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芳(010)82001362 xuxiaofang@gtjas.com 2004年12月12日 投资要点: ●2004 年 1-10 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422 亿元,同比增长 13.1%。预计 2004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3%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幅比2003年提高约两个百分点。预计 2004年商业零售板块净利润增幅将超过 40%。 ●2004年 12月 11日,外商投资大陆零售领域全面放开。这一全新变化,将体现在企业竞争力量的对比,零售市场的发展环境、发展趋势等方面,从而使中国零售业发展站在国际化竞争新起点。全面开放,将使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提升为国际化的竞争,国内外零售企业之间的融合度将进一步增强,我国零售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 ●外资零售商将通过新开门店和收购兼并加快进入国内市场,内姿零售商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业态的加速升级将会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国内零售市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发展的鲜明特点。 ●从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10多年的发展历史看,在上海、北京、深圳、大连等外资进入最早、零售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也是国内零售企业成长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地区。而且,我国地区发展的区域化差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供应商的分散及其信息技术运用的落后,使得国际零售巨头“低价竞争”这一最具杀伤力武器在今后数年里难以得心应手地运用,从而给了内资零售商与外资抗衡的难得历史机遇。因此,对于全面放开后国内零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没有理由感到悲观。 ●重点公司点评:小商品城(600415) 、百联股份(600631) 、华联综超(600361) 、南京新百(600682) 。 零售行业价格走势图(04-01-02---04-12-10) 0 2 4 6 8 10 12 上证指数零售行业指数 国泰君安证券 行业研究报告 2 预计 2004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518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左右, 增长幅度是近 8年来最大的一年。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 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增长、 物价水平的回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也对消费需求起到了有效的拉动作用。 与 2002 年同期相比,2004 年前三季度零售板块净利润增长 34.77%。数据对比表明, 零售板块经营业绩已经处于上升周期。 2004 年商品零售市场销售增幅加大 2004年以来,我国商品零售市场销售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422 亿元,同比增长 13.1%。其中,10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65.4 亿元,同比增长 14.2%。预计 2004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 13%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幅比 2003 年提高约两个百分点。 图一:1999-2004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1135 34153 37595 40911 45842 5180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2004年为预测值。 我国商品零售市场销售增幅加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加大。200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超过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将分别超过 7%和百6%。二是投资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加。2003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 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28.4%,2004年1-10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5%。 三是物价总水平由降转升。 2003 年,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1.2%, 2004年 1-10月同比上涨 4.1 %。基于“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物价水平的回升为消费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加大。 2004 年商业零售板块经营业绩明显回升 2 20 00 04 4 年 年前 前 3 3 季 季度 度, ,商 商业 业零 零售 售板 板块 块平 平均 均主 主营 营收 收入 入 1 14 43 35 5. .8 89 9 百 百万 万元 元, ,同 同比 比增 增长 长 1 16 6. .4 42 2% %; ;平 平均 均净 净利 利润 润 2 25 5. .9 97 7 百 百万 万元 元, ,同 同比 比增 增长 长 4 49 9. .9 95 5% % ; ;平 平均 均每 每股 股收 收益 益0 0. .1 10 06 6 元 元, ,同 同比 比增 增长 长 4 41 1. .3 33 3% %。 。 预 预计 计 2 20 00 04 4 年 年商 商业 业零 零售 售板 板块 块净 净利 利润 润增 增长 长幅 幅度 度将 将超 超过 过 4 40 0% %。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商品零售板块经营业绩回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零售连锁类公司利润0 10 20 30 2002 2003 2004 图二:近3年前3季度净利润变化情况(百万元) 国泰君安证券 行业研究报告 3 2004 年前 3 季度,零售板块亏损企业由上年同期的 10 家减少到 5 家,同比减亏 69.54%。 全面开放后, 中国零售市场将面临更多新的外资巨头的进入以及原有外资零售企业扩张的提速。 增长水平较高,2004 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增幅为46.57%;二是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受“非典”影响严重的百货类公司盈利水平大幅回升;三是一批进行了股东更替或主营业务重组的公司如ST秋林、长百集团、ST烟发、ST民百、华联股份等扭亏为盈。 表 1:04 前 3 季度零售板块亏损企业情况公司代码公司名称03前3季04前3季672 铜城集团-427.23 -315.23 679 大连友谊-3205.63 941.91 785 武汉中商118.44 -105.19 882 华联股份-119.19 1057.01 600723 西单商场-4590.44 -1264.59 600738 *ST 民百-2776.28 622.27 600766 ST 烟 发-1630.81 187.55 600774 汉商集团-2657.4 -2726.5 600807 ST 济 百-2325.23 -2193.49 600856 长百集团-830.54 27.91 600891 *ST 秋林-3123.15 376.09 合计亏损-21685.9 -6605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全面放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 2004 年 12 月 11 日,外商投资大陆零售领域全面放开。这一全新变化,将体现在企业竞争力量的对比,零售市场的发展环境、发展趋势等方方面面,从而使中国零售业发展站在国际化竞争新起点。 中国零售市场对外资全面放开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股权放开,已有外资零售企业在合资企业中所占股权比重可以增加, 并有可能出现外商独资企业;二是外资企业在单个城市的开店数量放开,外资零售企业将会在重点城市加快开店速度以形成区域集中优势;三是二三线城市的放开,外资会加快进入中小城市并逐步形成区域性连锁。另外,目前尚有30%左右的国际零售巨头,由于不适合或不了解过渡期内的中国零售市场而没有进入,全面放开后他们的进入将是迟早的问题。总之,全面开放后中国零售市场将面临更多新的外资巨头的进入以及原有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提速。 图三:2003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和店铺数量的所有制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48% 36% 16%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