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美术第04册教案(浙教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26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6 10:12:5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美术第04册教案(浙教版).doc介绍

蘑菇
一、教材分析:
蘑菇施一种菌类植物,分食用与非食用两类。非食用蘑菇色泽
和花纹都很漂亮。蘑菇的品种有香菇、干菇、金针菇、风尾菇等,其中不少由人工栽培,而更多的则是在大自然怀抱中自己生长的。蘑菇的形态可爱,常常以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出现于童话故事中。
二、教学目标:
了解蘑菇的一般常识。
画几棵不同形状和花纹的蘑菇。
培养对自然植物的观察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不同角度观察蘑菇的形状和色彩。大胆选用鲜艳漂亮的色彩画出外姓不同、花纹不同的蘑菇。
难点:从多种角度表现蘑菇的特征。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幻灯片、挂图、范画
六、教学过程:
猜谜语导入新课
 1.“说它像伞不是伞,阴凉潮湿它喜欢,好看的不能吃,能吃的不好看。”
问:你猜它是啥?
2.揭题“蘑菇”。
分析蘑菇的外形特征
1.出示实物蘑菇。
指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
2.出示幻灯片。
   从欣赏重丰富学生对蘑菇的感性认识。
归纳特征(欣赏范画)
(三)基本技能讲授
师演示蘑菇画法。
介绍涂色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评析学生作业
   1)构图   2)色彩   3)特征
   2.作业要求
画几棵不同形状和花纹的蘑菇。
   (五)作业讲评
学生自评
(六)课堂总结
表扬、鼓励秀作品。
想象中的蘑菇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掌握蘑菇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画出想象中的蘑菇。要求充分启发学生想象蘑菇像什么?有什么用?根据教材范例,鼓励学生想象出与别人不同的蘑菇造型,并进行讨论,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启发和指出学生想象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蘑菇的设计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敢于创造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难点:蘑菇的联想和绘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课件、蘑菇道具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上节课作业,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优秀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2.介绍蘑菇王国,并出示课题——神奇的蘑菇
二、欣赏蘑菇范画,感受变化特点
1.展示蘑菇饭店
2.蘑菇台灯
3.蘑菇飞机
三、观察、想象
1.观察蘑菇的夸张变形及组合变化
2.组织小组讨论:
能想出其它神奇的蘑菇吗?
   四、基本技能讲授
1.师演示蘑菇飞船画法。
2.介绍涂色方法。
五、布置作业
1.评析差的作品,指出不足之处。
2.师总结:1)构图太偏2)主体不突出3)色彩不鲜艳
3.作业要求:
每人用魔术笔变出一个神奇的蘑菇。
神奇的蘑菇要与众不同、色彩鲜艳。
画得又好又快的小朋友就可以登上蘑菇汽车去参加神奇的蘑菇画展了!
   六、小结
1.作业讲评
评评谁的蘑菇最神奇、最有特点!
  2.课堂总结
表扬、鼓励小朋友积极动脑,大胆创造的精神。
小树林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表现几棵树的组合为主。教学中引导学生亲临大自然,发掘大自然,发掘其美的因素,才会使学生愉悦地画出自己所见过的小树林。
二、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物体前后重叠的表现方法。
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知道美的饿环境要靠人去创造、保护、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画面上表现树木前后重叠的关系。
难点:怎样画出较为完整的构图。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范画、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调解气氛。(观察室外的树)
二、指导示范画单棵树。
归纳特征
树冠——三角形、半圆形、圆形¨¨¨
       2.比例
          观察树高与树冠的比例关系
三、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欣赏课本上范画。
四、讲解演示小树林画法。
表现树与树之间的重叠关系。
色彩上挑选不同绿色交叉使用。
(一般灰一些的颜色表现远处的树,鲜艳的表现近处的树。)
构图形式
表现树之间的高低、宽窄、疏密、大小、前后的变化,画面要充实、饱满。
五、学生作画,师巡视。
六、作业评述。
    能画出树的特征,表现树的前后关系、树的疏密、色彩鲜
艳、有变化的为优秀作业。
    学生互评。
房子和树
一、教材分析:
房子和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关心周围的环境。房子和树的内容本身就决定了形式上的曲与直的对比,树林高与低参差不齐,树冠形状不规则。房子的饿轮廓横平竖直,挺拔坚固。本课应启发学生画出对比变化之美感。
二、教学目标:
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房子和树。
画一张有房子和树的画,进一步学习构图知识。
进一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处理好树木与树木、树木与房子的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房子和树的挂图、图片。
六、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上节课作业,导入新课
欣赏挂图、照片等
启发学生比较房子的边缘线与树的边缘线有什么不同特点?
演示排列组合
师预先画好几幢不同的房子、几棵树,进行多种排列。
指名学生上来排列。
鼓励想象
讨论想象中的房子和树。
师示范作画
画出家乡的特色。
学生作画
提倡和鼓励学生设计未来家乡的房子,以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长大了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愿望。
作业讲评
表扬优秀作品的学生。
印出来的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业通过作画工具、形式的改变,使学生懂得,美术作品不仅在画面上要不断创新求异,在绘画工具、作画程序上也可以不断动脑筋想出新方法来创作,以获得不同的效果。让学生在求新求异中,获得创造的感受。本课特色是:刻印后产生的线条上的色彩会随底色而变化,刻画完后反过来即成一张与原构图左右相反的画。
二、教学目标:
学习印画的方法。
用印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
欣赏同伴与自己的作品,体验进行创作后获得的愉快。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印画的技法。
难点:根据一定的饿范例进行改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具:蜡笔、硬铅笔及常规用品。
教具:范画、示范用具。
六、教学过程:
   (一)展示范画
        分组欣赏讨论研究:
范画与平时图画有什么不同?
这种画是如何画出来的?
   (二)示范作画方法:
在稍厚的底板纸上用力涂上底色。
在涂好底色的纸上覆盖上一张白纸。
用硬物在白纸上作画。
注意:1)太轻线条不清楚。2)太重纸会划破。
将白纸反过来,即是复印画。
作画要求
大胆选用与别人不同的颜色,有力地涂出底板色,反映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画出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物象,表达一定的想法。
学生练画
作业评讲
组织学生相互欣赏同伴作品,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
意的是哪个部分,为什么,还有内写地方要改,怎样改进更
好。
刮出来的画
一、教材分析:
前一课“印出来的画”是通过“印”的方法来作画,而本课则是通过“刮”的方法来作画。前者画面是白色底,彩色线;后者画面是彩色底,白色线。
学生刮画时可线状、可块状,或两者结合。
二、教学目标:
初步学习刮画的方法。
通过刮画培养学生大胆而细心的素质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刮画的方法。
难点:学习掌握运用不同刮器,不同的粒度,产生不同效果的
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小钉子、小刀、小刻刀等,范画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刮出来的画
   (三)师示范制作过程
涂底板
刮画
鼓励学生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人、事、
物。可以线条为主,适当刮出一定的块面。
   (四)学生制作,师指导
(五)作业讲评
       
小学美术第04册教案(浙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美术第04册教案(浙教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