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烘炉方案 烘炉前条件的确认 1.1供风系统 高炉鼓风机可正常向高炉供风;(热风炉烘炉结束前5天,责任单位:生产科调度室) 与风机房的生产联系信号均已经过试验,状况良好;(烘炉前一周,责任人:卢鸣) 热风炉烘炉完毕,气密耐压试验已进行,处理事项已完成;热风炉已进入生产状态。(烘炉前5天,责任人:范文祥) 1.2供料系统 高炉具备受料条件(烘炉前2天,责任人:胡勤);原燃料运输系统可稳定、连续向高炉供料(烘炉前2天,责任单位:生产科);原燃料厂际计量设备已达标,可正常投运;(烘炉前2天,责任人:汪尊光) b、与港务原料厂、三烧、焦化厂的计算机通讯已开通。(烘炉前5天,责任人:钱亚平) 1.3运输系统 与运输部、汽运处有关资材及水渣、焦粉、烧结矿粉、除尘灰、干渣、残渣铁、炉前垃圾等的运输作业计划、制度已排,车辆已落实、派定(烘炉前5天,责任单位:生产科);相关的计量设施已达标,可正常使用;(烘炉前5天,责任人:汪尊光) 320t混铁车的内衬已全部砌筑完,并至少烘烤好8台;(烘炉前5天,责任单位:生产科) 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开炉用配罐方案已排定,并进行了炉前对罐的演练。(烘炉前2天,责任单位:生产科、二车间) 1.4能源供应系统 蒸汽、压气、N2、O2、焦炉煤气均通至现场且用量有保障;(烘炉前5天,责任人:李明如) 管道上的阀门已逐个进行关、闭试验,各阀门开关灵活,无泄漏;(烘炉前5天,责任单位:二车间) 各供气管路排水水封已贮水完毕。(烘炉前5天,责任单位:二车间) 1.5通讯系统 各种联系信号已通过试验,状态良好;(烘炉前2天,责任人:钱亚平) 各种电话已正常投入使用;必要的无线通讯系统已备齐。(烘炉前5天,责任人:卢鸣) 1.6高炉本体及辅助设备 max.book118.com却系统 供、排水系统各项投产准备工作已结束,设备正常,进入生产状态。(烘炉前2天,责任人:夏爱征) max.book118.com体 铁口泥包制作完毕,铁口排煤气管已埋入,烘炉管已安装好;(烘炉前10天,责任人:杨兴保) 炉前主沟、渣铁沟、摆动流嘴等均已砌筑、浇注完毕;(烘炉前,责任人:芮明华) 炉前行车、开口机、泥炮等设备试车完毕,可正常使用;(烘炉前15天,责任人:杨兴保) 炉前工器具及消耗性资材已准备齐全;(烘炉前15天,责任人:杨兴保) 所有排气孔、灌浆孔均有相应的帽盖,以备高炉气密耐压试验时封堵之用。(烘炉前15天,责任人:杨兴保、夏爱征) max.book118.com顶系统已调试完毕,设备正常。(烘炉前5天,责任人:胡勤、范文祥) max.book118.com统的所有设备均处于正常状态,随时可投入使用;矿槽已可以进料;槽下称量设备已标定;(烘炉前5天,责任人:胡勤) max.book118.com气系统的各设备均具备正常投运条件,有关的试验已进行完毕;(范文祥) max.book118.com Ovation系统调试完毕,运转正常。所有仪表已调试、标定完毕,相关仪表已投入运行;(烘炉前5天,责任人:钱亚平) 7外围配套部分 铸铁机、生铁库、碾泥机、渣处理等系统均已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烘炉前5天,责任单位:相关车间)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2.1排煤气管制作与安装(烘炉前9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排煤气管为双环盘管,外环为七边形,内环为正六边形。采用φ159×6无缝钢管制作。各管之间包括两环之间的联通管均相同,气体可在盘管内任意流动。其结构尺寸见图1。安装位置见图2。 所有水平管按图3所示下半圆钻φ25孔4排,孔间距100mm。相邻两排孔按棋盘式排列。与铁口相联的上升管不钻孔。水平管无孔部位及上升管的四周均焊有锚固件,外部喷涂层厚40mm,CN—130喷涂料。锚固件间距200mm,相邻两行错开。 整个盘管用14#槽钢支起,槽钢布置见图1,盘管上沿(不含喷涂层)距炉底300mm。各节盘管制做(包括钻孔、锚固件焊接)在炉外完成,盘管接口的焊接及喷涂料施工则在炉内进行。 2.2烘炉导管制做与安装(烘炉前9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max.book118.com管结构 用φ102×4(风口最小内径φ110mm)无缝钢管制做,下端为喇叭口,喇叭口下沿距炉底500mm,用φ20圆钢做成支架撑住。其水平段长度有三种类型,分别为2000、3200、4800mm,垂直段长5800mm(包括喇叭口),详见图4。 表1 烘炉导管的安装位置 风 口 号 数 水平段长度 根数 2# 4# 6# 8# 10# 12# 15# 17# 20# 22# 24# 26# 28# 29# 2.0m 14 3# 5# 9# 13# 16# 18# 21# 25# 27# 3.2m 9 1# 11# 19# 4.8m 3 max.book118.com管的安装 按“max.book118.com”节规定将不同水平段长度的烘炉导管装在规定的风口位置。水平端插入风口内约200~400mm,周边空隙用石棉绳堵死。各烘炉导管之间用拉筋点焊联成一体,务使稳固、送风后不移位,且其上可支撑φ9400mm的封板。 2.3风口上炉缸封板的制做与安装(烘炉前9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封板为φ9400mm的圆盘,距炉墙为850mm的环隙,见图2所示。 封板采用δ=2mm薄板制做,在炉外裁成相应的条块,从风口运入后,在炉内点焊连接,整个圆盘搭在烘炉导管上,可用点焊或螺栓、铁丝相应固定在烘炉导管或拉筋上。 烘炉导管及封板在烘炉后均要拆除,并运至炉外。因此在联接、固定时要考虑到拆除方便。 2.4烘炉用热电偶安装(烘炉前6天,责任单位:机动科、自控所) 共安装四个热电偶,安装位置及要求见表2。 表2 热电偶安装位置2要求 序号 名 称 数量 安 装风口号 测量范围 ℃ 安 装 方 法 1 风口前端热电偶 2 14#、30# 0~600 由风口中心插入、深入炉内300~500mm; 小风口与电偶间空隙用泥堵堵实不得漏风; 电偶外端应设法固定,以免被风顶出伤人。 2 风口上方电偶 1 7# 0~600 使用铠装电偶,由风口中心引入,周围用泥堵死; 电偶热端位于风口中心线上方2000mm靠炉衬处; 炉内应有相应支架,使电偶得以固定。 3 炉底中心电偶 1 23# 0~600 使用铠装电偶,通过风口中心引入,周围用泥堵实; 热端位于炉底中心耐火砖上; 电偶的炉内部分要固定在附近支架上以免被风吹移。 2.5膨胀测量装置安装(烘炉前6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a、分两层设置 ·炉体34800取样器平台。测量装置已有设计。 ·炉顶钢圈44255平台。测量装置要制作安装。 b、每层四个,按煤气上升方向设置。 3、烘炉前有关设备状态的确认(烘炉前2天,责任单位:二车间 责任人:胡勤、范文祥) 表3 烘炉前设备状态确认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应 处 状 态 1 N01~4炉顶放散阀 ·关 闭 2 均排压阀 ·关 闭 3
高炉烘炉(终稿).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