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进度表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美术欣赏 1 《美与生活、农民画》——美术欣赏 1 《原色和间色》——色彩画 《复色》——色彩画 1 《春节礼品》——记忆画 1 《建设中的家乡》——记忆画 1 《可爱的动物》——记忆画 2 《难忘的旅游风光》——记忆画 《童帽》——写生画 1 《儿童乐园》——记忆画 1 《自行车》——写生画 2 《实物拓印》——版画 2 《做一只漂亮的纸杯》——制作 2 《笔筒》——制作 2 《纸制手提袋》——制作 2 《精美的礼品盒》——制作 2 《二方连续》——剪纸 2 《二方连续》——图案 2 《有趣的排列》——设计 2 《实物镶嵌画》——拼贴画 2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1 单元 课 题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重点字、词、句 第 一 单 元 《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美术欣赏) 《 第二单元 《原色和间色》(色彩画) 《复色》(色彩画) 《春节春节礼物》(记忆画) 〈建设中的家乡〉(记忆画) 《可爱的动物》 通过对“原色和间色”色彩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力,并能运用原色来混合成间色。 通过学习认识产生复色的原理,并能混合出复色。使学生初步了解色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学习运用复色以丰富画面的技能。 1、通过描绘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的“春节礼品”,巩固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拥护开放改革开放政策。 2、用记忆手法表现物象,提高儿童描绘能力。 通过绘画建设中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围绕主题,在复杂的建设面中选择适当的景物组成画面的能力。 原色、间色、可爱、难忘等 重点与难点 结合何种思想品德教育 教法与注意问题 教时 让学生扼要的了解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和辉煌成就。 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以及学习美术的兴趣。 实物展示法、讲解法、讨论法 6课时 培养学生的色彩和谐能力。 初步了解色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学习运用复色以丰富画面的技能。 描绘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的“春节礼品”,巩固色彩知识。 培养学生围绕主题,在复杂的建设面中选择适当的景物组成画面的能力。 抓住动物的形象特征,理解其生活习性,选择好看的动态,画出可爱的动物记忆画。 学习旅游风光记忆画,促进学生记忆、创作的思维能力。 感受祖国河山之美、色彩知识等 情境法、启发法、讨论法、讲解法等。 8课时 教学计划2 单元 课 题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重点字、词、句 第三单元 《做一只漂亮的纸杯》(制作) 《笔筒》—制作 《纸制手提袋》(制作) 《精美的礼品盒》(制作) 通过纸杯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学习从平面到立体的造型设计和美化装饰日用品的方法。 通过纸笔筒造型的制作,培养使学生掌握笔筒制作的整体造型构思→制作→组合的三个过程。 1、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教学生学习以优美的图案、高雅的色彩制作精美的礼品盒。 扇形、剪、折、贴、图案 第四单元 《小火车》——记忆画 《儿童乐园》—记忆画 《自行车》—写生画 《实物拓印》——版画 指导学生了解火车的结构及外形特征,并能凭记忆以线条细致地画出一列小火车。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在儿童乐园中最喜爱的活动内容,抓住一个场面表现出来。培养学生选材作画的能力。 通过自行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简易的实物拓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在拓印造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线条、精心细致、写生、记忆等 重点与难点 结合何种思想品德教育 教法与注意问题 教时 看图制作及训练按图制作的能力,学习放大图样及制作纸杯的方法。 学生的设计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 学习礼品盒的纹样安排和涂色的步骤。 培养学生动手创造美的欲望、认真细致的习惯 课件展示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引导法等 8课时 学习凭记忆以线条细致地画出一列小火车。 培养学生选材作画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掌握利用实物有不同纹理组织自己所构想的画面。 使学生养成精细的观察和描写的绘画习惯、审美情趣等 记忆画、结构、乐园、拓印、版画等 6课时 教学计划3 单元 课 题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重点字、词、句 第五单元 《二方连续》(剪纸) 《二方连续》(图案) 《有趣的排列》(设计) 《实物镶嵌画》(拼贴画) 通过学习有趣的剪纸花边使学生了解二方连续的构成规律,并认识其实用意义。 让学生了解连续图案的用途,理解二方连续的构成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及创造能力。 让学生观赏、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趣的排列现象,找出排列规律,并能按照规律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排列。 