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稿、充值登录入口  |  用户注册 |  退出登录
首 页文章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文章百姓生活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16 13:36:50
【精华】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4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一定有不少可以计划的东西吧。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8)班现有学生64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索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 以内 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 100 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 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 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索、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纯熟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 以内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并会进行简朴的估计和交流。
  2、纯熟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朴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朴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朴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 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结合详细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索,敢 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 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 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 1)、认识图形(二)(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训练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训练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训练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2课时
  (3)、分类与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朴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6)、找规律(4课时)
  (7)、总复习(4课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用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
  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朴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朴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旧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详细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朴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朴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朴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准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朴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朴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朴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朴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 、 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训练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
  六、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朴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 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及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更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二轮复习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为了提高二轮复习的效果,现结合高三数学现状及学生的实际,制定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完善强化知识体系,增强题目的综合性,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讲就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二、复习安排
  根据本学期的复习任务,将本学期的备考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从20xx年2月17日~20xx年4月27日完成以主干知识为主的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综合演练):从20xx年4月28日~20xx年5月18日完成以训练能力为主的综合训练;
  第三阶段(自由复习):从20xx年5月-----日~20xx年5月----日完成以自我完善为主的自主复习;
  第四阶段(强化训练):从20xx年5月-----日~20xx年6月03日。
  三、备考策略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备考策略(从20xx年2月17日~20xx年4月27日)
  (一)目标与任务: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题型,培养能力。
  根据高考试卷中解答题的设置规律,本阶段的复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知识专题:
  专题一: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此专题函数和导数以及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意交汇问题的训练。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是在客观题中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是在解答题中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此题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
  专题二:数列、推理与证明。数列由旧高考中的压轴题变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档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与不等式的简朴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都可以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注意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点线面的关系及空间角的计算,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对称问题是命题的主旋律。近几年高考中圆锥曲线问题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融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为一体;二是向量关系的引入、三角变换的渗透和导数工具的使用。我们在注意基础的同时,要兼顾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强化训练,尤其是推理、运算变形能力的训练。
  专题六:概率与统计、算法与复数。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对算法的考查集中在程序框图,主要通过数列求和、求积设计问题。
  专题七:系列4选讲。包括几何、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二)方法与措施:
  1、工作要求
  专题教案的编写要求:把专题内容包含的考点或题型划分为若干课时,本专题内容的考情简析,专题知识要点融合,近五年真题回放,选题要以常规题型为主,注意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严格控制解答题难度,中低档题的比例应占到80%左右,要有利于中等学生水平的提升;所选例题及作业题要提供详解答案。
  2.强化集体学习。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研究学习20xx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认真研究各地模仿卷,准确掌握各章内容的高考要求,以便在教学中掌握方向;组内每位教师要把近3年的新课程高考试卷重做一遍,仔细剖析每类题的题型特点,考查重点、考查方向、命题规律,弄清试题的变化分布规律,分析总结出共同的特征,收集整理出有用的高考信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复习的针对性;
  3.备好两课(即复习课、评讲课)精讲精评。
  (1)复习课力求做到:①系统性:知识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串;②综合性:纵横联系,知识交叉,多角度、多层次;③基础性: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④重点性:突出主干知识,详略得当;
  (2)评讲课应该做到:①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多难;②诊断性:诊痛析因,指点迷津,传授方法,诊防结合;③辐射性:以点带面,画龙点睛,举一反三;④启发性:启发思维,点拨思路,发散开拓。
  4.落实好教学常规,抓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集体备课到课堂教学,到作业的批改和辅导,环环相扣,丝毫不能松懈。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活动,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做好自习课的辅导,耐心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一定要抓好学生规范表述及计算能力。
  5.切实抓好强化训练,注意知识的巩固和滚动
  每章一次综合测试;每月一次月考;对每次训练要做到批改、讲评及时、到位,科学统计,及时总结,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反馈。并同时要求学生去反思错解原因,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争做到让学生练有所得,听有所获。
  以上不同层次的训练首先要做到精选试题,立足于中、低档题目,不能盲目拔高,追求一次?到位,去建造空中楼阁。都要求学生限时完成,认真作答。一是强化学科能力训练,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规范、完整、准确地答题习惯 。
  6.处理好模仿考试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除了正常的考后试卷分析,我们对每次考试、训练都要分析学生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分析各次考试学生的得分点是否有变化、有提高,并采取相应措施。把能够得分的题型通过考后训练、讲评要让学生一一突破要有目的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7.注意心理训练。学习实力与心理状态是高考成功的两大基本要素,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制胜的法宝。在测试或训练题中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障碍或有意识的引入新情景、新信息问题,有意识的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应试技巧。但要掌握好度,不能过于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8.听从整体,做好培优及目标生的补差工作。强化对目标生的督促、检查,全面落实年级的要求,狠抓落实,尽可能对他们的作业或训练做到面批面改,帮助他们查找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激励学生学习的士气。
  此阶段的备课要特别注意研究各地的模仿试题,细心揣摩,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内容,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研究,密切关注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关注新课程的新重点,牢牢掌握好复习的方向;此阶段还要解决好热点问题-开放型问题、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等。
  第二阶段(综合演练)备考策略(从20xx年4月28日~20xx年5月18日)
  (一)目标与任务:模仿训练,强调规范,查找问题,完善提高;
  (二)方法与措施: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模仿试卷,通过规范训练,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心理,发现平时复习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提高实战能力,走近高考。
  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仿试题时的工具性。
  通过应试技能的训练,在考试中要求学生注意如下几点:
  1.容易题争取不丢分规范表述少跳步
  2.中等题争取少丢分得分点处写清晰
  3.较难题争取多拿分知道一点写一点
  4.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
  第三阶段(自由复习)备考策略(从20xx年5月XX日~20xx年5月XX日)
  (一)目标与任务:自由复习,自主整理,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知识,同时进行适度训练做好心理的调试,逐步达到最佳状态。
  (二)方法与措施:制定出自由复习的指导建议和考前指导。学生参考教师建议,自主复习,主动做到:
  1.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
  2.抓思维易错点,注意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
  3.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改错本,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
  4.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准备应考。
  第四阶段(强化训练)
  四、复习进度表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
  专题内容课时
  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数与算法4
  专题二不等式、函数与导数12
  专题三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平面向量10
  专题四数列、推理与证明10
  专题五立体几何7
  专题六解析几何10
  专题七概率与统计7
  专题八选修系列10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师精讲例题学生大量演训练题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转变角色,便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比较充分的思索空间,培养肯钻研、善思索、勤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验、预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预测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索、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掌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准确性,计算中的思索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