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福教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08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6 10:12:5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福教版).doc介绍

第一课:万年青——中国画
课时:一课时
页码:第1页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写意花卉的有关知识,欣赏花卉的自然美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美。
2、认识万年青的形态特征,初步掌握其写意画法。
教学重点:
学习写意画花卉技法。
教学难点:
构图、中锋画叶与果实的用笔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笔墨纸等工具及范图、画册。
学生:笔墨、颜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
让学生欣赏几幅万年青写意画图例及拍有万年青的照片,教师边介绍万年青的特点:这是一种受人欢迎的观赏花卉,冬夏常青,叶如剑锋,果实多为桔红色。由于有“万年青”的美名,人们都取其吉名作为健康长寿的象征。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万年青的写意画法。
2、讲授新课:
①让学生欣赏教材范图,观察范图。
②分析构图方法:
老师拿出事先画好的几种不同构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请学生说说哪种构图最合适,尽量避免不正确的构图如太小、偏移等,本课范图尤其要避免往上偏移太多,在画叶子时要考虑果实的位置预先留出。还要注意叶片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
③用笔方法:
A、让学生先试着自己在纸上画一两片叶子与果实。提醒学生用中锋用笔。
B、老师示范用笔方法:用墨调花青(或加少许藤黄)由上往下用中锋画出叶子,用笔时,笔尖色稍浓,落笔后逐渐加压,收笔时稍稍提笔,使叶片顶端尖,中间最宽,叶根渐小。前面叶片色稍重,后面的叶片色淡些。待水分稍干时,再用浓墨勾出其叶脉。老师顺带画出用侧锋画的叶片,让学生比较,以强调中锋。
画果实同样运用中锋笔法:用朱红色中锋点画,笔点下时稍转一圈提起,使圆点中间稍浓,边缘略淡。而后用浓墨点脐与果柄。老师将果实重复的画二三遍,让学生加深印象。
④老师将事先画好的范图贴出来,供学生参考。
3、学生练习:
可以先练习叶片、果实的分解画法,再练习整体。老师多发几张生宣纸给学生练习。加强辅导。
4、讲评作业
展示学生的作业,学生先互评,教师再讲评。表扬大胆做画的学生,鼓励他们课余多练习。
第二课:牵牛花(中国画)
课时:一课时
页码:第2页
教学目的:
1、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了解写意花卉的传统表现技法。
2、训练掌握写意牵牛花的笔墨技能。
教学重点:
理解牵牛花的形体特征及笔墨的掌握运用。
教学难点:
如何较好地运用笔墨生动地表现牵牛花。
教具准备:
毛笔、墨、国画颜料、水罐、调色盘、生纸宣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放映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观察并说说牵牛花的形体特征。
3、出示图片与牵牛花国画范作,在引导比较中,让学生通过讨论,说说国画中的构图与笔墨的形体表现特点。
4、教师示范作画过程,进行具体的技法指导:
调出红紫或蓝紫,中锋勾出椭圆,再用侧锋(笔尖浓、笔根淡)在椭圆中画出三个花瓣,下方两笔画成花筒,再用黑色画花托,点花蕊所用墨也可用黄色,牵牛花的叶子可用侧锋蘸墨色(笔尖浓笔根淡)撇出“个”字形,趁墨色未干用浓墨勾叶脉,牵牛花藤可用中锋浓墨勾勒,并应讲究行笔流畅,疏密有致,柔而不弱,转折有力。
5、学生练习牵牛花的画法,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用笔的浓淡干湿,落笔之前可在吸墨纸上先试一试墨色。
6、教师板书牵牛花的用笔。
7、出示整张画的完整构图,并提上文字。
8、学生可根据熟练程度,画一张相对完整的图。
9、作业评讲。
10、教师小结:
写意牵牛花的画法。
第三课:山茶花——中国画
课时:一课时
页码:第3页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法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
2、学习中国画写意山茶花的简单画法,继续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学重点:
学习写意画花卉技法。
教学难点:
构图、中锋画叶与果实的用笔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笔墨纸等工具及范图、画册。
学生:笔墨、颜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
让学生欣赏几幅山茶花写意画图例及拍有山茶花的照片,教师边介绍山茶花的特点:这是一种受人欢迎的观赏花卉,单层五瓣的,也有多层复瓣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山茶花的写意画法。
2、讲授新课:
①让学生欣赏教材范图,观察范图。
②分析构图方法:
老师拿出事先画好的几种不同构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请学生说说哪种构图最合适,尽量避免不正确的构图如太小、偏移等。
③用笔方法:
A、让学生先试着自己在纸上画一朵花和叶的组合。提醒学生用中锋用笔。
B、老师示范用笔方法:
1)勾花形。调出洋红色,中侧锋勾出花瓣。
2)侧锋调浓淡墨画出花叶。
3)浓墨勾出叶茎。
4)用藤黄点花心,浓墨画花杆。
④老师将事先画好的范图贴出来,供学生参考。
3、学生练习:
可以先练习花、叶的分解画法,再练习整体。老师多发几张生宣纸给学生练习。加强辅导。
4、讲评作业
展示学生的作业,学生先互评,教师再讲评。表扬大胆做画的学生,鼓励他们课余多练习。
第四课:小吊饰
课时:一课时
页码:第4页
教学目的:
1、认识小吊饰的艺术样式,扩大学生审美视野。
