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一)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意义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数是三位的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更熟练地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有关概念,更好地掌握已经学过的一些计量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计量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 仪 器 教 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揭示课题 本学期我们将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能顺利地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整数的四则运算和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学国的一些口算方法和证书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并掌握好一些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相互之间的换算方法。 二、复习四则运算 1、复习口算 卡片依次出示期初复习第1题的各题,让学生口算。重点提问410+260、5600÷800、25×200、520-350和分数加减法是怎样算的。 指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先加减几百,再加减几十。用整数乘的口算,可以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里一共几个0,就在乘出的结果后面添上相同个数的0;用整百数除的口算,可以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去掉相同个数的0,也就是缩小相同倍数后再除。口算分数的加减法,可以想几个几分之一加上或减去几个几分之一,得几个几分之一,就能算出结果是几分之几。 2、复习笔算 做期初复习第2题。 (1)指名两人板演第一、二题,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计算整数的加减法? 指出: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再让学生说说加减法可以怎样验算。 (2)指名两人板演第3、4题,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计算整数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最后把每次乘得的积相加。计算整数除法,从被除数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再让学生说说乘除法可以怎样验算。 3、复习混合运算 提问:四则混合运算得顺序怎样的?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期初复习第4题前面的两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4、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要按各自的计算法则来算,并要注意验算;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按规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做到计算正确。 三、复习小数的意义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1、复习小数的意义 (1)指名学生说出下面小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0.8 0.75 0.08 0.125 0.015 0.008 (2)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并说明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 (3)让学生做期初复习第五题里面的前两题,填在课本上。 2、复习计量单位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吨、千克和克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各有哪些?谁来说说它们相互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2)做期初复习第五题里的第(3)题(小黑板出示)。 请看课本第5题的第(3)题,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吗?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填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进行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的换算时,要先想相互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再根据进率想出结果是多少。 四、课堂作业 期初复习第3题、第4题的后两题。 板 书 设 计 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意义 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教 学 后 记 教学效果不算太好,成 绩差的学生比较多。课后要 补差。 课 题 复习面积计算、简易方程和应用题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解含有两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能力。 3、使学生加深认识计算应用题不同解题方法的特点,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两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 仪 器 教 具 小黑板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面积计算、简易方程和用不同方法解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还要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同时要进一步认识解答应用题的不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并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二、复习面积计算 1、提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老师板书) 谁来说说,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2、让学生做第6题,填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强调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不要忘记“除以2”。 三、复习简易方程 1、提问:什么叫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 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我们是根据什么来解方程的? 2、解方程 16x-670=994 x-(12+6)=190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 提问:我们怎样检验方程的解? 说明:我们现在是按照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的。在解方程时,按照运算顺序先算的就先算出来,再求方程的解;要先算的如果不能先算,就暂时把这一步看作未知数,再求方程的解。 四、复习应用题 1、做期初复习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按怎样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的。 提问: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做期初复习第10题 (1)指名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这两题都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第(1)题用方程解有什么好处?第(2)题用什么方法解比较方便? (2)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为什么第(1)题用方程解,而第(2)题用算术方法解? 3、做期初复习第11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的意思。 提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比较求两个组同学平均体重时除数为什么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六、课堂作业 期初复习第7题前两题,第8题。 板 书 设 计 复习面积计算、简易方程和应用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解方程 教 学 后 记 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仍不能跟上教学内容。遗忘较多。部分差生要补差。 课 题 (一)小数和复名数(1)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1、认识“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掌握把高级(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单名数之间的互化 仪 器 教 具 投影仪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47.1×10 2.8×100 0.273×1000 12.3×100 32÷10 46÷100 41.5÷1000 0.78÷100 2、复习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的单位,它们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3页,把各种量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填在课本上。 3、复习换算 5米=( )厘米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吨=( )千克 20分米= ( )米 25000克=( )千克 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引入新课 我们现在看到,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这里的改写也可以说是名数与名数之间的改写。那么什么是名数呢?名数可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与复名数,并且按照上面得出的这种方法,进行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得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之间的改写。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名数 (1)为了学习小数和复名数,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名数,什么是单名数和复名数。请同学们看第3页最后一行,边看边思考:什么是量?什么是名数?什么是单名数和复名数? (板书:量 名数 单名数 复名数 ) 提问:什么是量?什么叫名数? (2)①下列数中哪些是名数,哪些不是? 2厘米 8 0.6千克 3米5分米 平方米 ②下列名数中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 6分米 8吨500千克 2.4平方厘米 5平方米4平方分米 5吨 3米2分米 2、教学改写 (1)在名数里,有时用整数表示,有时用小数表示。在实际计算时,常常需要把进率是10、100、1000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得高级单位的名数,有时候还需要把用小数表示得高级单位的名数,
小学数学第09册教案(苏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