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我的梦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理想巩固各种绘画方法 2.用自己掌握的画法来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用学习过的并已经掌握的画法来表现出自己的理想 教学准备:水彩笔,颜料、钢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领袖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成为他学习的动力。许多伟大的成就,就源于儿时的梦想,美丽的梦给人力量。 2. 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啊?你能用画面表现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的梦想画出来吧。 二.新授 1. 欣赏 《长大后我是一名电脑专家》水粉画表现出小作者自己长大后的理想:从事电脑工作,把人物的年龄、工作都表现出来。 《我想成为健美冠军》钢笔画 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出正在做健身活动的人们,线条简洁、流畅。 2. 讨论 ①除了用水粉画、钢笔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②你的梦想是什么? 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画些什么内容来表现你的理想。 突出主要人物即长大后的我,在画面中占有绝对的位置,并能画出我从事的工作即的梦想,如你的理想是老师。那就画你在上课的情形,如你的理想是医生,就可以画看病的情景。要选择典型的场面来表现,然后添加背景。 三.布置作业 用你自己掌握的画法来表现你的梦想 四.辅导讲评修改意见 课 题: 重复的形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 3.掌握重复的形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重复的形的构成 教学难点:用一个基本形创作出重复的形 教学准备:水彩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写作文时,如果将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不断重复,势必显得非常罗嗦而乏味。但将一种形不断重复形成一个长长的重复的形,却能给人以优美的感觉。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重复的形 二.新授 1. 什么是重复的形? 就是将一种形状不断重复在一个画面里,可以构成重复的形,这种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常用的基本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五角星、六边形等,边数越多的多边形一般不常用。 2. 打开书本,欣赏书本上的重复的图形,让学生指出每幅图的基本形分别是什么? 3. 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重复的图形吗?在哪里见过? 4. 地上的瓷砖一块块排列 屋顶的红瓦一片片连接 衣服上的花儿朵朵相同 图案里的纹样反复不断…… 三.布置作业 选择生活中的有趣的重复的形画出来。 课 题: 渐变的形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习渐变构成的基本知识 3.掌握渐变的形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渐变构成的基本知识并能绘制 教学难点:掌握绘制渐变的形的方法并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水彩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同学们喜欢吹泡泡吗?老师不仅喜欢吹而且喜欢把泡泡吹得大大的,请你观察一下泡泡变化的过程。 2. 如果把它变化的过程画下来的话,可以构成渐变的形。 二.新授 1. 欣赏 《渐变的圆形》,不管从横排还是从竖排都是由圆形渐渐变化成椭圆形的。 渐变的苹果》,由苹果变成心形 《渐变的树》,由松树变成鸟 《现代建筑中渐变的形》,铁塔从下往上渐渐变小 《渐变图形》,由大雁变成鱼 2.铁塔层层变小,苹果慢慢边尖,在埃舍尔的画里,鱼儿渐渐变成大雁…… 这些都是渐变的形,这种有规律的变化,需要我们去发现。 3.讨论 ①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渐变的形 ②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4.绘制渐变的形 ①选取一种形 ②让形不断的变化,并按规律排列 ③设色 三.布置作业 选择生活中有趣的渐变的形画出来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电脑显示:1、观察两组数字,思考它们排列之间的内在联系。0、1、2、3、4、5、6、0、1、1、2、3、5、8、13、21、34、55、89说明:都是有规律的、逐渐的排列。2、观察分析一组渐变的格子和一组渐变的形,探索其渐变的规律。说明:①用线画出的格子形状,大小呈有逐渐有规律的变化,可以构成渐变的图案。②把一种形状逐渐地、有规律的变化,可以构成渐变的图案,这种渐变是基本形的渐变。