2、学习制作小吊饰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如何利用现成的旧材料制作小吊饰。
教学难点:
小吊饰的设计和构思。
教具准备:
废旧瓶子、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图片,导入课题。(播放课件)
三、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2、认识小吊饰的特点。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的图片,谁能来说看看小吊饰有什么特点?他们都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特点小巧、美观。
生: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中间最大的部分,一是吊着的部分,还有一个是下面垂着的部分。
师:说的很好,(展示课件)
小结小吊饰的特点:美化环境、丰富生活情趣、礼品。
组成:1)吊式
2)主体
3)坠物
3、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找找其中的毛病。
4、选择材料:
废药瓶、瓦楞纸、空可乐瓶、纽扣、彩色卡纸、彩绳等。
5、设计方法,展示课件:
1)设计:必须先画草图,根据手中持有材料的形状、色彩、质地展开丰富的想象,看看可以设计成什么,从而确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先确定内容形式,再选定相应的材料。
2)制作:先根据材料把主体确定下来,然后加以装饰,接着加上下坠和吊链,最后调整。
6、布置学习任务:
用废旧材料,加以装饰制作,再装上吊链,制作小吊饰,完成之后,同学之间可互相赠送。
7、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检查。
8、作业评讲。
9、教师小结: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有趣的小制作,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他们立废观念,同学们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创造的快乐,一些同学在回家后还很有兴趣的再做着,还把制作的小吊饰互相赠送。第五课:放风筝(记忆画)
课时:两课时
页码:第5页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风筝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习惯。
2、训练学生构图、人物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记忆、想象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及动态的表现。
教具准备:
录象机、实物展示台、人物动态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上网查找风筝资料,第二课时表现绘画作品)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2、谜语导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3、学生回答:
4、学生上网查找风筝图片、历史等资料。通过网上自主学习,进一步回忆童年的往事。
5、交流学习的心得。第二课时
1、根据上节课查找的资料(文字、图片)交流儿时放风筝的趣事。
2、教师出示几组范图让学生欣赏。
3、布置学习任务:
画一幅放风筝的记忆画。教师提供几个放风筝的动态供学生参考。
4、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评奖。
组织评选优秀作业:
1)小组互评。
2)作者上台自评后,其他学生评议。
6、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大胆想象、探索求知。第六课:圆柱体透视
课时:两课时
页码:第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透视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圆柱体透视知识表现圆柱体实物。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体的透视关系。
教学难点:
圆柱体横截面透视规律。
教学准备:
铅笔、橡皮、绘图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解圆柱体透视规律,第二课时表现实物)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2、观察一个平置的圆柱体,回答问题。
师:一个平置放着的圆柱体,我们能看到几个面?
生:两个。
师:哪两个面?
生:上面和侧面。
师:实际上,整个圆柱体有几个面?
生:三个,还有一个底面被遮住了。
3、教师展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自己带来的杯子。
4、教师演示圆柱体横截面的透视变化。
插图
当圆柱体处于不同位置时,我们看到的圆的大小
也有所不同:正圆;椭圆;圆面消失,变成一条直线。
5、对比刚才同学画的是否正确,讲评。
6、教师示范:
1) 画一长方形,即圆柱体的横截面。
2) 画出横截面的透视,即离眼睛近的面小一些,离眼睛远的面大一些。
3) 再画出中间截面由小到大的透视变化。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复习圆柱体透视变化规律。
2、教师示范圆柱体的杯子的画法。
a) 画一方形,定出杯子的长宽。
b) 按照圆柱体的透视规律画出杯子的外形。
c) 表现出杯子的特点。
d) 表现明暗变化,体现出一定的体积感。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评奖:展示优秀的作业,评奖不足的地方。
5、课堂总结。
6、教学反馈:
课时:两课时
页码:第页
教学目
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福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福教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