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歧视对劳动报酬差异的影响[摘要]在我国,户籍歧视是形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它不但通过阻碍劳动力流动造成城乡收入差异,也会促成农民工和城镇工人之间劳动报酬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多年的数据,对我国户籍歧视影响劳动报酬差异的程度进行计算和分析。结论表明,近几年户籍歧视现象并没有明显改观,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仍需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户籍歧视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报酬 Abstract: In China, discrimination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ground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induces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rough hindering the mobility of rural labors, this discrimination brings about not only the difference of incom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also the disparity of earnings between migrant rural workers and urban workers. This paper calculat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crimination on the difference of earnings between migrant rural workers and urban workers using the data of CHNS.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status of discrimination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grounds has not been bettered apparently in resent years.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when establishing the policies on labor markets. Keywords: Discrimination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grounds,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Working reward 一、引言 劳动报酬不同于财产性收入和自我经营收入。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和劳动能力呈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往往用教育年限和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来度量,当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时,由于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即使两人的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类似,收入水平也会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国,比较明显的是户籍歧视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大多在劳动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事较苦较累的工作,收入水平也低于城镇工人。 农民工和城镇工人的劳动报酬差异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差异必然导致人们劳动报酬的差异,是市场竞争的应有之义;二是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劳动报酬差异,这是由相关政策影响市场经济顺利运行造成的,应该通过制度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减轻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消除这种性质的收入差异。我国户籍歧视对劳动报酬差异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近些年这种影响的变化趋势如何?便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二、相关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工资差异,进行了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1944年,冈纳·缪尔达尔、理查德·斯特纳和阿诺德·罗斯在三人合著的《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一书中,对经济领域存在的偏见和其它经济变量如何相互作用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可视为歧视经济学产生的标志。G.S.Becker(1973)建立了个人偏好歧视模型,并用歧视系数度量歧视程度的高低。Oaxaca(1973)、Blinder(1973)等学者对性别和种族歧视的程度进行了度量。Paul Osterman(1975)还实证了工人的收入不但与人力资本水平相关,还与行业、职业等其他特征相关。计量工具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复兴和进一步繁荣(Robert McNabb,1981),William T. Dickens(1985)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完全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工资与人力资本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工资与教育和工作年限无关。Shoshana Neuman(1986)利用以色列的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证实以色列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典型的二元特征。 但是,西方学者所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我国户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仍不相同,西方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分割,主要是统计性歧视以及累计效应的结果,而我国户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由于制度和政策的原因形成的。很多学者也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种类、原因、机制、程度、效应、对策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周小亮(1994)认为产生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歧视的原因,主要不是加里·贝克尔所说的“歧视偏好”,是属于一种“制度性歧视”,这种“制度性歧视”是我国社会、经济、历史等综合原因所致,不但影响社会公平,还影响经济效率。卢周来(1998)认为,我国劳动力歧视的实质,是二元经济结构中的经典性歧视即户籍歧视,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限制进入、劳动力行为的限制进入和劳动力同工不同酬等; Xiao-yuan DONG(2002)发现具有不同个人特征的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有明显的流动障碍,工资的性别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在轻工业内部,户籍歧视却不很明显。姚先国等(2004)利用2003年浙江省企业调查和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研究得出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20%~30%;陈广汉(2006)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指出歧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之一;邓曲恒(2007)在Oaxaca-Blinder分解的基础上,还进行了Quantile方法的分解,得出户籍歧视主要发生在中低收入组的结论,他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的2002年城镇住户和暂住户调查数据,计算出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差异的59.52%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可以看出,学者大多认为户籍歧视是导致收入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但对其影响程度,由于数据来源和方法的不同,结论也有所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年调查数据,分析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和城镇工人收入差异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一般估计方法 由于工资性收入与教育年限、工作经验以及人的各种自身特征相关性比较强,我们主要考察具有工资性收入的人群。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中国的劳资关系问题更趋复杂化(姚先国,2004),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的差别主要不是基于工人生产力的差别,而是基于工人身份的差别,即城市和农村的户籍差别。 先根据经
户籍歧视对劳动报酬差异的影响.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