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一)复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计算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的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验算,并能比较熟练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小数四则计算、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简便运算等。 仪 器 教 具 小黑板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揭示课题 这学期,我们将要学习数学的第十册,为了进一步学好第十册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数的整除和分数等有关知识,我们先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知识,为本学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小数的有关概念和四则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的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四则计算,更加明确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计算和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加深认识小数概念的有关知识,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复习小数四则计算 1.口算。 小黑板出示第1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开始的几小题,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明确不同计算的法则。 2.笔算。 (1)根据刚才的口算,谁来说一说:小数四则计算各是怎样算的? (2)做期初复习第2题。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算的,小数点是怎样处理的;怎样验算的,还有怎样的验算方法。 指出: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验算小数计算的方法,和整数计算的验算方法是一样的。 (3)做期初复习第4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取得数的近似值的。 提问;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要看哪一位?用什么方法? 说明;求得数的近似值,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人的方法。积的近似值先求出得数,再取近似值;商的近似值,只要除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再取近似值。 三、复习小数的有关概念 1、复习主要概念。 (1)小数的意义。 提问,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7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7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说出下列小数表示的意义。 0.16 0.038 0.415 0.0024 (2)小数的性质。 提问: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下列哪些小数是相等的?为什么? 3.6 3.06 3.60 3.0600 3.600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提问: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口算。 7.2×10 0.3×100 5.04×1000 0.4÷10 34.5÷100 6.7÷1000 (4)提问: 谁能说一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什么? 2.做期初复习第5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结合口答,让学生说明判断理由。 3.做期初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 提问:第(1)题可以怎样列式?第(2)题用什么方法做比较方便?为什么要用方程解? 指出:如果顺着题意可以直接列出算式,用算术方法直接列式比较方便;如果顺着题意不能直接列式解答,可以设未知数为x,顺着题意列出方程解答比较方便。 四、课堂作业 期初复习第3、6题。 板 书 设 计 复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计算 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二)复习简易方程和混合运算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和复名数改写的方法,巩固已学过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思路,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更加明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方法,及其解题的关键和思路。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仪 器 教 具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主要复习简易方程和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并结合复习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复习,能进一步掌握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方法,能比较不同单位名数及小数或分数的大小;能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要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1.名数的改写。 (1)口答: 3.2吨=( )千克 5厘米=( )米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2)口答: 3吨50千克=( )吨 3.5吨:( )吨( )千克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复名数改写成小数,高级单位的数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小数改写成复名数,小数的整数部分是高一级单位的数,再把小数部分改写成低一级单位的数。 2.做期初复习第7题。 小黑板出示。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小数和分数比较大小,可以都写成小数,或者都写成分数进行比较。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因为它表示的份数多;分子都是1,分母小的分数大,因为它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每1份就大。 三、复习解方程和混合运算 1.解方程。 3x=0.6 x-7=2.3 3x=max.book118.com x-3.5×2=2.3 提问:第一组第1小题怎样解?第2小题呢? 第二组第1小题怎样解?第2小题呢? 这两组的第2小题在解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要先算出来) 指出:解简易方程,按运算顺序要先算的如果能先算出来,就先算这一步的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求方程的解。 2.做期初复习第8题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做期初复习第9题。 提问:按照运算顺序,这里的4道题要怎样算? 指名两人板演前两题,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要求怎样简便怎样算。 集体订正。提问: 第1小题脱式过程是怎样简便的? 第2小题哪里应用了简便算法?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指出:四则混合运算要按运算顺序算,但也要注意,能用简便算法时,用简便算法比较容易。 四、复习应用题 1.做期初复习第10题。 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比较恰当?为什么?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你能列方程解答吗?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让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怎样的步骤解答。 学生口答出所设的未知数和列出的方程,教师板书。 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找准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对照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来解。 2.做期初复习第11、12题。 指名学生读题目。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用哪种方法解比较恰当。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做,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的,每一步表示什么。 五、课堂作业 期初复习第8题后两小题,第9题后两小题,第11和12题中 练习本上没有做的一道题。 板 书 设 计 复习简易方程和混合运算 小黑板出示应用题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长方体的特征。 仪 器 教 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3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 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35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
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苏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