欣赏镶嵌画的独特装饰美,学会镶嵌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有趣、排列、二方连续、图案、设计拼贴、镶嵌 重点与难点 结合何种思想品德教育 教法与注意问题 教时 以剪纸学习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规律及其特点。 让学生了解连续图案的用途,理解二方连续的构成规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及创造能力。 学习用各种材料排列、组合拼贴。 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趣的排列现象,找出排列规律。 学习镶嵌画,使学生懂得利用材料的色彩、肌理来设计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并锻炼其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欣赏镶嵌画的独特装饰美,学会镶嵌画的制作方法。 学习简单的图案常识与形式美知识以及一般的构成规律、精细工整的绘画习惯等 示范法、讨论法、引导法、讲解法、情境法等 8课时 《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 第1课时 授课时间:2002年2月25日 星期四第三节 一、教学内容: 《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艺术的历史悠久和伟大成就,从艺术美的熏陶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扼要的了解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和辉煌成就。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五、教学教具: 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的挂历、录像等各种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产技术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美术形式。工艺美术的重要特点是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它们的制作直接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制约。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许多杰出的创造,如上册介绍的彩陶工艺玉石工艺和本册介绍的青铜工艺,还有如漆器工艺、织绣工艺、瓷器工艺等,不仅是艺术的结晶和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当时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的成就。工艺美术大多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工艺美术中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文化技术、民族习俗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二、关于青铜器和青铜艺术: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图例,并出示青铜器的幻灯片让学生观看。教师简略地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和青铜艺术的特点。 我国的青铜时代最初源于黄河流域,从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朝开始就有了青铜器。商周青铜工艺的铸造程序,大体是用预制了的分块陶质范模凑合成整体,然后把纯铜和一定比例的锡的混合溶液一次注入陶质范模而成。 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主要在于纹样装饰、器物造型与铸造工艺三者密切结合。许多青铜器具有纹样清新、流畅、纤巧、华丽强劲的线感,造型结构新颖或纤细玲珑或威严神秘,铸造工艺精湛而整体感强的艺术特点。 从商周朝代(约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221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历时1500年之久,是中国青铜发展史上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时期,铜文化艺术是我国独具特色和传统的,它属于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三、欣赏《长信宫灯》: 当我们了解了青铜的历史和工艺特点后,欣赏具体的作品就更有意义了。《长信宫灯》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文物。器内有铭文“长信”二字,据考证曾为当时长信宫所使用。它的造型为宫女双手执灯,跪伏在地的姿态,它同时也是一种实用的灯具,灯座、灯罩可拆卸开合,供调整灯光照明度。宫女的右臂是烟的通道。这是一件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精品杰作。 四、《莲鹤方壶》的欣赏: 《莲鹤方壶》是青铜器中一件著名作品。出土于河南新郑,是我国春秋中期的一种盛酒器。它的造型和装饰体现了一种清新、流畅、纤巧、华丽的风格。器身上下以各种镂空的怪兽作装饰,还有龙、鸟纠屈盘绕的花纹。器身由两条回首咋舌的小兽承手工艺而显得轻盈。顶盖上,仰起的莲瓣形华盖中央,有一只展翅欲飞的鹤,它是这件青铜器的“眼睛”,有飞翔、向往、变革的寓意。 五、欣赏其他种类的工艺品:中国光辉灿烂的工艺美术制作史除了著名的青铜工艺外,瓷器同样誉满海外,有“瓷器之国”的誉称。到了近现代,中国的工艺美术种类更
小学美术第05册教案(北师大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