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浙教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4.00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3 09:41:17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浙教版).doc介绍

1.数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1及练习一中的1、2、3题。
(一)知识要点
1.使学生初步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3.进一步认识单式统计表的形式和制表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看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具体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正”字法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画“正”字法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录像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复习:投影出示第1页复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订正,说一说是怎样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
二、探究新知:
1.导人: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和整理静止事物的数据。可是在日常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怎样收集和整理这样
的数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板书: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录像展示一个十字路口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情景。
(2)分组讨论:收集这个路口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的方法。
(3)汇报讨论结果: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辆车一辆车地数。
几个人一组一个人数一种车辆的数。
用画“正”字法来收集每种车通过的数量,也就是要先写出所要收集车
辆的名称,哪种车过一辆就在那种车辆名称后面画一划。
(4)引导学生明确:
收集和整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据时,采用画“正”字比较好。画
“正”字法收集数据时要先写出需要收集的数据名称,再看哪种车辆增加1,
就在哪种车辆数据后面画一划,这样便于统计。
3.教学例1:(投影出示例1题)
(1)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2)重放录像,学生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并完成统计表和统计
图。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完成情况。
引导学生说出:
①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指出:用画“正”字法收集的这些数据叫做原始数据。(板书)
②把画的“正”字整理成具体数据。
③制统计表,在下面的栏目中填各种车辆的数据,然后算出合计。
制条形统计图,横线表示车的种类,纵线表示辆数,1个小格代表2辆
车,用统计的辆数除以2,就是各种车辆应画的格数。
(4)比较例1的条形统计图与复习题中的条形统计图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
复习题中的统计图一个格代表1辆车。
例1中的统计图一个格代表2辆车。
教师指出:有时由于收集的数目较大,在画统计图时也可以用一个格代表2、5、10……。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例1,学会了如何用画“正”字法来收集数
据的方法,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加以整理,就可以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4.反馈练习:
(1)议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的事情。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学生独立操作,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
完成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数据:画“正”字(原始数字)
整理数据:
制表或制日:一个格可代表2、5、10。……
2.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8一9页的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一3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2.填写完成统计表。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训练学生会看和会分析统计表;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调查等活动,渗透统计思想,特别是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
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分栏的方法和步骤,看懂表头。
教学难点:编制复式统计表时的分栏方法。
教县学具准备:
1.例3的四个单式统计表(每人一份)
2.投影仪及投影片
3.放大的例3统计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单式统计表的练习。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中,参加数学小组的男生14人,女生8人;参加生物小组的男生7人,女生8人;参加航模小组的男生13人,女生6人;参加美术小组的男生12人,女生12人。
根据上面数据分别制成统计表(完成在已准备好的统计表内)
二、探究新知:
1.引人:观察自己填写的四个统计表。
(1)启发学生想:
①每个统计表能反映几个小组的人数情况?
②如果想了解和比较四个小组的人数情况怎么办?
导人新课: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统计表合编
成一个统计表,这节课我们学习例3。(板书:例3)(出示表)
(2)怎样把这四个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呢?
学生动手操作:
①学生自己动手摆。
②投影演示。
横向排列起来,把重复的“性别。人数”抽掉,又观察到“合计。男生、女生”重复。所以横着排列不可以。
纵向排列起来,把重复的“合计。男生。女生”抽掉,并写出相应的寸组名称。
③观察概括。
横栏中“男生。女生”概括成性别;
竖栏中“数学小组、生物小组。航模小组。美术小组”概括成“组别’四个“人数”重复,在左上角写一个;
2.学习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明确:为了便于比较各小组中男生和女生参加人数的情况,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把它们合编成一个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1)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这个统计表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教师补充也就是把这个统计表分成横栏和竖栏。左上角一格分成三部分,分别填写性别。组别。人数。
(2)学生讨论怎样填写。
使学生知道:横栏应分成几个格,填什么内容。竖栏应分成几个格,填什么内容
教师提示:为了能知道四个小组的总人数,因此,要增加“总计”一格写在最上面。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
(3)出示放大的例3统计表。
3.填写数据。
(1)指名板演,其它同学把课本填好。
(2)订正引导学生说明:“总计”是怎样得出来的?
(可以是男生总人数加上女生总人数。也可以是四个小组的人数之和。)
4.分析表中所说明的问题。
(1)完成第九页例3的填空题。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三、巩固发展: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九页的““做一做…’,并根据统计表的内容提出一
些问题来解答。
练习二第卫题。(进行爱国教育)
练习二第2、3题。(以组为单位)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稍复杂的统计表,这样的统计表统计的内容多,更便
于分析和比较,因此学好统计表非常重要。
五。板书设计:
统计表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22	14	8	人数	15	7	8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小组人数统计表
	总计	男生	女生		总计	78	46	32		数学小组	22				美术小组	15	7	8		生物小组	17	13	4		航模小组	24	12	12		
3.求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材13-14页例1、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l-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
2.学会稍复杂的求平均数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学中结合统计表,数据的收集、整理来求平均数,向学生渗透统计思想。
教学直点:使学生学会稍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每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每组数据的个数,求出全部数据的
总和。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解答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小黑板出示)
(l)13页复习题
(2)将复习题问题“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改为“全班30人,平均每
人投中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回.引人:求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这节课我们将共同
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板书:求平均数)
2.教学例互。
O)出示例1指名读题。
(2)整理数据:
启发:①题中给了我们哪些数据?
②题中给了我们几种数据?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一种是每组投中的个数:283323
一种是每组的个数:10119
根据题中的这些数据,分组议论一下,你们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根据每组投中的个数,可以求出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板书)
根据每组人数,可以求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板书)
(3)解答
教师引导:
这道题求的是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板书)必须先知道什么?应
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板书:
28+33+23=84(个)
10+11+9=30(人)
84÷30=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订正时讲算理。
启发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4)引导学生再议论一下:这道题是怎样解答的?(板书:(l)(2)
(3))
(5)反馈练习
投影出示:练习三第1题:
①学生读题,并说出分别求的是什么数据?
②列式解答:
“五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要求学生口头列式
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浙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浙教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