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机械化工 > 机械化工word
复合材料2.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机械化工 - 机械化工word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1.53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7:31:4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复合材料2.doc介绍

第七章  复合材料增强剂  (Reinforcement)
纤维及其织物、晶须、颗粒
一、复合材料增强剂的特点(图7–1)
    1、具有很低的比重;
    2、组成这些化合物的元素都处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第三周期;
    3、它们大多数都是以结合力很
强的共价键结合;
    4、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
和高温稳定性。
                                         图 7–1  不同复合材料增强剂的强度和模量                                      
脆性纤维的抗张强度统计分析 ( Weibull 模数分析)
    碳纤维、SiC 纤维等高性能增强剂均为脆性材料,其强度遵循正态分布
规律。使用Weibull模数分析可较准确地分析其强度分布规律(图7-2、-3)。
Weibull 函数:  Ps = 1- Pr = exp {- v  [ ( ( - (u) /  (0] m}
式中: Ps和 Pr分别为体积为 v 的试样在负载为 ( 的条件下的保留几
率和断裂几率;
    (u 为 Pr =0时的应力负荷(一般设定 (u 为某一可能达到的最小值或
零);   (0 为分散参数,m 则为Weibull 模数。
    Ps(i)=1-i/(N+1),Ps(i)为在 I 阶断裂负载时的保留几率,N为试样总
数,那么: 
ln ln ( 1 / Ps ) = m ln ( + K , K = - m ln (0 + ln V0 
ln ( - ln ln  ( 1 / Ps )的直线斜率 即为 Weibull 模数 m 。 
图7–2 SiC纤维室温拉伸强度分布     图7-3  SiC纤维Weibull 模数分析图  
 表7 – 1  不同标距的SiC纤维的Weibull 模数
脆性材料的Weibull 模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可靠性(表7-1)。
二、纤维
1、无机纤维
     1-1、玻璃纤维(Glass Fiber)
玻璃纤维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硅酸盐经
熔融后以快的速度抽丝而成(图7 - 4)。质地
柔软,可纺织成各种玻璃布、带等。伸长率和
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耐高温性能较好,价
格便宜,品种多。缺点是不耐磨、易折断,易
受机械损伤。
玻璃纤维价格便宜,品种多,适于编织各
种玻璃布。玻璃纤维的成分、直径、编织结构
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电
性能(表7-2)。                                         图7-4  玻璃纤维制备工艺示意图
表 7 – 2     玻 璃 纤 维 品 种 性 能 一 览 表 
      纤维类别
性能	有碱
A	化学
C	低介电
D	无碱
E	高强度
S	粗纤维
R	高模量
M		拉伸强度,GPa	3.1	3.1	2.5	3.4	4.58	4.4	3.5		弹性模量,GPa	73	74	55	71	85	86	110		延伸率,%	3.6				3.37	4.6	5.2		密度,g/cm3	2.46	2.46	2.14	2.5	2.5	2.55	2.89		
1-2、碳纤维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固相反应转变而成的纤维状聚合物碳。含碳量
95%左右的称为碳纤维;含碳量99%左右的称为石墨纤维。碳纤维比重小,比
强度、比模量大(表7-2),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好,成本低,批生产量大,
是一类极为重要的高性能增强剂。
    碳纤维主要的制备工艺是先驱体转换法,即将有机纤维(原丝)经过稳
定化处理后,再在惰性气氛的高温下热解碳化,形成碳纤维(图7 – 5)。
    制备碳纤维的主要原材料有人造丝(粘胶纤维)、聚丙烯腈(PAN)纤
维和沥青(Pitch)等。经过五个阶段:
    1)拉丝:湿法、干法或熔融纺丝法。
2)牵伸:通常在100 ( 300 (C范围内进行,控制着最终纤维的模量。3)稳定:在400 (C加热氧化。显著地降低热失重,保证高度石墨和
取得更好的性能。
4)碳化:在1000(2000 (C 范围内进行。
5)石墨化:在2000 ( 3000(C范围内进行。
图7 – 5           碳纤维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PAN基碳纤维制备工艺流程:
PAN原丝(200(300(C (1150(惰气 (碳纤维( 2100(C石墨化( 石墨纤维
        空气中预氧化,  中碳化1 h,   低模      惰气中1分钟,    高模高强
         施张力使纤维    施张力约      高强      施张力约 
         伸长约10% 。    0.5N/束。               1(2N/ 束。
碳化过程:
    有机化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到
1000-1500 (C时,非碳原子(氮、氢、
氧等)将逐步被驱除,碳含量逐步增
加,固相间发生一系列脱氢、环化、
交链和缩聚等化学反应,此阶段称为
脱碳过程,形成由小的乱层石墨晶体
组成的碳纤维。
石墨化过程:
    当温度升到2000 (3000(C时,
非碳原子进一步排除,反应形成  图 7–6  碳纤维力学性能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的芳环平面逐步增加,排列也较规则,取向度显著提高,由二维乱层石墨
结构向三维有序结构转化,此阶段称为石墨化过程。形成的石墨纤维弹性模
量大大提高。
表 7 – 3   不同品种碳纤维的力学性能
2、陶瓷纤维
2-1、硼纤维(Boron Fiber)
    制备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
    2BCl 3 + 3H 2 ( 2B ( + 6HCl (              
      图7-7  硼纤维的表面形貌
       图7-8 硼纤维的断口形貌
图7-9 CVD法制备硼纤维工艺流程示意图
典型性能:                   
 直径:100 ( 140 (m 
    抗张强度:3500MPa    
     弹性模量:390GPa                                
     密度:2. 68 g / cm3                       
状态:连续单丝。                     
硼纤维抗氧化和高温性能较差,在400(C时可保持室温强度的80% ;在
高于500(C的氧化气氛中几分钟其强度就迅速下降;在650(C时将失去所有的
性能。同时其成本也较高,成本下降的潜力也不大。
    室温下硼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好,但表面具有活性,不需要处理就可与树
脂复合,其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层间剪切强度。对于含氮化合物亲和力大于
含氧化合物。但在高温下易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需要在纤维表面沉积保护涂
层,如SiC(Borsi
复合材料2.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技术:复合材料1.doc
·下一技术:复合材料3.doc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复合材料2.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