在的巨大质量差距不仅使我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销往中低端市场,而且连家门口的高端市场也不得不拱手让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等国家的苹果卖出高于我国苹果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天价”而无可奈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却没有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苹果来,只能说明我们输在了生产管理水平上。
一、 中日苹果栽培管理水平的差距
日本苹果得以实现优质高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果农普遍采用以精细为特征的、费工费时但回报也高的集约化栽培管理方式。“精细”和“集约”体现在日本苹果栽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我国与日本苹果栽培管理水平的差距也体现在方方面面。以下列举一部分。
1.果园基础设施。日本苹果的优质、稳产、高产首先得益于基础设施好。日本果园的灌溉在山坡地多用喷灌,平地以滴灌居多,灌溉前测定土壤墒情,根据生育期来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水量。此外,为防霜冻装有风扇;为防台风设置有防风网;为防鸟害设有防鸟网或瓦斯爆鸣器等3。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舍得投入的高收益果园,设置了喷灌、滴灌、防虫网、防雹网等设施,但普及率很低,总体来讲果园的基础设施较差。很多果园没有灌溉条件,经常因为重要生长发育期的旱灾使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巨大影响。
2.果园生草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我国的果园土壤管理大多采用以改善理化性状以促进根系生长为重点的清耕制,而日本果园采用的则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重点的生草制。日本也曾经是清耕制,由于果园地面长期除草和过量使用化肥,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矿化率,果园土壤持肥、持水力下降,土壤综合理化性状恶化,各种缺素症状相继出现,其后才引入了生草制,在果园内种植禾本科或豆科植物。日本果园从清耕制到生草制历经了40左右的时间4。果园生草与长期施用腐熟有机肥使日本果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3?4%5,高的可达5%以上。而我国的果园在采用清耕制的同时,由于长期不重视施用有机肥,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通常不足1%。专家指出,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是导致我国苹果树势弱、花芽形成难、连续结果能力差、果个大小不整齐、适口性愈来愈差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提高,任凭怎样加强树上管理,也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果品6。
3.果树密度与树形管理。日本的苹果生产完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生产转型较早,因而乔化树一般栽植较稀。据日本专家介绍,日本大多每亩栽植树17株左右,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所建苹果园由于受矮化密植的影响,普遍栽植密度较大,每亩大多在54株以上,并有相当部分栽植83株,有少部分栽植111株,造成我国苹果园总体上光照不良,结果表面化现象严重,内膛及树冠下部所结果数量有限,而且品质低劣。光照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苹果品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树型管理方面,日本和我国一样,在幼树期也以有干形为主,以后则通过逐渐去枝,最终形成以开心形为主的高光效树形,由于光照条件优化,树体生长寿命长,所结果实品质较高。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重点推广的是纺锤形等有干形树形,由于整形不规范,所用砧木非矮化,大部分果园表现株间交接,行间无通道,低干高树,已不适应生产优质苹果,成为我国苹果优果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7。但是,日本的开心形果园与密植、半密植栽培的果园相比较,最大的缺陷是达到盛果期的年限过长,不符合当今品种更新速度加快的实际要求。
4. 疏花疏果与果实着色管理。疏花疏果的目的是控制果树负载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尽管这项工作非常费工费时,在日本也做得相当到位。在我国则普遍存在果农舍不得疏花疏果的现象。果实着色管理主要包括摘叶、转果、铺反光膜。日本对这几项技术也非常重视,几乎所有果园都在应用。这几项技术在我国也早已不再是新技术,只是应用的不像日本那样普遍,也不像日本果农所做的那样细致、到位。日本果农为了让苹果表皮不会因与树枝碰撞而受伤,会把苹果与树枝接触的地方或放上小软垫或用皮筋拉开8。我国目前很多果园依然没有解决郁闭问题,这类果园地面光照不足是影响采用反光膜的重要因素。
5.辅助授粉。辅助授粉的目的是提高受粉质量进而提高苹果质量。据研究,在影响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如果个大小、果形好坏等的诸多因素中,高质量的授粉是关键因素。有关研究指出,授粉质量高的苹果果实内种子个数多,而种子个数多的苹果果个大、果形端正。因此,日本果农非常重视授粉工作,在已配备较多授粉树的情况下,仍采取各种授粉措施。以前主要靠人工授粉和利用蜜蜂,后来发现了比蜜蜂授粉质量高、效果好的豆小蜂。豆小蜂以采集花粉为主,活动在花药与柱头上,授粉容易且充分;而蜜蜂主要以采集花蜜为主,主要活动在花药与柱头的下部,授粉的机率较低。豆小蜂授粉技术在日本很快得到普及,成为苹果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9,日本绝大多数苹果园都应用这项技术。辅助授粉的实施应该是日本苹果外观质量优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我国的苹果栽培中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6.有袋与无袋栽培。套袋措施最初用于防止害虫为害果实,后逐渐成为增强果实着色、减少褐斑和提早收获、延长贮藏期的手段。虽然苹果套袋栽培能有效防止果锈发生,促进果实着色,特别是有袋果贮藏性好,但是影响果实的风味。因此,为顺应消费者追求自然生长果实的心态变化,日本的套袋苹果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比上世纪80年代的苹果套袋盛期有大幅下降。虽然计划长期贮藏、周年销售的果实仍主要采用套袋栽培方式,但是计划短期储藏、年内销售的苹果则逐渐采用不套袋栽培10。目前,不套袋栽培的面积大约为50%11。尽管果农老龄化、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也是助推简化栽培的因素,但不套袋栽培得以在日本重新推行,最重要的基础还是栽培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即在不套袋的情况
中日苹果栽培管理水平的差距与我国苹果生产的潜力.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中日苹果栽培管理水平的差距与我国苹果生产的潜力.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