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货币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本位币 辅币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货币。 辅币是主币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与找零之用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贮藏手段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充当贮藏手段,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来信用货币一般有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 信用货币不能与任何金属进行兑换,其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 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流入流通领域。 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的调节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 流通中的货币不仅仅只现金,也包括银行存款。 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 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 历史上有过不同类型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中国际金本位制是以黄金做为国际货币体制的基础,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但其缺陷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受限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制又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所谓"双挂钩"制度。布雷顿林林体系对当时的世界经济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本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一缺陷被称为"特里芬两难",从而导致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以致于造成70年代该货币制度的彻底崩溃。 60年代开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焦点集中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上,核心问题是美元与美国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关于在货处金融领域方面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牙买加体系,它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的产物。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黄金非货币化、汇率制度的多样化及储备货币多样化这三点上。牙买加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事实的一种法律追认,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反映和解决。 比较马克思阐述的货币职能与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职能表述。 马克思认为货币有五个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充当交换的媒介;贮藏手段,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支付手段,单方面转移;世界货币。 西方其它经济学家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在任何经济社会中,货币不论是黄金、白银,还是贝壳、石子、纸片,都具有三个基本职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和价值贮藏。在这三种职能中,交易媒介和价值标准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一种东西能作为货币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价值贮藏职能是从这两个基本职能延伸出来的,因而是货币的次要或引申职能。正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才把货币同诸如股票、债券或房屋之类的资产区分开来。 论述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货币的重要性? 附:07金融联考冲刺题 一、单选: 1、以下属于层次的是(A) A以现金向棉农支付的收购款 B某企业在银行的一年期存款 C王先生持有的价值1000元的股票 D 将于本月到期的国库券 2、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D) A税款缴纳 B贷款发放 C工资发放 D以上都是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D) A现金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解: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流动性极强,类似于现金,因而是准货币;企业定期存款与居民储蓄流动性均不高;现金是货币,不是准货币。 准货币(quasi-money)----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 例如:国库券、练功券、军用代金券、有奖储蓄存单、外汇券、侨汇券、金融卡 4、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D)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发行权指定在央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D以上都是 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的关键前提是(A) A金银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兑换 B国家规定金币银币法定比例 C金币可以自有兑换 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 6、以下关于金块本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中央银行可以随时发行纸币以应对通货膨胀 B金币在市面上自由流通 C 纸币在市面上起交易媒介作用 D居民随时可以把手中的纸币兑换成黄金 解:金块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与流通,央行发行纸币以金块为准备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时,居民不再自由兑换黄金,只有在手中持有本位币的含金量达到一定数量后才可以兑换金块。 7、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B) A纸币和黄金挂钩 B纸币和黄金的兑换中介是第三国货币 C只有手中的货币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兑换成黄金 D纸币的发行受限制于黄金的储备 解:金汇兑本位是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8、如果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为1:10,而市场上形成的比价为1:16,那么(A)将被驱逐。 A金币 B银币 C银行券 D其他 9、纸币本位下,如果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纸币,且注定价格与实际价格发生背离,则会出现的现象是(B) A劣币驱逐良币 B良币驱逐劣币 C不会影响 D以上都不对 解:注意劣币驱逐良币是在双本位下,而本题是在纸币本位下,这时是良币驱逐劣币。 二、简答 1、如何理解金币本位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而金块和金汇兑本位是一种残缺的金本位?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首先,由于币制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其次,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再次,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两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这两种货币制度没有铸币流通,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兑换自由黄金,一旦过多就会贬值;第三,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国货币制度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动摇。 2、什么是纸币本位?如何正确理解我国“一国三币”制度? 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⑴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 ⑵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
第三章货币习题答案(学生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