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小学
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苏教版).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小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2.48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13 09:41:17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苏教版).doc介绍

            
连除 除加 除减
中山门小学
熊晓颖
教学内容:
   P31 例10 例11,做一做,练习八1~4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计算机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和小数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幻灯,口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首先我们练习一下口算。(出示口算卡)
     4.8÷0.06    72÷0.08       6.3÷0.09
     1.3+2.8     3.2-1.9       0.8×0.09
   2.复习题
     出示: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4÷5    420÷6 +150    750÷5 -80
   (1)逐题分析
    如:360÷4÷5  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在草稿本上计算出答案核对。
        师:
    (2)在整数的连除,连加,连减中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新授
   1.导入:
     我们做了连除,除加,除减的题目,师: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与整数是一样的。
   2.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
   3.出示例10:
     一max.book118.com,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1)完整分析一遍例10,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师:要求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必须先求什么?先求出一只蜜蜂的速度。
    (2)同桌互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9.3÷0.5   9.3÷0.5÷2.4
    (3)汇报,为什么?
     (4)列式(分布或综合) 列综合式
     (5)板书  9.3÷0.5÷2.4
            A.看式中有几步什么运算?(两步)
            B.运算顺序是什么?(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C.结合例10题目说为什么先算9.3÷0.5呢?(多指人说)
      (6)板演。集体订正,有无错误。
   3.出示“做一做”
     432÷3.6 +2.88           2.96÷0.4 -1.73
     (1)审题,读题
      (2)分别问含有哪些运算,怎么算?(同桌讨论)
      (3)汇报,核对。
 小结:仔细观察例10,做一做3题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4.我们再练习几题,它们的运算顺序又是什么呢?
      0.49÷0.7 +0.43        0.56÷0.7 -1.8
      5.4÷0.06÷9            39.05÷7.1 -4.02
      7.36÷0.8 +0.4         1200÷15÷2
    (1)1200÷15÷2  师:这题除了依次计算还有什么方法?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
        按以前学习的内容这题如何用简便方法?
5.出示例11
  师:我们来看,5.6÷35  能不能用简便计算?如何用?〈讨论〉
6.上草稿本
7.指着回答集体订正。
   5.6÷35=5.6÷7÷5=0.8÷5=0.16
8.“做一做”用简便方法计算:
 (1)930÷5÷0.6   4.5÷18(写在小黑板上)
挂起订正。
9.小结:用简便方法的时候要根据题目特点应用已学计算定律和有关性质,把题目中比较繁的转化为较为简单的计算或口算。
10.看书P31 ,填一填3 上书 汇报
机动P32/4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二、圆柱和圆锥
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27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认识底面。
    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你认为这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老师取下两个底面比较,得出是完全相同或者大小相等的两个圆。(把上面板书补充成: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2)认识侧面。
    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用手示意侧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追问: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接前第二行板书:侧面是一个曲面)
   (3)认识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在说明的基础上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
(4)认识高。
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板书:高)谁来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在图上表示出高,并板书: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提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认识。
   (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3)老师说一些物体,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汽油桶、钢管、电线杆、腰鼓……
  4.教学侧面积计算。
   (1)认识侧面的形状。
      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教师示范)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侧面积计算方法。
    ①提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从第3页最后两行到4页的“想一想”,并在横线上填空。提问“想一想”所填的结果。
    ②得出计算方法。
      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做圆柱体。
    让学生按剪下的第127页的图纸做一个圆柱体。指名学生看着做的圆柱体说一说圆柱的特征,边说边指出圆柱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3.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两人板演,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集体订正,要求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思考:
    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2题。
家庭作业:练习一第3题。
(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苏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小学数学第12册教案(苏教版).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