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专业技术 > 机械化工 > 机械化工word
课题6:数控铣削综合加工实例.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技术语言:简体中文
技术类型:国产软件 - 机械化工 - 机械化工word
授权方式:共享版
技术大小:27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18:11:33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技术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技术真差劲!就请您
      0%(0)

课题6:数控铣削综合加工实例.doc介绍

	课题6:数控铣削综合加工实例(1)			理论:1.掌握铣削加工的工艺知识;
2.掌握综合件的编程思路。
技能:1.能编制综合件的加工程序;
2.能熟练使用数控铣床仿真软件;
3.能完成综合件仿真加工。			编制综合件的加工程序			综合件仿真加工			专业课(理实一体)		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法、练习法			多媒体、网络或投影仪					4/40		杨丰						回顾:铣削单项加工项目		1.任务:加工要求、零件图		2.相关知识:(1)工艺知识		(2)编程知识		3.项目实施		      4.小结				课题6:综合加工(1)
6.1任务:腰形槽底板的加工
腰形槽底板如图8-1所示,按单件生产安排其数控铣削工艺,编写出加工程序。毛坯尺寸为(100±0.027)mm×(80±0.023)mm×20 mm;长度方向侧面对宽度侧面及底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3;零件材料为45钢,表面粗糙度为Ra3.2。
6.2 任务决策和实施
max.book118.com 工艺
(1)工艺分析工艺分析
该零件包含了外形轮廓、圆形槽、腰形槽和孔的加工,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垂直度、对称度等形位精度要求。编程前必须详细分析图纸中各部分的加工方法及走刀路线,选择合理的装夹方案和加工刀具,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外形轮廓中的50和60.73两尺寸的上偏差都为零,可不必将其转变为对称公差,直接通过调整刀补来达到公差要求;3×φ10孔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并对C面有较高的垂直度要求,需要铰削加工,并注意以C面为定位基准;φ42圆形槽有较高的对称度要求,对刀时X、Y方向应采用寻边器碰双边,准确找到工件中心。加工过程如下:
① 外轮廓的粗、精铣削,批量生产时,粗精加工刀具要分开,本例采用同一把刀具进行。粗加工单边留0.2mm余量。
② 加工3×φ10孔和垂直进刀工艺孔。
③ 圆形槽粗、精铣削,采用同一把刀具进行。
④ 腰形槽粗、精铣削,采用同一把刀具进行。
(2)刀具与工艺参数选择
见表8-1、表8-2。
表8-1  数控加工刀具卡
单  位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产品名称		零件图号				零件名称		程序编号		序号	刀具号	刀具名称	刀 具	补偿值	刀补号					直径	长度	半径	长度	半径	长度		1	T01	立铣刀	φ20mm		10.2(粗)/9.96(精)		D01			2	T02	中心钻	φ3mm							3	T03	麻花钻	φ9.7mm							4	T04	铰刀	φ10mm							5	T05	立铣刀	φ16mm		8.2(半精)/7.98(精)		D05			6	T06	立铣刀	φ12mm		6.1(半精)/5.98(精)		D06			表8-2  数控加工工序卡
单  位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材 料	零件图号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夹具名称	夹具编号	设备名称	编制	审核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刀具号	刀具规格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速度
/(mm/min)	背吃刀量
/mm		1	去除轮廓边角料	T01	φ20mm立铣刀	400	80			2	粗铣外轮廓	T01	φ20mm立铣刀	500	100			3	精铣外轮廓	T01	φ20mm立铣刀	700	80			4	钻中心孔	T02	φ3mm中心钻	2000	80			5	钻3×φ10底孔和垂直进刀工艺孔	T03	φ9.7mm麻花钻	600	80			6	铰2×φ10H7孔	T04	φ10mm铰刀	200	50			7	粗铣圆形槽	T05	φ16mm立铣刀	500	80			8	半精铣圆形槽	T05	φ16mm立铣刀	500	80			9	精铣圆形槽	T05	φ16mm立铣刀	750	60			10	粗铣腰形槽	T06	φ12mm立铣刀	600	80			11	半精铣腰形槽	T06	φ12mm立铣刀	600	80			12	精铣腰形槽	T06	φ12mm立铣刀	800	60			(3)N40 X-65.0 Y32.0;                             去除轮廓边角料
N50 Z-5.0;
N60 G01 X-24.0 F80;
N70 Y55.0;
N80 G00 Z50.0;
N90 X40.0 Y55.0;
N100 Z-5.0;
N110 G01 Y35.0;
N120 X52.0;
N130 Y-32.0;
N140 X40.0;
N150 Y-55.0 
N160 G00 Z50.0 M09;
N170 M05;
N180 M30;                                  程序结束
② 粗、精加工外形轮廓
P0(15,-65)
P1(15,-50)
P2(0,-35)
P3(-45,-35)
P4(-36.184,15)
P5(-31.444,15)
P6(-19.214,19.176)
P7(6.944,39.393)
P8(37.589,-13.677)
P9(10,-35)
P10(-15,-50)
P11(-15,-65)
刀具由P0点下刀,通过P0 P1直线建立左刀补,沿圆弧P1 P2切向切入,走完轮廓后由圆弧P2 P10切向切出,通过直线P10 P11取消刀补。粗、精加工采用同一程序,通过设置刀补值控制加工余量和达到尺寸要求。外形轮廓粗、精加工程序如下(程序中切削参数为粗加工参数):
O0002;
N10 G17 G21 G40 G54 G80 G90 G94 ;         程序初始化
N20 G00 Z50.0 M07;                  刀具定位到安全平面,启动主轴
N30 M03 S500;                             精加工时设为700r/min
N40 G00 X15.0 Y-65.0;                      达到P0点
N50 Z-5.0;                                下刀
N60 G01 G41 Y-50.0 D01 F100;     建立刀补,粗加工时刀补设为10.2mm,精加工时刀补设为9.95mm(根据实测尺寸调整);精加工时F设80mm/min
N70 G03 X0.0 Y-35.0 R15.0;                  切向切入
N80 G01 X-45.0 Y-35.0;                     铣削外形轮廓
N90 X36.184 Y15.0;
N100 X-31.444
课题6:数控铣削综合加工实例.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课题6:数控铣削综合加工实例.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