小结:由这些逐渐地、有规律变化的格子形,可以创造出很美的有节奏的形象来。揭示课题:渐变构成三、讲授新课(合作讨论、揭示规律)1、观察分析:电脑演示:通过重复构成与渐变构成的比较,初步认识渐变构成的特点(简便构成是通过把渐变的形放入一定的骨格中,并由骨格来限定它们的空间位置的平面设计)。2、欣赏简介:渐变构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3、探索渐变构成规律,学习渐变构成方法。①动画演示:一组渐变构成图案(A)的构成方法(重复的格子中放入渐变的形)②动画演示:一组渐变构成图案(B)的构成方法(在渐变的格子中放入渐变的形)③动画演示:了解渐变构成图案排列组合的多样性,感受其带来的视觉效果。归纳:渐变构成的概念4、设计步骤电脑演示:①构思②设计骨格③单形渐变④排列构成5、电脑演示:一组渐变构成图案,总结概括其构成方法。四、学生操作电脑设计绘图,教师巡回辅导。(发挥想象,积极创作)提供学生操作软件,帮助设计。五、课堂小结:(学习交流,拓展思维)1、师生交互,讲评学生作品。2、课后练习:渐变构成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乐队的构成并表现出演出时的场面。 教学难点:注意人和乐器大小、高低、横竖、位置的穿插变化。 教 具:各种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听录音并讨论想像演奏时的情景。 放录音,想像在演奏时的情景。 2、 学生感受乐队的演奏。 动作随着节拍,姿态伴着旋律,丰富而又统一。小乐队吹拉弹唱,好一组优美的群像。 进行新课 学生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并交流感受。 要求学生自由欣赏书上的图片和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说说平时观察的小乐队演奏时的场景。 大家平时一定也见过乐队演奏吧想一想你印象最深刻的场面是什么样的。 3、 同学们的表演使我们感到更亲切…… 学校里有小乐队你有没有去看过他们的演出或排练说一说你见过的场面。 学生想象自己拥有的小乐队。 你想有一个什么样的小乐队? 5、学生了解人和乐器的大小、高低、横竖、位置的穿插变化。 乐队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要注意人乐器的排列。 测标巩固 1、 听清作业要求。 2、 学生绘画或制作。 四、 布置作业:学生表现见到的或想象的小乐队演奏时的场景可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五、巡回辅导 课 题:想象的乐器 教学目标:通过大胆地想象,创作出设计的乐器,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设计,也可以不拘泥于真实,多些大胆、幽默的联想。 教学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重点是能设计出你想象中的乐器。 难点是能大胆、幽默的设计与众不同的乐器。 教学准备:色彩画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乘着音乐的翅膀 我们激情飞扬 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奇思妙想 画个想象的乐器 奏出更奇妙的音响。 二 新授 1 欣赏图片 《音乐会海报》:把大提琴当作人的身体,双手正在弹奏。 学生作品1 巨大的管乐吹出各类各种的小朋友来。 学生作品2 乐器与为小朋友欢乐的家园。 幽默画:把头发当作小提琴弦来弹奏。 2 如果让你来画,你会如何去画?小组讨论。 ①我的乐器可以当汽车来用,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还可以载我们去外国开演唱会呢! ②我的乐器身躯庞大 ③我的乐器小巧玲珑 3 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想象中的乐器? (水粉、水彩、线描、纸版画) 三 学生作业 画想象中的乐器不需要拘泥于真实,可以多些自由、大胆、幽默的想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四 辅导讲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想像的乐器 教学目标:1、学习乐器想像画的方法。2、展开美好想像,以乐器为载体,放飞你的想像。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了解想像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乐器的了解发挥自己的想像。 教 具:几种乐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根据小号的外形,你会将它变成什么? 欣赏图片:小号变成的飞行器。 2、 学生发挥想像:小号像什么?并讨论。 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拿出小号)以小号为题材,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它不再是小号,而是另一件物品,你会让它变成什么? 进行新课 学习想像画构思的方法。 想像要有依据,依据什么去想:像什么、什么像。 2、 了解以想像物(乐器)为依据,乐器像什么的构思思路。 有些物品
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苏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